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端午手抄報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以下是小編分享的端午手抄報,一起來參考吧!
端午節介紹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
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獨特遺產。每逢端午,家家戶戶的門口,插菖蒲,掛艾葉;小孩子胸佩五色香袋,玩耍嬉鬧;還有那軟糯可口的粽子,彌漫著幽淡的清香……給傳統節日披上假日的盛裝,體現了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保護,給端午節注入了新的活力,吃粽子: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后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
端午節習俗:1、懸鐘馗像2、掛艾葉菖蒲,3、賽龍舟4、吃粽子5、飲雄黃酒6、游百病7、佩香囊
各地的端午節習俗:
﹝河北省﹞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
﹝山東省﹞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
﹝江西省﹞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
﹝廣東省﹞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后,潑灑于道,稱為“送災難”。
端午的衛生習俗:①采藥。②沐蘭湯。③飲蒲酒、雄黃、朱砂酒,以酒灑噴。④采茶、制涼茶。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端午臨中夏,時清人復長。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杜甫《端午日賜衣》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劉禹錫《競渡曲》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揚枹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
刺史臨流搴翠幃,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靈均死波后,是節常浴蘭。
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殷堯潘《端午日》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文秀《端午》
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雕虎枉招魂。
宋祁《屈原祠》
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端午手抄報】相關文章:
端午手抄報圖片06-06
精選端午手抄報資料06-08
端午習俗手抄報07-01
端午節手抄報:端午簡介06-02
端午作文:端午節手抄報資料05-31
端午節手抄報精選06-01
端午節的手抄報07-01
端午節手抄報:記端午節06-01
2017端午節手抄報內容:端午故事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