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考語文考前必背之論語
《論語》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釋詞】
1、時習:按一定的時間復習。
2、說:通“悅”,愉快。
3、慍:生氣、發怒。
4、君子:指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5、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6、殆:疑惑,有害。
【譯文】
孔子說:“學習了知識又按一定時間復習,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而來,不也是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卻不怨恨(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從而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可以憑借這點做別人的老師了。” 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而不學習,就會有害。”
【中考語文考前必背之論語】相關文章:
中考語文必背句子精選07-04
中考語文必背詩詞名句大全07-04
中考語文必背文言文06-23
中考必背動詞短語06-23
小學語文必背古詩06-28
關于中考英語必背詞匯06-22
小學語文必背文學常識06-26
小升初語文必背文學常識06-22
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06-26
小學語文必背古詩詞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