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端午節避毒祛邪的中草藥
食艾糕:艾蒿有著特殊的清香,是一味常用中藥材。我國最早的醫書《五十二病方》中記載,艾葉味苦辛,性溫,歸肝、脾、腎經,具有清熱解毒、除濕止癢等作用。至今還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諺語。新鮮艾葉做成的艾葉糕對祛除暑熱、健脾利濕非常有好處。端午時節空氣潮濕,而艾葉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氣,除污濁,凈化空氣。民間有“懸艾人,戴艾虎,飲艾酒,食艾糕,熏艾葉”的民俗。
佩香囊:小孩多將香囊佩帶于胸前,而成人多系于腰間。傳統香囊常用配方是:蒼術、川芎、香白芷、菖蒲、山奈、甘松、靈香草、冰片等。現代科學研究證明蒼術等中藥的揮發性成分能有效殺滅空氣中懸浮的病原微生物,香囊中的藥物散發出來的芳香氣味能夠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上的抗體——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含量提高,SIgA具有較強的殺死病毒的能力,小孩鼻黏膜上SIgA的含量較低,因此最適合佩掛。對流行性感冒、白喉、水痘等傳染病均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掛擺菖蒲: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蒜水沐浴:一些地區在端午節有用大蒜衣泡水用來洗臉洗澡的習慣,取大蒜子外層的薄衣,在端午節的前夜將其浸泡在井水里,并加少量雄黃,浸泡所得的水供節日當天沐浴用。據說端午節用大蒜衣泡水沐浴可以預防盛夏季節身體長痱子,并有祛斑除痘的作用。
【端午節避毒祛邪的中草藥】相關文章:
端午節手抄報資料:端午節如何避五毒習俗06-01
端午節·五毒符06-19
什么是端午節的五毒07-04
湘西三邪之“放蠱”07-01
員工激勵怎么避“雷”07-10
揚長避短作文06-01
中草藥作文05-11
避做職場最討厭的人06-22
中草藥類的燈謎07-02
面試要學會揚長避短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