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學計劃和課時安排(精選7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又將奔赴下一階段的教學,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教學計劃了。教學計劃怎么寫才能切實地幫助到自己將來的工作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學計劃和課時安排,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學計劃和課時安排 1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18名學生,其中男生11人,女生7人。通過上學期的教育與學習,學生的一些基本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已經初步養成了自己獨立思考、動手、動腦的正確學習習慣,對待學習的態度良好。但是有一少部分學生過于活潑好動,紀律觀念還不夠強,無集體意識,缺乏合作精神,還有一部分學生缺乏積極主動地學習習慣需要教師和家長的督促才能完成學習任務。
二、本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教學內容包括: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實踐活動,讓學生運用所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本冊教材的重點是: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難點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應用數學的意識。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使學生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使學生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并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使學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使學生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使學生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使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使學生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措施
1、重視教學情景的創設,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強學生的操作活動,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建立有關的數學概念。
2、培養學生估測、估算的意識,重視培養學生的估測、估算能力。
3、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學習計算,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4、運用“遷移”法進行教學,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5、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恰當、適時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重視直觀教學,充分發揮教具、學具的作用。
7、注重學生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
8、讓學生充分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主動建構數學知識。
五、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單元 位置與方向 4課時 2.13-2.20
第二單元 口算除法 3課時 2.21-2.24
筆算除法 9課時 2.27-3.8
整理和復習 1課時 3.9
第三單元 簡單的數據分析 3課時 3.12-3.13
平均數 2課時 3.14-3.16
第四單元 年、月、日的認識 2課時 3.19-3.21
24時計時法 2課時 3.22-3.27
制作年歷 1課時 3.28
第五單元 口算乘法 3課時 3.29-4.3
筆算乘法 4課時 4.4-4.12
整理與復習 1課時 4.13
第六單元 面積和面積單位 2課時 4.16-4.18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 3課時 4.19-4.23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3課時 4.24-4.27
第七單元 小數的初步認識 3課時 4.30-5.2
小數的簡單計算 3課時 5.3-5.5
第八單元 解決問題 4課時 5.7-5.11
第九單元 數學廣角 2課時 5.14-5.17
第十單元 總復習 4課時 5.18-5.24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學計劃和課時安排 2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三年級學生的知識面較窄,音樂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多,有一大部分在一、二年級學生樂理知識都沒有掌握好,識譜能力和欣賞能力都較差,但他們的感受、探索、創新能力正逐步增強,必須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去感受音樂美。
二、教材內容分析
教材分析:本教材突出了培養學生的愛好音樂的情趣,重視學生對音樂實踐的主動參與,發展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能力與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除對原有教學內容進行整和外,新擴展了音樂創造和音樂與相關文化的內容,重視通過音樂教學活動,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及提高學生人文素養。本教材采用的是“單元”的形式。各單元都有目的明確的`主題,各主題之間具有有機的聯系。各單元內容貼近兒童生活,為他們熟悉和理解。教材將評價機制滲透在各個單元之中,既注重終結性評價,又注重過程性評價。在評價的形式上,自評、互評、他評。
三、教學資源開發
重視直觀性和實踐性教學,充分利用卡片、錄音帶、VCD、多媒體等教學工具和現代遠程教學手段進行教學。
四、教學任務和目標
⒈唱歌
(1)本期背唱4至5首歌曲。
(2)培養學生獨立、自信的唱歌能力。
(3)學生用正確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
(4)學習用強弱快慢的手段表現歌曲情感。
(5)學習簡易的輪唱、二重唱。
2、音樂知識
(1)十六分音符認識
(2)反復跳躍記號
(3)人聲分類
(4)單純音符與休止符
(5)低音sol la si 與高音 do re mi的認識
3、欣賞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進一步加強情感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
能注意傾聽或哼唱主旋律,培養學生的音樂的記憶力。
五 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1、2 春天的歌 3
2、3 我們的朋友 3
3、4 童趣 3
4、5、6 音樂會 4
6、7 牧童之歌 3
8、10 愛祖國 4 (五一)
11、12 老師的歌 3
12、13 愛和平 3
14、15 家鄉美 4
16、17 復習 評價 4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學計劃和課時安排 3
從上學期成績看,成績較理想但還需繼續努力,本學期要因材施教,分別對待。對于自己認為聰明得很,平時懶讀、懶寫、懶做題,成績也不會好到哪兒去的學生,可以引導多自學,自己悟出道理,小組展開討論,比教師苦口婆心的說教會更有效。對于基礎很差、干勁更差,上課不遵守紀律,作業叮囑再三都不能完成的同學,更要認真對待,發現他們思想、學習中的閃光點,鼓勵他們的點滴進步,與家長聯系溝通,與優生結對子,力爭使他們成為砌墻的磚頭——后來居上。
一、學生情況:
三年級三班共有學生38名,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掌握基礎知識比較牢固,學習目的明確,上課專心聽講,遇到不懂的問題能主動問老師。有部分學生在課堂只停留在認真、專心聽,缺少主動參與的意識和習慣。但也有小部分學生基礎比較差,上課聽到的知識,課后又不會運用,作業的正確率低,個別學生不肯及時完成,喜歡拖拉作業。所以在本學期的數學課上,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善于思考,樂于思考,不怕錯誤,具有問題意識,培養學生快樂學數學的心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
本冊內容包括萬以上數的認識;進一步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能進行一位數乘、除兩位數和簡單的兩位數乘、除三位數的口算,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及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能計算含有兩級運算的四則混合運算,能結合實際進行估算;結合生活經驗認識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24時計時法;認識直線、線段、射線,了解平面上兩直線的平行和相交的位置關系,會過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垂線和平行線;能通過實例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結合生活經驗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組合物體的形狀,能根據看到的形狀擺放物體。
本冊教材通過優化單元知識結構,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將乘除法的口算、筆算、估算有機結合在一起,便于學生理解計算策略的多樣性;通過解決問題學習新知識,體現知識的生成性,在學習“平行與相交”中,由“怎樣畫設計圖”問題引入,通過探索實踐使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倡導多樣化的教與學方式,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空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獲取知識。
三、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能認、讀、寫小數,能比較小數的大小,并能進行一位小數的加減運算;能認、讀、寫萬以上的數,了解十進制計數法,會用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結合現實素材感受大數的意義,并能對較大的數進行估計。
2、在現實的情境中,進一步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會進行一位數乘、除兩位數和簡單的兩位數乘、除三位數的口算;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及兩、三位數除一兩位數的除法;會計算含有兩級運算的'斯則混合式題;能結合現實素材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能借助計算器進行較復雜的運算,探索簡單的數學規律。在探索、交流的過程中,了解解決問題的策略是多樣的。
3、結合生活經驗,認識年、月、日,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知道24時計時法。
4、結合實例了解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和兩條直線相交確定一個點;區分直線、線段和射線;體會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知道兩點間及點到直線的距離;了解平面上兩直線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位置關系,會過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垂線和平行線。能綜合運用平等與相交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發展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
5、結合生活經驗,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組合物體的形狀;能根據看到的形狀擺放物體。
6、通過實例,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多個單位)。能初步用數和形來描述現實生活中的事物,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作用。
7、在實踐活動中,初步了解研究問題的方法。在探索、解決具有一定挑戰性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表達自己思考的大致過程和結果,積累與同伴合作的經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教學措施:
1、在活動情景中發現大數的過程,能用大數表示具體的事物,發展初步的觀察、、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數感。
2、經歷探索兩位數乘除兩、三位數計算的過程,初步形成思考和探索的意識。結合具體情景,在估算的過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識。
3、在用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問題的思路和方法,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4、在探索平行與相交的過程中,提高初步的觀察、想象和動手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5、通過實驗,初步體會統計的工具性,培養初步的統計意識。
6、課前做好備課工作,不但備教材,還認真備學生,做到有的放矢。主動學習新課程標準,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和學生實際情況展開教學工作.
7、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鼓勵“吃不飽”的學生向更高的層次邁進,可以做一些有難度的題。
8、充分利用教材的特點,將計算融于解決問題的情境當中,讓數學知識變得有味,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讓他們感到學有所用,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多列舉一些實際生活中常見的事例,比如:買東西和賣東西的例子,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會算賬,但出現在課本上時就不知道如何處理了。
9、補差內容:有些內容是難點,但教材中安排的習題與課時明顯不足,在課后要及時反饋,讓學生多做相應的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達到預測的目標。培養他們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10、在課堂上多下功夫,練習有層次性,課后個別輔導,利用自習課集中輔導,班內建立優幫差小組,努力使他們的數學成績有提高
五、課時安排:
教學內容課時數
一、大數知多少——萬以上數的認識8課時
二、走進天文館——年、月、日5課時
三、家居中的學問——小數的初步認識5課時
四、泰山黃金周——計算器2課時
五、揚帆——三位數乘兩位數12課時
六、走進商場——觀察物體3課時
七、農田里的數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12課時
綜合應用——紙與我們的生活1課時
八、我跟爸爸學設計——平行與相交4課時
九、長大了我也去航天——統計3課時
回顧整理——總復習5課時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學計劃和課時安排 4
一、學情分析
經過兩年多的數學學習,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對數學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樂于參與學習活動中。但是部分學生在學習習慣、思維方式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在本學期的教學中加以關注和引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十個單元的內容,分別是:《位置與方向(一)》《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復式統計表》《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年、月、日》《小數的初步認識》《數學廣角 —— 搭配(二)》《總復習》。
教材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豐富的情境和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數學。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掌握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口算、筆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認識復式統計表,能根據復式統計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4)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筆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5)認識面積的含義,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掌握 24 小時計時法。
(7)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掌握小數的讀法、寫法和大小比較方法,能進行簡單的小數加減法計算。
(8)通過數學廣角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有序思維和搭配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經歷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觀察、操作、實驗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2)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2)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3)小數的初步認識和簡單的小數加減法計算。
教學難點
(1)理解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算理。
(2)理解面積的含義,掌握面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3)理解小數的含義,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五、教學措施
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探索和發現。
加強直觀教學,充分利用教具、學具等進行教學。
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加強個別輔導,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幫助他們克服學習困難。
組織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六、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1 《位置與方向(一)》 5 課時
2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口算除法 5 課時
3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筆算除法 5 課時
4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商中間或末尾有 0 的除法 5 課時
5 《復式統計表》 3 課時
6 《兩位數乘兩位數》口算乘法 5 課時
7 《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 5 課時
8 《兩位數乘兩位數》解決問題 5 課時
9 《面積》面積和面積單位 5 課時
10 《面積》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5 課時
11 《面積》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5 課時
12 《年、月、日》認識年、月、日 5 課時
13 《年、月、日》24 小時計時法 5 課時
14 《小數的初步認識》認識小數 5 課時
15 《小數的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5 課時
16 《數學廣角 —— 搭配(二)》 5 課時
17 總復習 5 課時
18 總復習 5 課時
19 期末考試及質量分析
七、教學評價
課堂表現評價:觀察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學習態度、合作能力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作業評價: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及時反饋作業情況,對作業完成優秀的學生進行表揚,對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測驗評價:定期進行單元測驗和期中、期末考試,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成長記錄袋評價: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收集學生的作業、作品、測驗成績等,記錄學生的成長過程。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學計劃和課時安排 5
一、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數學基礎和學習經驗,他們對數學充滿好奇,具有較強的求知欲。但在學習過程中,部分學生可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計算錯誤較多等問題。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豐富,涵蓋了位置與方向、除法、復式統計表、乘法、面積、年月日、小數的初步認識、搭配等多個方面。教材注重聯系生活實際,通過生動有趣的情境和活動,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準確辨認八個方向,會用方向詞描述物體的位置。
(2)熟練掌握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3)學會制作復式統計表,并能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4)理解面積的概念,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5)認識年、月、日,掌握 24 小時計時法。
(6)初步認識小數,會讀寫小數,進行簡單的小數加減法計算。
(7)培養學生的搭配能力和有序思維。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實驗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2)引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2)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除法和乘法的計算。
(2)面積的計算。
(3)小數的初步認識。
教學難點
(1)除法的算理理解。
(2)面積單位的換算。
(3)小數的含義理解。
五、教學措施
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情境教學、游戲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注重知識的實際應用,通過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加強課堂管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及時進行反饋和評價,鼓勵學生的進步,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
六、課時安排
《位置與方向(一)》:5 課時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14 課時
《復式統計表》:2 課時
《兩位數乘兩位數》:11 課時
《面積》:9 課時
《年、月、日》:5 課時
《小數的初步認識》:7 課時
《數學廣角 —— 搭配(二)》:3 課時
《總復習》:8 課時
七、教學評價
形成性評價:通過課堂提問、作業、小測驗等方式,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策略。
總結性評價:在單元結束和學期結束時進行考試,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
自我評價和互評: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同學之間的互評,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和合作精神。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學計劃和課時安排 6
一、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喜歡動手操作。但他們在數學學習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計算粗心、理解能力有待提高等。在教學中要針對這些問題,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以數學課程標準為依據,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實踐能力。教材內容包括位置與方向、除法、復式統計表、乘法、面積、年月日、小數的初步認識和搭配等。教材通過豐富的實例和活動,引導學生在實際情境中學習數學。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方向,能夠用方向詞描述物體的位置。
(2)掌握除法和乘法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3)學會制作復式統計表,進行數據分析。
(4)理解面積的概念,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5)認識時間單位,掌握時間的計算方法。
(6)初步認識小數,進行簡單的小數加減法計算。
(7)培養學生的搭配能力和邏輯思維。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觀察、實驗、探究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
(2)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愛,增強學習自信心。
(2)讓學生體會數學的價值,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環保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除法和乘法的運算。
(2)面積的計算。
(3)小數的認識和計算。
教學難點
(1)除法的算理。
(2)面積單位的換算。
(3)小數的含義理解。
五、教學措施
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
加強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
注重個別輔導,關注學習困難的學生,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成績。
六、課時安排
《位置與方向(一)》:4 課時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13 課時
《復式統計表》:2 課時
《兩位數乘兩位數》:10 課時
《面積》:8 課時
《年、月、日》:4 課時
《小數的初步認識》:6 課時
《數學廣角 —— 搭配(二)》:2 課時
《總復習》:7 課時
七、教學評價
課堂評價: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作業評價:認真批改作業,發現問題及時反饋。
測驗評價:定期進行測驗,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活動評價:通過數學活動,評價學生的參與度和表現。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學計劃和課時安排 7
一、學情分析
經過兩年多的數學學習,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對數學學習有一定的興趣。但也有部分學生在學習習慣、思維方式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在本學期的教學中加以關注和引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九個單元:位置與方向(一)、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復式統計表、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年、月、日、小數的初步認識、數學廣角。
教材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豐富的情境和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數學。同時,教材也注重知識的系統性和連貫性,為學生后續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東、南、西、北等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掌握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口算、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3)認識復式統計表,能根據復式統計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4)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5)認識面積的含義,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掌握 24 小時計時法。
(7)初步認識小數,會讀、寫小數,能比較小數的大小,會進行簡單的小數加減法計算。
(8)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判斷等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實驗等活動,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2)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3)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2)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3)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2)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3)小數的初步認識及簡單的小數加減法計算。
教學難點
(1)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中商中間或末尾有 0 的除法。
(2)面積單位的換算。
(3)理解小數的含義。
五、教學措施
認真鉆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注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重視練習的設計和批改,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
積極開展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數學,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六、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1 位置與方向(一) 4 課時
2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口算除法) 4 課時
3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筆算除法) 4 課時
4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商中間或末尾有 0 的除法) 4 課時
5 復式統計表 3 課時
6 兩位數乘兩位數(口算乘法) 4 課時
7 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 4 課時
8 兩位數乘兩位數(解決問題) 4 課時
9 面積(面積和面積單位) 4 課時
10 面積(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4 課時
11 面積(面積單位的換算) 4 課時
12 年、月、日(認識年、月、日) 4 課時
13 年、月、日(24 小時計時法) 4 課時
14 小數的初步認識(認識小數) 4 課時
15 小數的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4 課時
16 數學廣角 3 課時
17 總復習 4 課時
18 期末復習與考試 4 課時
七、教學評價
課堂表現評價: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表現、合作能力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作業評價: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對作業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
測試評價:定期進行單元測試和期中、期末考試,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為教學調整提供依據。
綜合評價:結合課堂表現、作業、測試等方面的情況,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激勵學生不斷進步。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學計劃和課時安排】相關文章:
2017小學三年級英語下冊教學計劃精選12-17
小學下冊信息技術教學計劃01-09
小學三年級的數學下冊期末試卷分析02-25
小學數學分層教學計劃02-26
三年級下冊數學設計05-07
三年級數學下冊《數學廣角》評課稿03-23
三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