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訓練
①父親離開我們整整半個世紀了,但他那兩只渾厚結實、握滿人世滄桑的手,卻一直晃在我的臉前,好像我一伸手就能拉住。
②父親滿手掌像一個大繭子,大繭上又長些小繭子,每一只都像一面小銅鑼,以指叩擊,錚錚有聲;手掌豎起來,就像一面大云鑼。握攏手掌,能聽見小鑼們的撞擊聲。掌面凹凸不平,像丘陵;又極不光滑,像砂紙。這是終年不得閑造成的:即使雨雪天,不能下地干活,也閑不住。房漏水,當然要修;如不修房,就折麻皮,撥麻繩,或搓蓖麻殼,敲核桃,簸花椒,縛笤帚,緝草籠,或磨刀剪,修犁杖,墊鞍韉,編筐簍,釘鞋掌……
③父親的手經常變幻著顏色,當他忙于割草、拔苗、翻秧時,呈墨綠色;摘柿子時,呈紅色;收花椒時,變成紫色。褪核桃皮時污染得最重:核桃硬殼的外面,有一層果肉,飽含綠汁,常把人手污染成黑色,極難洗滌。好在大秋隨即而至,收割莊稼開始了,在各種莊稼的葉子稈子穗子根子的磨蝕中,手上的顏色漸漸被磨掉。說父親的手是五彩的手,并不夸張。
④父親手上很少扎刺,棗核大的蒺藜也能被他拈碎。刺進他手里的只是些硬刺、老刺。正干著活,顧不上挑,要等到閑時才挑。因為手皮太厚,像鼓皮,繡花針是挑不動的,須用上鞋的錐子挑。往往掘進很深不見血,像在掘一眼枯井。而在等待空閑的日子里,一些扎得淺的刺,脫落掉了;扎得深的刺,竟被肌肉吸收掉;沒被吸收的大刺,因為難挑,就不再挑。這有點像戰士體內殘存的彈片。父親說,反正不影響干活。
⑤父親的手指粗糙,卻又極其靈巧,解得開頭發絲上的小結——他把發絲上的小結夾進手掌橫紋里,潤點唾沫,只敲一陣,小發便松脫成大圈圈。他能兩手拋起三顆、四顆乃至五顆石子,順溜飛個齊眉高,形成一條運動的虹,又像捧著一眼噴泉。這時候,便是父親最高興的時候了……
⑥在為他封棺時,我緊緊地握住了老父親的手。他那如同鐵片似的蒼涼硬實的手,像洗衣板,長著黑斑,不同于我的綿軟平滑的手,人說我是握筆桿的手。我的手是父親那粗糙的掌心里能劃著火柴的手變的,是父親一雙手的再生與延續。許多名人會在宏偉的建筑里留下手模,父親沒留下手模,但我卻覺得,在我們家鄉的田野、溝谷、幽壑里,到處落著他的手模。
【訓練題目】
1.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什么?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文章開頭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文章主要是從哪些方面來描述父親的手的特征的?
4. 本文語言清新樸實,但也不乏生動形象的句子。請賞析第②段中的畫線句。
5.第⑥段中說:“許多名人會在宏偉的建筑里留下手模,父親沒留下手模,但我卻覺得,在我們家鄉的田野、溝谷、幽壑里,到處落著他的手模”,聯系全文,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參考答案】
1.貫穿全文的線索是“父親的手”;文章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崇敬與感激之情。
2.概述全文內容,點明文題,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調,引起下文。
3.主要是從父親手的形狀、顏色,手的皮厚、堅硬和手的靈巧等方面來描述父親手的特征的。
4.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父親的手掌比喻為大繭子、小銅鑼、大云鑼,逼真地寫出了父親的手掌因終年不得閑,而變得粗糙堅硬的情態,形象生動,極具感染力。
5.父親的一生平凡而偉大,他默默無聞、勤勤懇懇操勞了一輩子,雖沒有做出什么驚人的業績,但養育了我們全家。家鄉的山山水水,留下了父親那雙一生沒得閑的手的印跡,父親勤勞的一生,將讓“我”銘記心懷。
【作文訓練】相關文章:
作文訓練教學07-02
拓展訓練作文12-02
籃球訓練作文11-18
“魔鬼訓練“作文10-21
“魔鬼”訓練作文06-07
恐怖訓練作文06-12
足球訓練作文04-09
魔鬼訓練作文04-12
舞蹈訓練作文07-28
作文標題訓練語文習作訓練教學方案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