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不停車收費系統(tǒng)ETC分析報告
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tǒng)(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ETC)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收費系統(tǒng),是智能交通系統(tǒng)(ITS)的服務功能之一。應用ETC系統(tǒng),過往車輛通過道口時無須停車,即能夠實現(xiàn)自動收費,特別適于在高速公路或交通繁忙的橋隧環(huán)境下使用。ETC經(jīng)歷了10年發(fā)展后開始在全國迅速升溫。
“十一五”期間(xx-xx),中國開通ETC的車道數(shù)約為1300條,平均覆蓋率(設置ETC車道收費站數(shù)量占高速公路收費站點總數(shù)量的比例)約為15%,全國ETC用戶數(shù)量突破50萬。ETC的應用,提高了車輛在收費站的通過效率,降低了油耗,有效緩解了收費口交通擁堵。
到xx年6月底,全國有22個省市建設不停車收費系統(tǒng),開通ETC車道2197條,使用OBU不停車收費用戶150.5萬,儲值卡用戶67.1萬。
交通運輸部、國家發(fā)改委和財政部聯(lián)合出臺的《關于促進高速公路應用聯(lián)網(wǎng)電子不停車收費技術的若干意見》要求,力爭到“十二五”期末,全國高速公路ETC平均覆蓋率達到60%,ETC車道數(shù)達到6000條,ETC用戶量達到500萬個,非現(xiàn)金支付使用率達到40%。
xx年,不少省市都加快了ETC的建設,其中以貴州省力度最為顯著:由原來的14條增加到100條。另外,山西省要實現(xiàn)ETC覆蓋率達到48%,天津達到75%,安徽達到60%。部分省市計劃xx年新增ETC車道數(shù)如表2所示。
到xx年,江西計劃ETC車道數(shù)達到500條,山東400條,貴州410條。部分省市的ETC覆蓋率如表3所示。
ETC是提高高速公路收費效率的有效手段,但目前也暴露出問題,如ETC車輛跟車太近或者非ETC車輛誤闖ETC車道導致交易失敗等。針對目前ETC的缺陷,相應的技術也得到改進,例如,為了提高ETC車輛的通行速度和可靠性,上海公路在ETC二期工程建設中引入光幕車輛檢測技術作為車輛分離手段,目前全路網(wǎng)帶有光幕車輛檢測技術的ETC專用車道已經(jīng)達到58條,約占ETC車道總數(shù)的30%,其余ETC車道也將逐步進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