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鄭人買履相似的故事
鄭人買履這則成語是說有個鄭國人因過于相信“尺度”,造成買不到鞋子的故事,揭示了鄭人拘泥于教條心理,依賴數據的習慣。后用以譏諷墨守成規而不重視實際狀況的人。其結構為主謂式,在句子中可作定語、狀語,含貶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鄭人買履相似的故事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鄭人買履相似的故事——亡羊補牢 猶未為晚
戰國時期,楚國的楚襄王即位后,重用奸臣,政治腐敗,國家一天天衰亡下去。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看到這樣情況非常著急,總想好好勸勸他,但是楚襄王只顧享樂,根本聽不進別人說的話。有一天,莊辛實在忍不住了。對楚襄王說:“你在宮里和一些人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國家遲早有一天會滅亡啊!”
楚襄王聽了大怒,罵道:“你老糊涂了吧,竟敢這樣詛咒楚國,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就這樣,莊辛見楚襄王不納忠言,只好躲到了趙國。
莊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攻打楚國,楚國幾乎沒有什么抵擋就讓秦國攻陷了楚國的都城郢城。楚襄王惶惶如喪家之犬,逃到城陽城(今河南信陽市一帶)。到這時,他想到莊辛的忠告,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于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莊辛迎請回來,說:“過去因為我沒聽你的話,所以才會弄到這種地步,現在,你看還有辦法挽救嗎?”
莊辛說:“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嗎?”
楚襄王說:“我現在太后悔了,不知道現在還遲不遲?”
莊辛說:“那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于是,莊辛就講道:從前,有人養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發現少了一只羊,仔細一查,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狼鉆進來,把羊叼走了一只。鄰居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個人不肯接受勸告,回答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發現羊又少了一只。原來,狼又從窟窿中鉆進來,叼走了一只羊。他很后悔自己沒有聽從鄰居的勸告,便趕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從此,狼再也不能鉆進羊圈叼羊了。
楚襄王一聽到這個故事就明白了莊辛的意思,于是他接著對莊辛說:“莊愛卿,那么我們該怎么辦呢?”
于是,莊辛給楚襄王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楚國都城雖被攻陷,但只要振作起來,改正過錯,秦國是滅不了楚國的。楚襄王聽了,便遵照莊辛的話去做,果真度過了危機,振興了楚國。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后,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
鄭人買履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鄭國人,想為自己買一雙新鞋子。去集市之前,這個人預先找來一小段繩子,用它比著自己的腳,事先量好自己腳的長短尺寸,然后就高高興興地出門了。
鄭國人來到集市,直奔賣鞋的店鋪,他讓掌柜拿了幾雙鞋出來,精挑細選了一番,終于看好了一雙中意的鞋子。他正準備掏出小繩,用事先量好的尺碼來比一比新鞋的大小,誰知走得匆忙,量好尺碼的繩子忘在家里沒有帶。于是他連忙對鞋鋪的老板說:“對不起。瞧我這記性,在家量好了鞋的尺碼卻忘帶了,我得回家取來尺碼才能買鞋。”說完,放下鞋,轉身就往家里跑。眼看天色不早了,他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家中,拿了小繩又急急忙忙趕往集市。但是,集市已經散了,鞋鋪打烊了,鞋子沒買成。
鄭國人垂頭喪氣地回到家里,鄰居問他出了什么事,他就把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講述了一遍。鄰居聽了問道:“你買鞋的時候為什么不用自己的腳去穿一下,試試鞋的大小合適不合適呢?”這個鄭國人一臉嚴肅地回答說:“那可不成,量出來的尺碼才可靠,我只相信我自己親自量好的尺碼,而不相信我的腳。”
【鄭人買履相似的故事】相關文章:
教學相長的故事及意思04-13
卓文君司馬相如的故事02-14
有關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11-30
司馬相如卓文君的故事(通用6篇)08-26
像什么似的造句110句05-26
蜀相教學設計06-07
最易混淆的考研中相似的專業11-21
三相電申請書06-23
關于司馬相如的軼事典故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