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代針灸9種針具各針有什么用處
針灸療法是祖國醫學遺產的一部分,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民族醫療方法。那么古代針灸用具是9針,但是各針有什么用處?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古代針灸9種針具各針有什么用處 1
1、鑱針
鑱針,古針具名。九針之一。醫學敎育網搜集整理《靈樞·九針論》:“鑱針者,取法于巾針,去末寸半,卒銳之,長一寸六分,主熱在頭身也。”該針形如箭頭。主要用于淺刺出血,治療頭身熱病及皮膚疾患等。
2、圓針
古代九針的一種。針體如圓筒狀,針尖呈卵圓形。多用于按摩穴位以治療肌肉疾病。
3、鍉針
古針具名。九針之一。《靈樞·九針論》:“鍉針,取法于黍粟之銳,長三寸半,主按脈取氣,令邪出。 又稱推針,是通過對經絡穴位的皮膚表面進行按壓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鍉針長約3~4寸,以粗鋼絲制成,也可采用骨質或硬木制成。針頭鈍圓,不致刺入皮膚,用于穴位表面的推壓。柄部或用鋁絲纏繞,在推壓時可以用指甲沿上下方向刮動,以增強感覺。
4、鋒針
古代九針的一種。即現代常用的”三棱針“。針體圓,針尖呈三棱狀,有刃。主要用于刺破皮下靜脈及小血管,治療癰腫、熱病、急性胃腸炎等。
5、鈹針
鈹針,古針具名,九針之一,亦稱鈹刀、劍針。《靈樞·九針論》:”鈹針,取法于劍鋒,廣二分半,長四寸,主大癰膿,兩熱爭者也。“是形如寶劍,兩面有刃的針具。多用于外科,以刺破癰疽,排出膿血。
6、圓利針
古代九針的一種。狀如馬尾,針尖又圓又尖。多用于治療癰腫、痹病和某些急性病。
7、毫針
毫針,是用金屬制作而成的,以不銹鋼為制針材料者最常用。不銹鋼毫針具有較高的.強度和韌性,針體挺直滑利,能耐熱和防銹,不易被化學物品腐蝕,故目前被臨床上廣泛采用。也有用其他金屬制作的毫針,如金針、銀針,其導電、傳熱性能雖明顯優于不銹鋼毫針,但針體較粗,強度、韌性不如不銹鋼針,加之價格昂貴,一般臨床比較少用。至于鐵針和普通鋼針,因容易銹蝕,彈性、韌性及牢固度也差,除偶用于磁針法外,目前已不采用。
8、長針
古代九針的一種。針體較長,一般為六至七寸(相當于 20~23 厘米)或更長一些。 多用于深刺,以治療慢性風濕病、坐骨神經痛等。
9、大針
針尖形如杖,略圓,似鋒針,長4寸。大針主治關節內有水氣停留的疾患,用以瀉水。這種針也可用以通利九竅,祛除三百六十五節的邪氣。
古代針灸一般是九種針具,即古代使用的9種不同形制和用途的金屬醫針。用的最多的是毫針,各針有各針的用處,視具體情況而定。
古代針灸9種針具各針有什么用處 2
1、镵針:后人又稱箭頭針。見《靈樞·九針十二原》:“一曰镵針,長一寸六分……頭大末銳,去瀉陽氣。”主要用于淺刺皮膚出血,治療頭身熱癥等。又《靈樞·官針》:“病在皮膚無常處者,取以镵針于病所、膚白勿取。”近代在此基礎上發展為皮膚針。
2、圓針:后人又稱圓頭針。《靈樞·九針十二原》:“二曰員針,長一寸六分……針如卵形,揩摩分間,不得傷肌肉,以瀉分氣。”《靈樞·官針》:“病在分肉間,取以員針于病所。”說明其針頭卵圓,用以按摩體表,治療筋肉方面的病痛。
3、鍉針:近代有稱作推針。其針體較粗大,針尖鈍圓而微尖,如黍粟一樣,長3.5寸。用于按摩經脈,按壓穴點,不入皮膚,而有導氣和血、扶正祛邪功效。《靈樞·九針十二原》“鍉針者,鋒如黍栗之銳,主按脈勿陷,以致其氣。”《靈樞·九針論》:“鍉針,取法于黍粟之銳,長3.5寸,主按脈取氣,令邪出。”《靈樞·官針》:“病在脈,少氣當補之者,取以鍉針于井滎分輸。”可用于虛證、疼痛證。
4、鋒針:亦稱三棱針。《靈樞·九針論》:“鋒針,取法于絮針。筩其身,鋒其末,長一寸六分,主癰熱出血。”又《靈樞·九針十二原》:“鋒針者,刃三隅,以發痼疾。”是一種體呈圓柱,針尖鋒利,三面有刃的.針具。用于淺刺出血,治療熱病、癰腫及經絡痼痹等疾患。
5、鈹針:亦稱針、鈹刀、劍針。《靈樞·九針論》:“鈹針,取法于劍鋒,廣二分半,長四寸,主大癰膿,兩熱爭者也。”《靈樞·九針十二原》:“鈹針者,末為劍峰,以取大膿。”其針形如寶劍,針尖如劍鋒,兩面有刃,長四寸,寬二分半。主治癰疽膿瘍,可以切開排膿放血。
6、圓利針:《靈樞·九針十二原》:“六曰員利針,長一寸六分……大(尖)如氂,且員且銳,中身微大,以取暴氣。”是一種針體細小而尖微大圓利的針具,適于刺癰腫痹癥。
7、毫針:《靈樞·九針十二原》:“毫針者,尖如蚊虻喙,靜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養,以取痛痹”。古制毫針長1.6寸(一說3.6寸),尖細如蚊虻之喙,用于治療邪客經絡所致痛痹等疾患。現代臨床中應用的毫針為不銹鋼制造,規格有0.5寸、1寸、1.5寸、2寸、3寸、4寸等數型,粗細規格為26、28、30、32號,號碼小者細,26號以上者稱巨針,4寸長以上者稱芒針。毫針是針灸臨床中最普遍應用的針具。
8、長針:又名環跳針。《靈樞·九針論》:“長針,取法于綦針,長七寸,主取深邪遠痹者也。”《靈樞·九針十二原》:“長針者,鋒利身薄,可以取遠痹。”其針身長,針尖鋒利,而針身細薄,摹仿綦針的式樣制成,長七寸。現代所用芒針類此。主治邪氣深著,日久不愈的痹癥。
9、大針:《靈樞·九針十二原》:“九曰大針,長四寸……尖如梃,其鋒微員,以寫機關之水也。”《黃帝內經太素》卷二十一楊上善注:“梃,當為筵,小破竹也。”意指針身粗如竹筵。又《靈樞·官針》:“病水腫不能通關節者,取以大針。”古代多用于關節水腫。后人將此針于火上燒紅后刺病,稱火針。《針灸聚英》卷三:“火針,以火燒之可用,即九針中之大針是也。”《針灸大成》卷四即將大針將作“火針,一名燔針。”近人有應用巨針,與大針相類。
【古代針灸9種針具各針有什么用處】相關文章:
什么是封閉針04-22
鳳藏龍針02-07
《鐵杵成針》教學設計范文07-01
一針見血的同義詞07-19
離職證明有何用處?02-14
HR談面試避雷針:太新潮不受歡迎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