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藥徐長卿名字的歷史由來
文字像精靈,只要你用好它,它就會產生讓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無論我們說話還是作文,都要運用好文字。只要你能準確靈活的用好它,它就會讓你的語言煥發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中藥徐長卿名字的歷史由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藥徐長卿名字的歷史由來 篇1
中藥徐長卿基本資料
徐長卿為蘿摩白前屬多年生植物徐長卿的根,別名為寥刁竹、竹葉細辛,蛇痢草等。其性味辛溫,歸肝、胃經。功能祛風止痛、止癢。常用于風濕痹痛、牙痛、胃痛以及外科手術后疼痛;可用于濕疹、風疹塊、頑癬等皮膚病;也可用于毒蛇咬傷。以上均可內服外洗、外敷使用。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徐長卿主含丹皮酚、黃酮甙和少量生物堿,具有鎮痛、鎮靜、抗菌、降壓、降血脂等多種作用。對骨傷科的跌打損傷、腰椎痛;胃炎、胃痛、胃潰瘍等引起的胃脘脹痛均有十分顯著的止痛效果。
中藥徐長卿的來歷
傳說一:
據傳,趙匡胤發動政變成功后,黃袍加身,被尊為宋太祖。他為了鞏固政權,采用削弱軍權,重用文人的政策。徐長卿作為“文人食客”被其錄用,進入朝中供職。
話說趙匡胤大權在握,終日飲酒作樂,以致酒色傷身。經不少御醫診治,總是難以治愈。一日,徐長卿看見宋太祖臉色異常,手頂胃區,甚感痛苦,忙前去探問。一問才知道皇上酗酒傷胃,老胃痛病又復發了。徐長卿從小學過醫道,略懂一些中醫藥知識。于是,去野外采集一味草藥,煎水給趙匡胤服用,誰知,這味藥還真管用,很快皇上的'頑疾竟神奇地解除了。
皇上很驚奇的說:“御醫都無奈,你怎有如此醫技,此藥叫什么名字?”徐長卿答道:“皇上,臣有無禮之罪,此藥還沒有名字呢。”趙匡胤聞言道:“愛卿,你叫徐長卿,這藥就以你的名字命名吧!”
從此,這種中草藥有了一個叫徐長卿的藥名了。
傳說二:
一次李世民不幸被蛇咬傷,很是不爽,當即下旨,誰說了“蛇”字,定懲不饒。并馬上請來名醫徐長卿為其治療。徐長卿把自己采來的“蛇痢草”取三兩煎好,一日兩次讓李世民服下,余下的藥液用作外洗。第2天病情就有了好轉。再連服3天,癥狀就完全消失了。李世民高興地說:“先生名不虛傳,果然藥到病除,但不知所用何藥?”徐聽了急忙跪下,吞吞吐吐地答不上話。
原來李世民被蛇咬傷后,下了一道圣旨,凡是帶“蛇”字的都要忌諱,誰說了“蛇”字的話都要治罪。情急之下,一旁的丞相魏征靈機一動,連忙為他解圍說:“徐先生,這草藥是不是還沒有名字?”徐會意忙說:“稟萬歲,這草藥尚無名字,請皇上賜名。”皇上不假思索地說:“是徐先生用這草藥治好了朕的病,既不知名,那就叫‘徐長卿’吧,以免后人忘記。”皇帝金口玉言,說一不二,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中草藥“徐長卿”的名字也就傳開了,并一直沿用至今。
中藥徐長卿名字的歷史由來 篇2
徐長卿
藥用
夢藦科蒼本植物徐長卿的根及根莖。
性味與歸經
辛,溫;歸肝、胃經。
功效
祛風通絡,止痛,止癢,解毒消腫。
臨床應用
1.用于風濕痹痛
本品善于祛風,功能通絡止痛,用于風濕關節疼痛,可配合虎杖等同用。
2.用于脘腹痛,牙痛,跌仆傷痛等癥
徐長卿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臨床上多用于多種疼痛,能取顯著的'止痛效果,適用于脘腹痛、牙痛及跌打損傷疼痛諸癥,可單味應用或隨癥配伍有關藥物。
3.用于濕疹,風疹瘙癢,頑癬等癥
本品又長于祛風止癢,善治濕疹、風疹、頑癬等皮膚瘙癢之癥,可單味煎湯內服,或煎湯外洗,亦可配合苦參、地膚子、白鮮皮等藥同用。
4.用于毒蛇咬傷
本品又能解毒消腫,對于毒蛇咬傷,可配合半邊蓮、野菊花等藥同用。
此外,古代醫家認為本品具有通利小便作用;現代又常用于登山嘔吐、暈車暈船等癥。
處方用名
徐長卿、寮刁竹(洗凈,曬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
一錢至三錢,煎服。
方劑舉例
①治惡莊心痛,悶絕欲死:鬼督郵一兩(末),安息香一兩(酒浸,細研,去滓,慢火煎成膏)。上藥,以安息香煎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醋湯下十丸。(《圣惠方》)
②治腰痛,胃寒氣痛,肝硬化腹水:徐長卿二至四錢。水煎服。(《中草藥土方土法戰備專輯》)
③治腹脹:徐長卿三錢。酌加水煎成半碗,溫服。(《吉林中草藥》)
④治牙痛:徐長卿根(干)五錢。洗凈,加水1500毫升,煎至500毫升;也可將其根制成粉劑。痛時服水劑90毫升,服時先用藥液漱口1~2分鐘再咽下;如服粉劑,每次五分至一錢,均每天二次。(《全晨選編·口腔疾病》)
⑤治風濕痛:徐長卿根八錢至一兩,豬精肉四兩,老酒二兩。酌加水煎成半碗,飯前服,日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⑥治經期腹痛:對葉蓮根三錢,月月紅二錢,川芎一錢。切細,泡酒四兩,內服。(《貴陽民間藥草》)
⑦治痢疾,腸炎:痢止草一至二錢。水煎服,每天一劑。(《全展選編·傳染病》)
⑧治精神分裂癥(啼哭、悲傷、恍惚):徐長卿五錢。泡水當茶飲。(《吉林中草藥》)
⑨治皮膚瘙癢:徐長卿適量。煎水洗。(《吉林中草藥》)
⑩治帶狀皰疹,接觸性皮炎,頑固性蕁麻疹,牛皮癬:徐長卿二至四錢。水煎內服,并外洗患處。(《中草藥土方土法戰備專楫》)
治跌打腫痛,接骨:鮮徐長卿適量,搗爛敷患處。(《中草藥土方土法戰備專楫》)
小便不通。用徐長卿(灸過)半兩,茅根三分,木通、冬葵子各一兩,滑石二兩,檳榔一分,瞿麥穗半兩。每服五錢,水煎,再加樸硝一錢,溫服。此方名徐長卿湯。
暈車暈船。用徐長卿、石長生、車前子、車下李根此,等分搗碎,取半合裝在袋子里懸衣帶上。
中藥徐長卿名字的歷史由來 篇3
徐長卿的功效與作用
祛風止痛;祛風止癢;活血解毒;去痛止癢;消腫。主胃病;牙痛;風濕痹痛;腰痛;脘腹疼痛;牙痛;聽候撲任痛;小便水利;泄瀉;痢疾;濕疹;蕁麻疹;毒蛇咬傷……用于風濕痹痛,胃痛脹滿,牙痛,腰痛,跌撲損傷,蕁麻疹、濕疹。
1、《本經》:主蠱毒,疫疾,邪惡氣,溫瘧,主注易亡走,啼哭,悲傷,恍惚。
2、《別錄》:益氣。
3、《生草藥性備要》:浸酒,除風濕。
4、《簡易草藥》:治跌打損傷,筋骨疼痛。
5、《嶺南采藥錄》:治小兒腹脹,青筋出現。又治癲狗咬傷。
6、《中國藥植志》:治一切痧癥和肚痛,胃氣痛,食積,霍亂。
7、《南京民間藥草》:苗,浸酒漱口,可治牙痛。
8、《貴州民間方藥集》:通經活血。治紅崩,白帶。
9、《福建民間草藥》:益氣,逐鳳,強腰藤,解蛇毒。
10、《吉林中草藥》:利尿,強壯,鎮靜止痛,驅寒散瘀,解蛇毒,通絡和血。治腳氣,水腫,腹水,脹滿,寒性腹痛。
徐長卿的藥用價值
中醫學認為,徐長卿性味辛、溫,無毒。具有止痛、止咳、解毒、利水消腫、活血之功,可治胃痛、牙痛、風濕疼痛、經期腹痛、慢性氣管炎、腹水、水腫、痢疾、腸炎、跌打損傷、濕疹、蕁麻疹、毒蛇咬傷等癥。
研究表明,徐長卿內含黃酮甙、丹皮酚、揮發油、糖類、氨基酸及少量生物堿、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成分。其藥理作用如下:具有鎮靜、鎮痛作用;能擴張血管,增加冠脈血流量,減慢心率,并能軟化血管,降低外周阻力而降低血壓;能凈化血液,降低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和血栓形成;能提高機體的代謝能力,增強免疫功能。
近年來研究發現,徐長卿尚有抗腫瘤作用,能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和擴散。該品水煎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淋球菌等,以及肝炎病毒和皮膚真菌均有殺滅和抑制作用。
徐長卿的臨床應用
1、治療慢性氣管炎:取徐長卿l兩,制成煎劑或片劑,分2次服,10天為一療程。有一定的'消炎、化痰、止咳、平喘作用。對單純性的效果較好,喘息型較差。加用魚腥草后,療效有所提高。個別病例服藥后有口干、咽干反應。
2、用于鎮痛:將徐長卿制成100露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4ml。一般注射5-10分鐘后,即有鎮痛作用,能持續2小時左右。治療腸炎、膽道蛔蟲癥、潰瘍病、腸蛔蟲癥、膽囊炎、膽石癥、膽道手術綜合征等所致的急性腹痛此外,行穴位注射可治療風濕性疼痛
3、治療皮膚病對濕疹、等麻疹、接觸性皮炎以及頑癬等均有效果。用法:每次用徐長卿2-4錢,水煎服,亦可外洗。或制成注射劑、配劑等應用。
4、此外,以徐長卿內服或外用,可治療毒蛇咬傷、帶狀皰疹。配合金雀根〔豆科植物錦雞兒〕制成100%注射液行肌肉注射,試治l例口、眼、生殖器三聯征,獲得一定效果。
【中藥徐長卿名字的歷史由來】相關文章:
名字的由來作文04-03
中秋的歷史由來12-27
中藥的歷史起源講解03-21
小年的歷史由來介紹08-01
名字的由來作文精選15篇06-03
名字的由來作文15篇04-29
名字的由來作文(15篇)05-01
國慶節的歷史由來12-28
中秋的歷史由來2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