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厭氧池和缺氧池的區別
厭氧池和缺氧池這兩個名詞看到就能了解。他們都是沒有氧氣的,那么他們的區別在于哪里呢?而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了解下吧。
厭氧池簡介
厭氧池是污水氧化池凈化中厭氧處理的一種構筑物。污水在厭氣條件下,利用厭氧微生物把有機物降解為簡單的無機物。厭氧池面積一般較小,但深度較大,通常水深在3-5m。必要時還在水面加覆蓋物。BOD去除率為50%左右。污染物負荷量較大,適于處理BOD濃度高的污水。如肉類加工、制革廢水等。BOD負荷為300-500kg/(ha˙d),最高負荷達2000-3000kg/(ha˙d)。一般安排在多極氧化池系列的前段作生物氧化池的預處理。厭氧池處理過程中會散發出強烈的臭味,因此設在遠離居民區的下風向為宜。
定義
水力停留時間,即污水在厭氧池的停留時間,變化幅度大,可通過實驗確定。在我國城市污水常用值為30~50d,國外有的長達160d,有的較短為12d。
技術指標
厭氧池以矩形為宜,長寬比為2~2.5:1,池有效深度為3~5m,條件允許可達6m。厭氧池單池面積不應大于8000平方米。厭氧池進水口安設在池底以上0.6~1.0m處,使進水與池底污泥相混合。出水口為淹沒式,深入水下0.6m,不得小于冰層或浮渣層厚度。
我國厭氧池處理城市污水的BOD去除率為30%~60%,厭氧池對某些化工廢水中的醇、醛、酚、酮等也有一定的去除能力。
缺氧池
缺氧池是相對厭氧和好氧來講,一般是指溶解氧控制在0.2-0.5mg/l之間的生化系統。
缺氧池是指沒有溶解氧但有硝酸鹽的反應池。
缺氧池——有水解反應,在脫氮工藝中,其pH值升高。在脫氮工藝中,主要起反硝化去除硝態氮的作用,同時去除部分BOD。也有水解反應提高可生化性的作用。
含有分子
厭氧:無分子氧,化合態氧
缺氧:無分子氧,有化合態氧
兩者區別
厭氧是厭氧菌參與的生化處理過程,厭氧菌不需要氧氣,可以說氧氣對他們是有毒物質,因此要求系統內溶解氧等于零,這是最大的特點,另外,厭氧反應需要較高、較穩定的溫度,其中中溫反應在31~33攝氏度之間。厭氧反應需要嚴格的pH。
缺氧反應是兼性菌參與的生化反應,兼性菌是可以在好氧也可以在厭氧的情況下反應,要求系統的溶解氧在0.5mg/L以下,對溫度和pH的要求也沒有厭氧反應嚴格以DO區分,一般小于0.2mg/L就稱為厭氧段,大于0.2mg/L小于0.5mg/L稱為缺氧段。厭氧段釋磷,缺氧段反硝化脫氮。
厭氧段和缺氧段的溶解氧確實不像好氧段那樣容易控制,畢竟沒有消耗氧的設備,如果出現溶解氧過高的情況就很為難。(缺氧段溶解氧低于0.2不影響反硝化)
不過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做工作。
一、進水,污水一般溶解氧很少,但是如果經過曝氣沉砂池或進水前有跌落充氧就要考慮控制減少氣量或減少落差,以減少充氧。
二、回流污泥,沉淀池進水的溶解氧夠用就好,只要沉淀池不發生反硝化就好,太多的溶解氧會使回流污泥溶解氧過高。
三、內回流,AO/AAO都設計有內回流,可以通過控制內回流泵附近的曝氣使曝氣池這一段氣量少于其他段,則內回流帶回去的溶解氧也會較少。
主要區別
1、顧名思義,溶解氧含量不同,缺氧池DO含量在0~0.5mg/L,而厭氧池要求嚴格厭氧,即DO為0;
2、作用不同,缺氧一般與好氧池聯用,起到脫氮除磷的作用,厭氧池主要用來去除COD,BOD;
3、氧化還電位不多,缺氧池一般為-100~+100mv與水解池相似,厭氧池為-300mv以下;
4、池子構造不同,缺氧池可以為敞開的池子,厭氧池則要求封閉;
5、菌落不同,缺氧主要為真菌,酵母菌等,而厭氧池為古細菌,就多導致對毒物耐受的差別;
6、循環要求不同,缺氧池為好氧至缺氧回流循環,厭氧池為厭氧內循環;
另外,缺氧池與水解池也是不同,實際情況經常有人混為一談。
拓展閱讀:
酸化池中的反應是厭氧反應中的一段。 厭氧池是指沒有溶解氧,也沒有硝酸鹽的反應池。缺氧池是指沒有溶解氧但有硝酸鹽的反應池。
酸化池---水解、酸化、產乙酸,限制甲烷化,有pH值降低現象。工藝簡單,易控制操作,可去除部分COD。目的提高可生化性; 厭氧池---水解、酸化、產乙酸、甲烷化同步進行。需要調節pH,不易操作控制,去除大部分COD。目的是去除COD。
缺氧池---有水解反應,在脫氮工藝中,其pH值升高。在脫氮工藝中,主要起反硝化去除硝態氮的作用,同時去除部分BOD。也有水解反應提高可生化性的作用。
水解酸化池內部可以不設曝氣裝置,控制停留時間再水解、酸化階段,不出現厭氧產氣階段,前兩個階段的COD去除率不是很高,因為他的目的只是將大分子的變成小分子有機物,一般去除率在20%左右,產氣階段的COD去除率一般在40%左右,但這是產生的硫化氫氣體要進行除臭處理,且達到產氣階段的停留時間要較前兩階段長,也就是要出現厭氧狀態。缺缺氧池內要設置曝氣裝置,控制溶解氧在0.3-0.8mg/l,利用兼氧微生物及生物膜來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接觸氧化池內的曝氣器要慎重選擇,既要保證供氧量,又要確保有利于生物膜的脫落、更新。一般不選用微孔曝氣器作為池底的曝氣器。
好氧池就是通過曝氣等措施維持水中溶解氧含量在4mg/l左右,適宜好氧微生物生長繁殖,從而處理水中污染物質的構筑物; 厭氧池就是不做曝氣,污染物濃度高,因為分解消耗溶解氧使得水體內幾乎無溶解氧,適宜厭氧微生物活動從而處理水中污染物的構筑物; 缺氧池是曝氣不足或者無曝氣但污染物含量較低,適宜好氧和兼氧微生物生活的構筑物。 不同的氧環境有不同的微生物群,微生物也會在環境改變的時候改變行為,從而達到去除不同的污染物質的目的。
好氧池的作用是讓活性污泥進行有氧呼吸,進一步把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去除污染物的功能。運行好是要控制好含氧量及微生物的其他各需條件的最佳,這樣才能是微生物具有最大效益的進行有氧呼吸。
厭氧處理是利用厭氧菌的作用,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通常需要時間較長。厭氧過程可分為水解階段、酸化階段和甲烷化階段。
水解酸化的產物主要是小分子有機物,使廢水中溶解性有機物顯著提高,而微生物對有機物的攝取只有溶解性的小分子物質才可直接進入細胞內,而不溶性大分子物質首先要通過胞外酶的分解才得以進入微生物體內代謝。例如天然膠聯劑(主要為淀粉類),首先被轉化為多糖,再水解為單糖。纖維素被纖維素酶水解成纖維二糖與葡萄糖。半纖維素被聚木糖酶等水解成低聚糖和單糖。
【厭氧池和缺氧池的區別】相關文章:
馬鞍池公園作文03-06
五彩池作文05-17
《五彩池》教學設計07-27
《五彩池》教學設計01-09
五彩池教學設計06-10
《五彩池》教學設計15篇06-20
《五彩池》教學設計精選15篇02-05
《五彩池》教學設計2篇02-04
《五彩池》教學設計(15篇)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