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廣州中考實行平行志愿之利弊
分不夠,錢來湊,無論是高考還是中考錄取,這已成為廣大考生和家長的報考“常識”。可是,廣州市今年中考出現名校擇校線反超公費線的“倒掛”現象,則令人費解。目前曝光的提前批學校分數線顯示:26所面向全市或七區招生的示范性高中,有21所的分數線集體“倒掛”。其中,首次“倒掛”的執信和廣雅,擇校線分別比公費線高出2分和8分。而廣州市協和中學及86中的“倒掛”幅度最夸張,達44分。(《新快報》)
許多考生家長表示:假如擇校的分數線比公費線還高,那孩子高分進了還要交擇校費,不是很“虧”嗎?當然虧,簡直虧大了。考試制度的設計本是為了擇優選拔,所謂選賢與能,科舉以來就如此。假如分數線本身已喪失了選拔的功能,我不知道學生千辛萬苦,老師加班加點,圖的是啥?
我覺得,這種考試錄取標準,活生生地把考生分成了四類:第一類,考分高家境好的學生,此類學生最幸福,因為可用公費第一志愿+擇校第二志愿來“保底”。第二類,考分高家境不好的學生,這類考生,運氣最重要,萬一考試發揮失常,差個三兩分又交不起擇校費,只能等著被普通高中“撿漏”。第三類,分數不理想而家境好的學生,分數線在那兒,只能想別的辦法。第四類,考分不理想且家境不好的學生,不用說了吧。
造成“倒掛”現象的原因,根據招生部門的解釋,除了用第二志愿擇校來保底,廣州中考近年規定參加本地中考的非廣州戶籍生,在填報志愿時只能選擇公辦學校的擇校或者民辦學校,部分高分外地戶籍生“沖高”了擇校線。
既然如此,何不采用“平行志愿”,也就是說,投檔考生可在每個錄取批次中,填報若干個平行的學校,以“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為原則,這樣對考生最保險。從目前的情況看,反對的聲音主要來自學校,一些招辦和中學負責人表示,這等于把優質生源集中在一起,強者恒強,學校被分成三六九等會更加嚴重。
在教師福利待遇、獎金、學校評優與學生考試成績掛鉤的情況下,對考生有利的政策對教師和學校不一定有利,事關教育體制內部的利益分割,難免顧此失彼。問題在于,公費線/擇校線的“雙軌制”的本身,到底是減少了教育的不平等,還是增加了不平等?
最簡單地說,你讓中學思想品德課任課老師怎么教?對孩子們,我們應該如何解釋這件事:分數高反而要交錢,這可如何是好?說孩子啊,父母對不起你,讓你出生在外地而不是廣州?還是說,孩子你生來運氣不好,一江之隔的對岸就是老城區,父母后悔沒把你生在對岸?
千軍萬馬過高考獨木橋,在考大學成為底層民眾向上流動的唯一希望時,教育平等只能是烏托邦。第二檔次學校老師抱怨,說重點中學瞧不起普通中學,普通中學還瞧不起職高職中呢。假如整個社會的評價體系都不利于職業教育,因材施教,人盡其才只能是一句空話,學生還會分三六九等。既然如此,廣州中考何不以考生利益為取向,采取“平行志愿”,算是不公平的大環境下爭取先做到小范圍公平? □果凍
【廣州中考實行平行志愿之利弊】相關文章:
藝術類招生為什么不實行平行志愿07-02
征求平行志愿06-28
高考平行志愿07-02
2016年廣州中考招生志愿填報07-02
平行志愿a志愿不服從06-28
高考平行志愿技巧03-31
平行志愿錄取規則07-02
平行志愿填報技巧06-28
平行志愿投檔06-28
福建高考平行志愿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