- 相關推薦
今年是雙立春嗎
導語:雙立春,諺語,即一年中有兩個立春。農歷每19個年頭里,有7年沒有立春,7年雙立春,5年單立春。以下是品才網pincai.com小編整理的今年是雙立春嗎,歡迎閱讀參考。
雙立春是什么?
即一年中兩次立春。為了適應寒署的變化,古人在農歷中每 19個年頭加入7個閏年,也就是19個年頭里有7年里沒有立春 ,7年雙立春,5年 單立春。
農歷乙酉年全年都沒有“立春”。對比于農歷的“單春”年(一年一個立春)、“雙春"年(一
年兩個立春,如即將過去的甲申年), 沒有“立春”節氣的農歷年被稱作“無春”年、“寡春”
年,也稱“寡年”,引申為“寡婦年”。
2017年是平年,只有365天。第一天是星期日。該年由于閏月,所以在農歷的`1年當中有2個立春,故稱為雙春年。
雙立春的規律
5度為一個節氣,一回年360度合24個節氣。因此節氣在陽歷中的日期都基本固定,“立春”一般總在每年的2月4日。
但節氣在夏歷農歷中的日期就不固定。我國傳統歷法夏歷是種陰陽合歷:“陰”是指其歷月以朔望月平均長度29郾5306天為基礎,以朔日為每月的初一日;“陽”是指其歷年基本根據回歸年,以每年“立春”前或后的一個朔日為歲首正月初一即春節。夏歷平年12個月只有354或355天,有閏月的年份13個月則有384或383天,可包含25個節氣,這樣年首年尾就各有一個“立春”,成為“ 雙春年”,而它的下一年必只有23個節氣,就沒有“立春”,成為“ 無春年”。例如今年猴年有個閏二月,是“雙春年”,明歲雞年就成“無春年”了。
由此可知,“雙春”后“無春”,完全是歷法按一定規律編排的`結果,而且經常出現。
全年無“立春”的情況,在19年中便會出現7次,例如1991年、1994年、1997年、2000年、2002年、2005年、2008年都是“無春”年。
立春的由來
立春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而且還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在天文意義上它標志著春季的開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
對立春的理解,古籍《群芳譜》中這樣解釋的:“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于上升、增多。但這一切對全國大多數地方來說僅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還沒有真正地拉開。
自秦代以來,我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候(5天為一候)平均氣溫10℃至22℃的時段。
時至立春,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氣溫、日照、降雨,這時常處于一年中的轉折點,趨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長勢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麥拔節時耗水量增加,應該及時澆灌追肥,促進生長。農諺提醒人們“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大春備耕也開始了。雖然立了春,但是華南大部分地區仍是很冷的“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的景象。這些氣候特點,在安排農業生產時都是應該考慮到的。
立春節氣各地的習俗
在“立春”這一天,舉行紀念活動的歷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經出現。當時,祭祀的句芒亦稱芒神,是主管農事的春神。據文獻記載,周朝迎接“立春”的儀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開始齋戒,到了立春日,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豐收。那么,為什么要到東郊去迎春呢?這是因為迎春活動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在東方。后來,迎春活動的地點就不止是在東郊了。比如宋代的《夢粱錄》中就記載,“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稱賀。”這就證明,迎春活動已經從郊野進入宮廷,成為官吏之間的互拜。
到了清代,迎春儀式更演變為社會矚目、全民參與的重要民俗活動。據《燕京歲時記》中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錄》則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儀,雖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歲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規模。
句芒神
句芒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規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設東堂迎春之事,說明祭句芒由來已久。
浙江地區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舉。立春前一日抬著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時又祭太歲。太歲為值歲之神,坐守當年,主管當年之休咎,因此民間也多祭之。迎神時多舉行有大班鼓吹、抬閣、地戲、秧歌、打牛等活動。從鄉村抬進城后,人們夾道聚觀,爭擲五谷,謂之看迎春。山東迎春祭句芒時,根據句芒的服飾預告當年的氣候狀況:戴帽則示春暖,光頭則示春寒,穿鞋則示春雨多,赤腳則示春雨少。其他地區則貼"春風得意"等年畫。廣州地區則在立春前后,擊鼓驅疫,祈求平安。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迎春設春官,該職由乞丐擔任,或者由娼妓充當,并預告立春之時。過去在每年的皇歷上都有芒神、春牛圖,清末《點石齋畫報》上的“龜子報春”、“銅鼓驅疫”,都是當時過立春節日的重要活動。
鞭春牛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后來一直保存下來,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布《土牛經》后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為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鞭春牛的意義,不限于送寒氣,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術意義。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們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另外還有采茶祭春牛活動,湖北地區還舉行龜子報春活動。除了皇歷上有春牛圖外,各地年畫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圖,作為春節期間的吉祥圖。
浙江地區迎春牛有其特點。迎春牛時,依次向春牛叩頭。拜畢,百姓一擁而上,將春牛弄碎,搶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欄內。由此看出,鞭春牛還是一種繁殖巫術,即經過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欄內就可以促進牛的繁殖。
咬春
立春時還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餅、蘿卜、五辛盤等,在南方則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賣春卷的小販。此處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過去認為咬春就是吃蘿卜,其實也包括吃春餅;二是所謂討春就是迎春之意。為什么要吃蘿卜呢?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實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氣,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盤是由五種辛辣食物組成,用蔥、蒜、椒、姜、芥等調和而成,作為就餐的調味品。
立春后,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里,喜歡外出游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今年是雙立春嗎】相關文章:
請問華為今年有年假嗎?07-10
今年這市場可以出手買房嗎?07-10
有人是今年國考報福州海關的嗎?07-10
我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請問還能參加今年的校園招聘嗎07-12
今年教師中秋雙節文案(精選80句)08-17
今年的會計考證難嗎?07-09
北京交通大學是985嗎 是雙一流嗎07-04
山東科技大學是211嗎 是雙一流嗎03-03
往屆畢業生,今年22歲,可以參軍嗎?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