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產品經理工作三法則
產品經理工作法則三:對于需求,習慣于和技術、銷售部門說不
可以這樣說,產品經理在產品的生命過程中,對于任何一個環節,他都不是專家,論市場調研,肯定沒有市場部的同事熟悉,論技術開發,肯定沒有技術生產部的同事精通,論產品銷售,肯定沒有銷售部的同事擅長,但是,命運就是這樣,無論這些同事專業能力比你強多少,產品生死存亡的重任永遠是在你的身上。
按照這個思路,是不是就是說產品經理就要受制于此呢?
答案是否定的,不但產品經理不能受制于此,而且還要養成一種習慣,就是“習慣于和技術、銷售部門說不”。
這不是故弄玄虛,是有現實依據的,我就來說一說。
先來說銷售部門,銷售的壓力來自于直接的業績體現,從他們的角度來說,什么樣的產品是最好銷售的呢?很簡單,越細分、越個性、越滿足個體用戶需求的產品是最好銷的,如果是這樣,他們的銷售壓力就會大大降低。
舉個例子。
如果一個銷售面對100個客戶,每個客戶對產品都有不同側重的需求,那么,銷售期望產品部拿出的產品最好是100個,而每個產品正好是百分之百符合這100個客戶需求的,因為如果是這樣,那么銷售難度將會大大降低,進而銷售壓力也會減少。
但是,產品經理能這樣去面對銷售提上來的客戶要求嗎?
當然不能,原因是什么,一會再說,先說一下技術部對產品的期望。
技術部的壓力來自于在技術層面能實現多少用戶需求,從他們的角度來說,什么樣的產品是最好開發的呢?也很簡單,越通用,越大眾,平臺越好移植的產品是最好的,如果是這樣,他們的開發壓力將會大大減少。
舉個例子。
如果一個技術面對100個客戶的產品需求,那么,他通常會做的是把需求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整合,最終形成一個通用的需求來做開發,因為如果是這樣,那么他們的開發難度會大大降低,并且也會降低持續開發的成本。
一個是期望用戶需求越最大限度地被滿足越好,一個是期望用戶需求越最大限度得被整合越好,從他們的角度來說,都沒有錯,但是如果產品經理也是這么去做工作的,那么麻煩就來了。
首先,要想去滿足銷售的想法,那么,企業就缺乏了產品方向,同樣,要想去滿足技術的想法,企業就會失去客戶。
其次,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如何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有價值的產品上”(公開課上講過的,呵呵),如果按照銷售的想法,那么,就會造成企業資源極大的浪費,如果按照技術的想法,那么,企業將缺乏有價值的產品,這都是企業所不能容忍的。
那么,這個時候,產品經理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產品經理要做什么,說白了,就是去為企業找出有價值的產品或者市場機會,然后爭取到資源并調用這些資源去實現這些價值。
具體到用戶需求上,產品經理要做的工作就是“獲取最大限度的需求,然后整合出最具市場價值的需求”,有兩種情況需要去認真對待:
1、過于細分用戶需求,期望盡自己之力去盡可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這個初衷是沒有錯的,但是我們往往在考慮用戶的時候而忽視了對企業資源的評估,這個 原因剛才說到了,在此不表。
2、過于籠統地對待用戶需求,對用戶需求進行無標準的壓縮。
抱有這種想法的產品經理通常是技術轉型的,他們會把用戶需求主觀地看的很簡單,因為用戶反饋上來的需求確實流于表面,往往是描述性的內容,但是,產品經理要是也是如此簡單地去分析現象,而不去分析現象背后的本質,可能就會失去許多好的產品機會。
因此,作為一個合格的產品經理,需要有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并且對于需求的評估,也不能憑經驗而來,要想讓其它部門的同事信服你的需求評估,而需要一個標準來進行。
我們必須承認我們在許多專業技能上不如其它部門的同事,但是我們的價值就在于能從混亂之中找到出路,從混沌中找到方向,從黑暗中找到光明,我們帶給企業的絕不僅僅是一個好的產品,而是一條能讓企業持續發展的道路。
因此,對于那些對產品成長不利或者意義不大的需求,無論是誰,我們都要習慣于說“不”。
產品就是一個產品經理的孩子,而不同的業務部門就是這個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所要接觸的人,上學要面對老師,工作要面對上司和同事,結婚要面對妻子,但無論那個階段,孩子如何成長,最該關注孩子需求的永遠是父母而不是外人。
【產品經理工作三法則】相關文章:
產品經理的工作計劃03-24
產品經理工作總結08-13
產品經理季度工作計劃03-18
產品經理工作計劃03-14
產品經理總結范文06-29
產品經理述職報告06-09
產品經理的述職報告07-03
聊聊產品經理的工作職責(通用17篇)03-13
產品經理試用期工作總結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