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HR該如何面對培訓之痛
說起培訓,相信做過培訓的人都會感慨一番:培訓難,難于登泰山。那么,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培訓工作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
為什么呢?
因為培訓課程結束之后,參加培訓者有多少的“行為轉變”,也就是培訓有多少效果,是評價培訓的依據。
一般一堂培訓課下來,培訓講師說得天花亂動,喉嚨冒煙,而受眾下課后依然“濤聲依舊”,培訓管理者為此大傷腦筋。
那么,為什么員工培訓之后沒有感覺?為什么員工培訓之后不會應用?為什么訓后應用效果不佳?
我認為啊,原因有如下幾點:
1、何去何從?員工沒有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不是心甘情愿地參加相應的培訓;不知道自己哪方面做得不好,就沒有動力去改進;員工不知道把培訓中學到的知識或技能運用到工作中,對自己有什么好處?
2、一口吃不出一個大胖墩。培訓時間太短,只有一天或二天,要想在這么短的時間之內,讓員工掌握一個大的知識點或者精通一些管理技能,充其量只能停留在表面,很難深入腦海。一個好習慣的形成也需三七二十一天,因此,需要不斷地洗腦,唧唧復唧唧,把觀點灌輸進去也是需要時間的。
3、填鴨式僅僅是說明有過培訓。員工在培訓現場,也許是有感覺有收獲的,但由于時間太短,講師需要把很多知識點濃縮提煉以后進行灌輸,導致培訓的內容多而淺,很難給員工留下深刻的印象。
4、為什么我們聽相聲、看小品、觀電影,能記住很多經典臺詞:“沒病,沒病走兩步”、“黎叔很生氣,后果很嚴重”,因為生動、活潑,容易記住。培訓師的課程內容枯燥也是員工聽不進課的因素之一。
培訓效果轉化難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在實際情況中,需要根據企業發展階段、內部制度流程、企業文化、員工特質等各方面的因素采取合適的方法。
企業培訓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其基本上貫穿于培訓的整個過程,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對培訓效果產生影響:
1、培訓內容:培訓內容是否具有針對性,這從對兩個問題的回答進行考慮。
是組織需要的嗎?培訓內容是否與企業戰略、業務或變革等相適應;
是員工需要的嗎?培訓內容能滿足崗位工作的需要、員工所不具有的、能幫助員工解決工作問題等。
2、培訓實施者:培訓實施者是整個培訓的組織與實施人員,他們主要從事培訓的需求調查與分析、培訓內容確定、培訓方式選擇、培訓地點安排、培訓的具體實施等工作。因此,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培訓的效果,培訓人員除具有必要的專業素質外,還應對企業經營活動、發展方向、員工情況等有清楚的了解。
3、培訓方式:培訓方式有脫產、不脫產、半脫產;也有長期、短期之分;按其授課形式可以分為知識講座、案例討論、場景模擬、團隊互動等,這些都要依據不同的培訓對象和內容對培訓方式的選擇,以符合培訓對象接受培訓內容的特點。
4、培訓時機:從需求的角度來講,員工對培訓內容的渴望程度越高,其產生的作用越明顯;把握好培訓的時機,可以提高培訓后的效果。;
5、培訓規模:規模是指每次參與培訓的人數,培訓規模將對培訓方式、培訓地點(環境)、培訓成本等均會產生影響。
6、培訓講師:培訓講師是開展培訓的授課主體,其知識豐富程度、語言表達方式、授課形式等均對培訓效果產生影響,培訓講師可以來源于企業內部,也可以來源于企業外部,其選擇主要受到培訓內容和培訓費用的影響。
7、培訓成本:有多少費用就辦多少事,這是培訓成本必須考慮的基本出發點,就企業和員工來講,培訓需求是多方面的。培訓工作就是有困難,克服困難也要上。
培訓是難,但作為HR,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膽識;
培訓是苦,但作為HR,要有“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的信念;
培訓是痛,但作為HR,要有“傷心總是難免的”的淡定……
【HR該如何面對培訓之痛】相關文章:
HR該如何面對深諳面試之道的求職者?07-11
專才與通才,HR該如何選擇?05-25
HR該如何協調新老員工關系07-09
hr問這個問題,該如何回答?07-10
HR修煉之如何做到內外兼修07-09
HR之男女03-03
在校大學生該如何面對就業的壓力?07-10
職場中如何該理性面對上司的批評07-12
HR如何進行自我學習與培訓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