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螳臂當車故事-成語故事
導語:螳臂當車這一典故說的是不自量力之人,那么你怎么看?下面為品才網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螳臂當車故事_成語故事
螳臂當車
有一次,齊莊公帶著幾十名隨從進山打獵。一路上,齊莊公興致勃勃,與隨從們談笑風生,駕車馭馬,好不輕松愉快。忽然,前面不遠的車道上,有一個綠色的小東西,近前一看,原來是一只綠色的小昆蟲。那小昆蟲正奮力高舉起它的兩只前臂,怒氣沖沖地挺直了身子直逼馬車輪子,一副要與車輪搏斗的架勢。 小小一只蟲子,竟然敢與龐大的車輪較量,那情景十分感人。這有趣的場面引起了齊莊公的注意, 他問左右:“這是什么蟲子?” 左右回答說:“大王,這是一只螳螂。” 莊公又問:“這小蟲子為何這般模樣?” 左右回答說:“大王,它要和我們的車子搏斗,它不想讓我們過去呢。” “噫!真有趣。為什么會這樣呢?”莊公饒有興趣地問左右。 左右回答說:“大王,螳螂這小蟲子,只知前進,不知后退,體小心大,自不量力,又輕敵。” 聽了左右這番話,莊公反而被這小小螳螂打動,他感慨地說道:“小小蟲兒,志氣不小,它要是人的話,一定會成為最受天下尊敬的勇士啊!”說完,他吩咐車夫勒馬回車,繞道而行,不要傷害螳螂。
后來,齊國的將士們聽說了這件事,都非常感動。從此,他們打起仗來更加奮不顧身,都愿以死來效忠齊莊公。
小故事大道理
人們常說螳螂擋車,不自量力。然而我們從另一面來看,螳螂擋車之勇,也實在可贊可嘆,這種置生死于不顧、敢于抗爭的勇氣,不是應該對我們有所啟發嗎?
“螳臂當車”新解
一天清晨,剛下過雨,一只螳螂趴在樹上喝露水,忽然看見樹下道路的.路面上陷下去一個大坑,這個坑真大,足可以掉下去兩匹大馬。螳螂心想:糟了,這么大的坑,如果待會兒誰的車從這里過,肯定要出事的。
正這么想著,一輛疾馳的馬車過來了,還沒等螳螂看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那輛車就“轟”地一聲顛覆了。
于是,螳螂大聲叫喊:“出事故啦!”可是周圍一點回音都沒有,螳螂急得沒辦法,只好從樹上爬下來。
這時,遠處又傳來了車輪聲,螳螂更是急得滿頭大汗,他幾步跳到大坑前邊的不遠處,橫在道路中間,伸開雙臂,大呼:“停車,快停車!”
可是,趕車的人和乘車的人看到此情景,不僅不停車,還都一起嘲笑道:“螳臂當車,不自量力。”
后面發生的事,其結果不言而喻。只是再往后,人們談到螳臂當車的義舉時,都不愿承認螳螂的高尚、勇敢和悲壯,卻仍將他當作嘲笑的對象。
歷史竟是這樣的不公。究其原因,無非是螳螂太渺小,人微言輕,一個無足輕重的小蟲兒,怎么可以去糾正趕車人和乘車人的錯誤呢?要知道,那個時候,能坐馬車的人,可都是有相當身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