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又是一年高考季的專題記敘
這幾天,不是我想看,也不是有意回避,是高考的信息硬往我這里塞,打開門戶網站就有高考,而且幾乎每個門戶網站都會做個專題,從三十年前說起。但凡說到高考,人人心里有一肚子水,不說不快,說了也白說,一本經念下來,有人難念,有人念成仙,看你的造化。我的造化不好,也不能算很差,但我依然痛恨高考,我痛恨似乎美好的人生似乎必須要有這樣的一次選擇和煎熬。如果說人生必須要有很多類似的選擇和煎熬,高考是最有用也是最無用的一次煎熬。說它最有用,因為從一開始整個社會環境就給你我灌輸躍入龍門改變人生的思想,而且有些人確實實現了,立個讓人艷羨的榜樣;說它無用,因為相比于許多的人生困境的磨練和自我突圍,高考那點考試知識和心理考驗,事后課本一丟也就忘了,其實啥也沒有。
但那時不同,它幾乎就是整個的人生和整個的生活。說得嚴重一點,小學六年,初高中六年,十二年的時間,在你我都無法改變的應試教育條件下,最終不都是奔著高考去的嗎,事情鬧大了,就必須要有高考這樣“最公平”的方式來判斷。我記得看過某人的話,大意說高考是這個社會所能提供給你出人頭地的最公平最公正的方法,應該沒有錯,但它的負面的影響也大了點的,我猜的,從高考走出來的人,大多都對高考持有反感態度,有時候覺得它簡直就是對人性的一種扭曲。
今天在網上剛好看了條新聞,說是武漢有一個小女孩高考期間,因為遲到了十五分鐘,好說歹說保安都不讓進考場。老母親看沒辦法,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地求保安放行,還是不能進。圖片上那個老母親伏在女兒肩上哭,哭得很傷心,周圍的家長也很無奈。我不知道當時那個遲到的小女孩是什么樣的一種心情,她必定是黯然神傷的吧,換成是我,我一定覺得做女兒做到這種地步實在太失敗了,可憐天下父母親啊。不過現在想想,我是那個老母親,做母親做到這個地步也實在太失敗了,孩子只要快樂,讓他做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就好,沒必要非要擠高考這條路,非要上大學,非要有大發展。適當的指引,盡了義務,然后聽之任之,讓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是最好的一種狀態。四五十歲的父母一輩,心理上有點問題和情節,總想把自己未實現的理想寄托于孩子身上,不好。
這只是我從網絡上看到的一點,還有一些事,比如學校外心事重重的家長,望穿秋水的家長,送來鮮花和笑容的家長等等,這簡直象極了經歷過一場大劫難后的場面。我有疑問:有必要搞得這么大嗎?我記得那時候我高考時,我家里人想陪我去學校,我說不用了,然后家里人說會覺得內疚,我說沒必要,又不是什么事,來跟不來都那樣,結果他們沒來。我也很高興他們沒來,自己的事何必讓老人家來操這份心呢?罪過,罪過。還好,他們都算豁達,我媽還跟我說,讀書了得不算什么,出來社會闖才見真本事。
其實我的心理素質并不好,有時候也比較急噪,但我該慶幸,慶幸以前悠閑自得的環境,對我比較的寬厚和容忍,我想這也可能是現在的我在面對競爭時不思進取,對人和事始終持有一種較寬容的態度的原因吧。
經過高考,然后你可能逃了出來,終于解脫了出來,重新走進另外一個象牙塔,感覺象做了場悠遠而漫長的夢。就算是我這種從入學時就對大學沒抱多高期望的人,那種感覺也象買了包假煙。買假煙大概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你花了同樣的錢,在不知情下,被黑店刷了,非但享受不到同等的待遇,還要忍受更大的尼古丁的傷害,但又因為這假煙終究是花了錢,棄了可惜,抽之又痛苦,終也就忍著抽完它;另一種出現在路上的擺攤處,明碼標價六塊五的雙喜賣五塊,明白告訴你這是假的,然后你買了,抽了,花少錢起撐門面的效果。
我怎么感覺這兩種情況,既象是高考,又象是大學。說來說去說到自己都搞糊涂了。
【又是一年高考季的專題記敘】相關文章:
又是一年高考時作文07-03
又是一年暑期工07-11
又是一年開學季06-23
又是一年粽飄香07-04
又是一年冬至隨筆07-03
又是一年難忘的端午06-28
又是一年冬至時07-02
又是一年冬至散文07-02
又是一年清明作文02-28
又是一年冬至的說說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