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閱讀題技巧
閱讀理解是高考試卷當中的高分題,也是大家在這個階段感覺最亂的一個題型。在進行最后三十天的沖刺之前,大家梳理一下自己的閱讀方法和技能,對于做好這個題目是大有好處的。希望我下面的梳理能對你有所幫助
1. 閱讀技巧:
你應該具備以下閱讀技巧
①. 略讀。 即skimming,抓住每句話的關鍵詞,抓住每段的中心句,從而抓住整篇文章的主旨大意。比如說,我們要讀這么一句話,marry dreams to be a teacher in the future.那么我們的眼睛應該在整個句子上快速掠過,抓住兩個詞dream、teacher,句子的大意也就知道了。
那么對于一篇文章來說,我們應當抓住的是每個段落的中心意思。有些段落當中的首句或尾句就是中心句,但是這種做法有點太投機取巧了,關鍵的還是要了解段落當中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系。
②. 掃讀、找讀和跳讀。 它們合在一起就是scanning,先看題目,確定閱讀目的(目標信息),然后快速掃視全文,快速地找(找讀)到文章后題目里相應的信息。但是在閱讀的時候,大家必須同時把握住文章的結構和主旨大意(skimming)。對于那些與理解文章的大意沒有什么關系的難句和生詞、以及和文章后題目沒有什么關系的部分大家可以只看其中的動詞和名詞,了解它們的大概意思(掃讀),甚至于只是粗略地讀讀就馬上跳過(跳讀)。
2. 閱讀能力:
新課標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求十分具體:“預測; 理解大意; 分清文章論點和論據; 猜測詞義; 推斷; 閱讀細節(jié); 理解文章結構; 理解圖表信息; 理解指代;理解邏輯關系; 理解作者意圖; 評價閱讀內容”
高考考試大綱中要求大家具備以下能力:
(1)理解主旨要義 (2)理解文中具體信息; (3)根據上下文推斷生詞的詞義;
(4)作出簡單判斷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基本結構; (6)理解作者的意圖和態(tài)度
3. 解題技巧
①.主旨大意理解類題目
記敘文的主旨大意理解主要是要抓住故事的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發(fā)生的起因、經過、結果。我個人認為,抓住記敘文當中的時間線索是把握情節(jié)發(fā)展變化的訣竅。當然在文章看完過后,學生必須能夠總結歸納出這個故事的基本經過,總結出作者寫作的目的,從而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新聞報道是記敘文當中比較特殊的一類文體,它的主旨大意總是出現在導語部分,但是考試的時候可能是以選最佳標題的形式來考查,所以大家要注意最佳標題必須是能夠體現全文的大意的。
說明文在高考當中有些是以廣告和說明書的形式出現的,因此一般不會考主旨大意類題目。
但是還有一些說明文是地理類說明文,大家可以在閱讀時候通過分析每個自然段所講的內容判斷其中心思想是位置、人口、氣候、礦產、工業(yè)還是政治。
議論文在高考當中常常是向讀者描述某一個社會問題、某一個社會現象、某一種新的思潮或某一個新的社會群體。每段的中心句一般都是首句或尾句,也有些段落的中心大意需要大家通過理解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來歸納和總結。但是在敘議結合類文章當中,全文論點一般都出現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并一般都是以建議或反問的方式提出。
教你十二記臨場發(fā)揮技巧
每一位考生都希望自己在高考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而正確的應試、臨場發(fā)揮技巧無疑是在扎實的基本功之外,通向高分的捷徑。這里介紹一些臨場發(fā)揮的技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裨益。
——首先拿到試卷,要通讀一遍,盡可能做到心中有數。一般規(guī)定,高考在發(fā)卷后五分鐘之內不能答題,考生應先檢查試題的名稱、頁碼順序有無錯誤,每一頁卷面是否清晰、完整,同時一定要聽清監(jiān)考老師提出的要求及更正試題錯誤之處。接著將試題瀏覽一遍,了解試題結構、題型、分量,當讀到熟悉而有把握的試題時,應暗示自己,這里可以得分,樹立信心,切忌把注意力集中在吃力的試題上。若通讀全卷后尚未到答題時間,則應認真完成大題的審題,最好將試題多讀幾遍。
——開始答題后,要全神貫注,千萬不要東張西望,東想西想,對于大題量不要害怕,從容應對,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夠順利完成。
——一般考生為了趕快做完試卷題目,于是就分秒必爭,做完一題之后,馬上做下一題。雖然考試時間對考試結果影響很大,但是這種方法不妥當。因為回答一個問題的思考模式并不一定適合其他的問題,必須讓頭腦冷靜下來。為了以新的思考模式去回答下一題,就必須暫停5或10秒鐘,在心中暗示自己“又順利解決一題”,同時認真地讀下一道題,使頭腦改變思路,這種表面上看來似乎是浪費時間的做法,實際上卻是在節(jié)省時間。
——絕對答不出的問題,就干脆放棄,這叫“棄卒保帥”,絕對答不出的題,磨半天也是徒勞,放棄它 高二,而在會做的題上確保高分,才是高考獲勝的戰(zhàn)術。那么如何決定是否放棄呢?有經驗的老師認為,決定放棄的時間是每道題所分配時間的三分之一。假如,每題有10分鐘的解答時間,如果碰上該放棄的題目,大致做題約3~4分鐘,仍然覺得無從下手即可決定放棄。如果思考到分配的時間全部用完才放棄,則整個時間都浪費了。考試時,放棄問題后所剩的三分之二時間,可用來做其他的題目,以把放棄的分數彌補回來。
——想不出答案時,可以換一種思考方式,拐個彎解決問題。例如:在寫英文作文時,如果想不出“直抒胸臆”要如何譯成英文,就可以應用這個,“直抒胸臆”→“說話直接”,結果就能順利寫出“l(fā)ets talk frankly”這樣的句子了。像這樣,只須改變角度,就能簡單解決束手無策的問題。無法答出問題時,還可預先列舉與問題有關的一切條件,再配合需要來確認問題,將這些條件以各種角度來進行檢查,也許能找到解題的“鑰匙”。
——想出好幾個似是而非的答案時要寫出來,不要只在大腦中做比較。考試時一緊張,有些東西就會變得難以確認,遇到這樣的情況不妨把答案都寫下來比較,寫成文字之后,每一個字都直接刺激眼睛,再以是否順眼熟悉作為基準來判斷,把握會比較大。
——做不出來時先留下記號,繼續(xù)答下一個題目。一旦遇到難題無法再繼續(xù)下去時,應暫時放棄,先做其他的題目比較理想,但是在做下一題時,先替前面的問題做一些備忘,下次再重新檢查時,可節(jié)省重新閱讀該題內容的時間,省去了重復的思考。
——突然忘記時千萬不要慌張。考試時常會出現這種情況:本來某個題目記得很清楚,可是突然什么也記不起來。這時切記不要慌亂,可以放松一下,也可以想想該項知識內容在書的哪一部分,這部分又有哪些知識等。這樣的回憶會使你茅塞頓開。
——抓住答題要點,不必贅述。有的考生答題時惟恐答不全,于是就把許多有關聯的答案都“堆”到卷子上。其實論述題、簡答題是按要點給分的,只要答案中反映出該題的要點,就會得到相應的分數,所以答題時要抓住中心問題,再擬出答題提綱,然后簡單地一揮而就。這樣既能得高分,又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
——舉棋不定時,堅持第一印象。考試中常會遇到一題有幾個答案,而自己又不能肯定哪個是正確的情況,這時應選擇先想到的那個。接觸一道題后想到的第一個答案往往是我們因長期練習而產生的本能反應,選擇它,正確的概率會相對大一些。
——如果完全沒有信心時,就用猜題。在答題時,如果幸運猜中,就可對一些一知半解的問題及客觀題拿到分數,尤其判斷題猜中的機率,在先天上就占了一半,而選擇題也有25%-33.3%的機率得分,將試卷放空是很可惜的。
——檢查試卷時,要變換思路,采取另外的方法論證答案,同時要自信,不要無端懷疑自己,將原來正確的答案改掉,匆匆忙忙另做一套錯誤的內容。
考試中要取得好成績,扎實的基礎知識、熟練的應用能力是最根本也最重要的,然而,有些同學平常對知識掌握的不錯,一到考試就失常,考出來的分數與實際水平極不相稱,因此,臨場的發(fā)揮也是影響考試成績的重要因素。這里所介紹的12種臨場技巧,都是極為實用和普遍的經驗,不管是不是怯場和發(fā)揮失常,相信它都會讓你從中獲益。
【高考閱讀題技巧】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閱讀題技巧06-28
高考詩歌閱讀技巧201706-22
高考散文閱讀答題技巧06-22
高考科技文閱讀技巧07-03
語文高考材料閱讀技巧06-25
小學語文做閱讀題技巧06-23
SAT考試閱讀題做題技巧07-02
高考詩歌鑒賞題的答題技巧07-01
高考詩歌鑒賞題的答題技巧09-23
高考散文閱讀解題技巧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