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新初一歷史手抄報版面設計圖
歷史是一首歌,時間是一個音符。
歷史是一幅畫,時間是一支筆;
歷史是一面鏡,時間是一束光;
歷史是一座高山,時間是嶙峋的巨石。
《漢書》
班固(32-92),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陜西咸陽東北)人,自幼聰敏。九歲就能作文章、誦讀詩賦,成年后博通各種書籍,有很深的史學修養。
西漢司馬遷著的《史記》,只寫到漢武帝太初年間,班固的父親班彪,為了續補《史記》,曾作《史記后傳》六十五篇。班彪死后,二十三歲的班固決心繼承父業,在《史記后傳》的基礎上編撰《漢書》。不料,公元62年,有人向朝廷誣告他“私作國史”,遂被捕入獄,書稿也被查抄。幸而他的弟弟班超趕到京城洛陽,上書漢明帝,說明其兄著書的用意。明帝看到了書稿,對班固的史學才能十分贊賞,非但沒有治罪,還任命他為蘭臺令史,負責掌管宮廷的藏書和校勘工作。不久,他編撰《漢書》的愿望,也得到了明帝的準許。班固前后經過二十余年勤奮不懈地努力,到章帝建初年間(76—83),《漢書》大體完成。班國死后,未完成的八表和《天文志》,由其妹班昭續成。
北京猿人
北京人又稱北京猿人,科學命名為“北京直立人”(拉丁語:Homo erectus pekinensis),又稱“中國猿人北京種”(Sinanthropus pekinensis),是生活在更新世的直立人。其化石遺存于1927年在中國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龍骨山發現。關于其年代的爭議較大,一般認為約在距今50萬年前。而最近一項在英國《自然》雜志發表的應用Al/Be測年法的結果則把這一年代上推至68-78萬年前。另現代意義上的北京人,泛指居住或生活在北京的人。
北京人遺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類遺骨和遺跡最豐富的遺址。先后發現五個比較完整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化石,還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共十萬件以上。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發現于北京周口店,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已會使用天然火,過著群居的生活。
元謀人
元謀人,因發現地點在云南元謀縣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崗上,定名為“元謀直立人”,英文稱 : Homoerectusyuanmouensis,俗稱“元謀人”。“元謀”一詞,出自傣語,意為“駿馬”.
元謀人牙齒化石是1965年“五一”節在云南元謀縣上那蚌村發現的,元謀縣被譽為“元謀人的故鄉”。197 6年根據古地磁學方法測定,生活年代約為一百七十萬年前左右,差距最多不超過前后十萬年(也有學者認為其年代不應超過73萬年,即可能為距今60萬至50萬年或更晚一些)。
在約在170萬年以前,云南元謀一帶,榛莽叢生,森森郁郁,是一片亞熱帶的草原和森林,先有枝角鹿、爪蹄獸等第3紀殘存的動物在這里生存繁衍。再往后推移一段時間,則是桑氏鬣狗、云南馬、山西軸鹿等早更新世的動物出現在這片草原和森林。它們大多數都是食草類野獸。為了生活下去,元謀人便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獵它們。根據出士的兩枚牙齒、石器、炭屑,以及其后在同一地點的同一層位中,發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動物化石,證明他們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類。
【最新初一歷史手抄報版面設計圖】相關文章:
手抄報版面設計圖片06-07
手抄報版面設計圖06-24
最新勞動節手抄報版面設計圖大全07-04
最新數學手抄報版面設計圖大全簡單又漂亮05-22
閱讀的手抄報版面設計圖07-04
關于手抄報版面設計圖06-16
安全手抄報版面設計圖06-06
讀書手抄報版面設計圖08-04
感恩手抄報版面設計圖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