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于“新高考”的專家解讀
扈華唯
湖北省教學研究室中學英語科負責人,湖北省教育學會中小學外語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副秘書長,教育部“國培計劃”首批專家,華中師范大學師范生導師,湖北大學碩士生導師。
Yes or No
考試越來越統一,教材是否也該統一呢?
李俊和
專家觀點
關鍵要看教材與考試之間的關系和關聯度了。 基于以下三點,可以說教材沒有必要全國統一。
1 其一,兩者值之間的關系并不像想象的密切。教材是培養學生某種能力的材料,考試是檢測學生是否具備某種能力的手段和工具,教材不是為考試而編寫,而考試的選材恰恰會回避教材,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因為高考是選拔性考試, 要追求高的效度和必要的區分度。
2 其二,教材并非考試的依據。雖然說高考命題也會考慮中學的教學各方面的實際,但高考命題的依據是教育部頒布的《英語課程標準》,考試形式和內容選擇也不受教材限制,也就是說英語高考與英語教材關系并不大。如果說他們兩者之間有關系,那就是兩者都是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展開的。
3 其三,兩者的關注點不同。英語教材更關注學習的過程,高考關注的卻是學習的結果。
Yes or No
現行英語教材詞匯量太大、內容太多,教不完,會影響學生的考試成績么?
李俊和
專家觀點
1 是的,教材沒有教完,肯定會影響學生的考試成績。各省根據自己的高中課程設置方案,對英語課程有不同的要求,大多數省份要求學習8個模塊的教學內容。如果8個模塊沒有學習完就參加高考,學生的考試成績肯定受影響。
2 教材為什么在規定的時間內教不完呢?是因為詞匯量太大、內容太多嗎?我認為 這不是根本原因。在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中,建議高中英語的周課學時為4個,9周完成一個模塊,一學期學完兩個模塊。教材沒有教完,主要原因是我們教師不放心,講得太多造成的。有人開玩笑說,高中上四年,我們老師還是有很多沒有內容講完。雖有些夸張,但說到點子上了。
3 我們的英語教學是時候做些改變了,我們應該改變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英語不是老師講會的,而是學生練會的,讓學生廣泛開展語言實踐活動,才是提升語言能力的關鍵。
Yes or No
在“用英語做事情”的基本理念下,基礎性的語言知識是否不再是重點?
李俊和
專家觀點
1 這一輪的英語課程改革的亮點就是 “用英語做事情”。“用英語能做什么”不僅是《英語課程標準》描述英語課程目標特有的方式,而且體現了英語課程理念的重大轉變;“用英語做事情”不僅是英語教學的目標,更是英語教學的方法。
2“用英語做事情”是不是就意味著語言的基礎知識學習就不重要了呢?我不這么認為。語言知識對于語言能力的重要性,與之前相比,一點都沒有降低。這一理念給英語教學帶來驚喜和變化,學習語言知識不再是重要的終極目標,而是英語語言能力養成和提高中不可或缺的基礎,是語言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很難想象,沒有扎實的語言知識基礎而存在的語言能力,能用英語去完成交際任務。
3 因此,我要說,學習語言知識依然很重要,語言知識還是教學的重點,沒有語言知識,哪來的語言能力!但學習語言知識不是落腳點, 學習語言知識的歸宿是“用英語去做事情”,實現交際目的。
Yes or No
高考題型改革后,取消了單選題,全部以閱讀和運用為主,課堂教學中是否就沒有必要重點處理教材上的知識點?
李俊和
專家觀點
1 高考取消了單項選擇題,采用短文填空題, 但考查的點還是語言知識。不再在單句或多句的小語境中考查學生語言知識運用能力,而是放在語境更寬廣的語篇中考查學生,能更好地考查學生語言知識掌握的程度。毫無疑問,教材上的知識點不僅仍然需要當作重點來處理,而且要從語篇的視角來感知和理解語言知識,學習和運用語言知識。
2 答題方式由選擇變成了填寫,是英語高考題型改革的另一大亮點。做選擇題時,學生是在所給的4個選項中去比較和選擇,有時候甚至是猜測,對英語知識掌握個大概就可以了。現在做填空題,要求學生根據語境去理解短文,把握文章的文脈,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創造性地活用語言知識,把答案精準地寫出來。題型這一改革給我們的啟示是, 語篇教學要作精細化處理。加強語言搭配、動詞的形式、關聯詞的功能等細節的體驗和學習,達到“引導中學英語教學加強對學生精細閱讀能力和語言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的目的。
【對于“新高考”的專家解讀】相關文章:
2023年社保專家解讀養老保險新劃定04-23
焦慮職場解讀專家07-02
養老保險專家解讀北京市基本養老保險新算法06-29
對于法國藝術學校的解讀06-23
對于光源與照明專業的就業前景解讀06-28
人力資源專家解讀面試裝07-13
今起暫停實施熔斷機制(專家解讀)07-03
對于怎樣選擇高考志愿的06-21
高考平行志愿解讀06-22
對新廣告法的解讀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