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一語文下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我們經常跟試卷打交道,試卷是是資格考試中用以檢驗考生有關知識能力而進行人才篩選的工具。還在為找參考試卷而苦惱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一語文下冊期末試卷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一語文下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1
一、積累整合:(共24分)
1.下列詞語中加粗的字讀音有錯誤的一項是( ) (2分)
A、哺(bǔ)育 攢(cuán)成 候(hòu)鳥 鮮(xiǎn)為人知
B、泯(mǐn)然 佇(zhù)立 躊(chóu)躇 氣沖斗(dǒu)牛
C、熾(zhì)痛 讕(lán)語 重荷(hé) 婦孺(rú)皆知
D、哽咽(yè) 磐(pán)石 深邃(suì) 迥(jiǒng)乎不同
2.下列詞語中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2分)
A、來勢洶洶 鍥而不舍 荒草萋萋 家喻戶曉
B、九曲連環 一瀉千里 奇趣橫聲 亦復如是
C、鋒芒必露 人聲頂沸 炯炯有神 秩序井然
D、當之無愧 雜亂無章 義憤填膺 鞠躬盡瘁
3.下列句子無語病的一項是 ( ) (2分)
A、同學們對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績,充滿了信心。
B、夏季的安順是人們避暑納涼的好季節。
C、通過這次社區勞動,使她更喜歡參加青年志愿者活動。
D、我們要引導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靈去感受世界。
4.下列各項中說話得體的一項是 ( ) (2分)
A、醫院口號:愿君身無病,哪怕藥生蟲。
B、昨天是小明的十四歲壽辰。
C、監獄門口的標語:謝謝您的合作,歡迎您再來。
D、教師對小明說:“這個道理很簡單,是人就懂,你怎么不會?
5. 選出下列句子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2分)
A、《童年》是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描寫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過程,再現了當時俄羅斯下層人民悲苦的生活狀況。
B、《福樓拜家的星期天》是法國作家都德所寫,主要通過肖像、語言、行動等描寫,刻畫了莫泊桑、屠格涅夫、福樓拜和左拉的性格特點。
C、《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作品。被譽為“昆蟲的史詩。”
D、《社戲》選自魯迅的《吶喊》,描寫“我”幼時一段看社戲的往事,表現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和留戀的心情。
6.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兩句橫線上補寫相應的內容。(2分)
例:如果我是陽光,我將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風, ;如果我是春雨, 。
7.綜合性學習。 (6分)
父愛是一座山,高大威嚴;父愛是一汪水,深藏不露;父愛是一雙手,攙扶我們走過春夏秋冬。
6月19日是父親節,為了感激父親的養育之恩及父親對家庭、社會的貢獻,七年級一班開展“我終于讀懂了父親”的專題實踐活動。請你參與以下活動。
(1)活動一:請你為這次活動擬寫一則宣傳標語。 (2分)
(2)活動二:請你設計兩個調查題,了解大家過“父親節”的情況。 (2分)
(3)活動三:用上一種修辭方法給你父親發一條短信,表示自己的感恩之情,不超過50字。 (2分)
8.“腹有詩書氣自華”,考考你能默寫出多少詩文。 (6分)
(1)而那過去了的,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2)鳥向檐上飛, (《山中雜詩》)
(3)《論詩》中道出詩歌創作應求新求變,每個時代都有屬于自己的詩人的句子是: , 。
(4)《木蘭詩》中形容北方苦寒,極言軍旅生活艱辛的詩句是:
二、閱讀理解:(共36分)
(一)閱讀下列語段,按要求回答9——12題 (13分)
(甲)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議論,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9.解釋下列加點詞(4分)
(1)蒙辭以軍中多務 ( ) (2)即更刮目相待 ( )
(3)父異焉 ( ) (4)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 )
10.翻譯以下兩個句子。(4分)
(1)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11.甲文中哪句話表明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乙文中哪句話點明方仲永由于不學習導致天賦消失?(2分)
12.【甲】【乙】兩文的內容都與學習有關,然而呂蒙跟方仲永的求學結果有什么區別,談談你從這兩個人物身上所受到的啟示。(3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13——16題。(12分)
①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著剛發下來的小學畢業文憑紅絲帶子系著的白紙筒,催著自己,我好像怕趕不上什么事情似的,為什么呀?
②進了家門,靜悄悄的,四個妹妹和兩個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們在玩沙土,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么時候垂下了好幾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是因為爸爸今年沒有收拾它們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樹大盆底下也有幾粒沒有長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氣,問妹妹們:“是誰把爸爸的石榴摘下來的?我要告訴爸爸去!”妹妹們驚奇地睜大了眼,搖搖頭說:“是它們自己掉下來的。”我撿起小青石榴。
③缺了一根手指頭的廚子老高從外面進來了,他說:“大小姐,別說什么告訴你爸爸了,你媽媽剛從醫院來了電話,叫你趕快去,你爸爸已經……”他為什么不說下去了?我忽然著急起來,大聲喊著說:“你說什么?老高。”
④“大小姐,到了醫院,好好兒勸勸你媽,這里就數你大了!就數你大了!”
瘦雞妹妹還在搶燕燕的小玩意兒,弟弟把沙土灌進玻璃瓶里。是的,這里就數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對老高說:“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醫院。”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
⑤我把小學畢業文憑,放到書桌的抽屜里,再出來,老高已經替我雇好了到醫院的車子。走過院子,看那垂落的夾竹桃,我默念著:
⑥爸爸的花兒落了。
⑦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3.第②自然段畫線的句子是什么描寫?有何作用?(4分)
14.本文著力表現“我”的成熟與長大,但為什么還寫弟弟妹妹的年幼無知,竟然還在家里嬉戲,好像壓根父親病重與之毫無關系?(2分)
15.試從結構和內容上說說第⑥⑦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16.文中寫“我是小小的大人”,感到自己長大了。你在家中感到自己長大了嗎?請寫出某段情景。(不超過60字)(3分)
(三)閱讀下文,完成17——20題。(11分)
風雪中的一課
①那天的風雪真暴,外面像是有無數發瘋的怪獸在呼嘯廝打。大家都在喊冷,讀書的心思似乎被凍住了。一屋的跺腳聲。
②鼻頭紅紅的歐陽老師這時走進教室。
③“請同學們穿上膠鞋,我們到操場上去。”
④“我要求同學們到操場上站立五分鐘。”
⑤教室外,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團嗆得人睜不開眼,張不開口。臉上像有無數把細窄的刀在拉在劃,厚實的'衣服像鐵塊、冰塊,腳像是踩在帶冰碴的水里。我們擠在屋檐下,不肯邁向操場半步。歐陽老師沒有說什么,面對我們,脫下羽絨衣,絨衣脫到一半,夾著雪的狂風幫他完成了另一半。“到操場上去。站好。”老師臉色蒼白,一字一頓地對我們說。
⑥誰也沒有吭聲,我們老老實實地到操場排好了隊。我們規規矩矩地站著。五分鐘過去了,老師費力地說:“解散。”
⑦就在我還未能透徹地理解歐陽老師的這一課時,僅有“中師”文憑的他,考取了北京一所師范大學的研究生。
⑧以后的歲月里,我時時想起那一課,想起歐陽老師課后的一番話:“在教室時,我們都以為自己敵不過那場風雪,事實上,我們不是都頂住了嗎?面對困難,許多人戴著放大鏡,但和困難拼搏一番后,你會覺得,困難不過如此……”
17.請你簡要概括文章第①一⑥段的主要內容。(2分)
18.第①段中“讀書的心思似乎被凍住了”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句話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9.歐陽老師在操場上給學生上這一課的用意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20.讀完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請寫出來。(3分)
三、寫作實踐:(40分)
任選一題,按要求作文
21.生活中總會有些場景、一些鏡頭讓我們難以忘懷,請以“有一個鏡頭,讓我刻骨銘心”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22.社會是一所學校,生活是我們的良師。在受挫折時我們學會了堅強;在不利的環境中,我們學會了生存;在怒火燃燒時,我們學會了忍耐;在受到別人犯忌時,我們學會了理解;在別人傷害了自己時,我們學會了寬容;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學會了關心……
請以“學會 ”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1)將題目補充完整,構成你的作文題目,并抄寫在作文紙上 。(2)記事真實,感情真摯。 (3)字數不少于500字。
參考答案
一、基礎整合:(共24分)
1. C 2. D 3.D 4..A 5.B (每小題2分)
6.示例:吹綠田野里的莊稼(吹走世間的塵埃) 滋潤人們的心田(滋潤干涸的土地)
7.綜合性學習。(6分,每小題2分)
(1)示例:開展感恩活動,播撒愛心種子。
(2)比如:你知道父親節嗎?父親節時,你陪父親過節了嗎?你怎樣陪父親度過這個特殊的節日的?……
(3)示例:爸爸,是你使我擁有了更廣闊的天空,是你給我注入無限的精神力量,是你讓我看得更高更遠。謝謝你,我永遠感謝你!
8.(每句1分,共6分)
(1)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2)云從窗里出
(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4)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二、閱讀理解:(共36分)
(一)(13分)
9.(每小題1分,共4分)
(1)推脫 (2)重新 (3)對······感到詫異 (4)通“攀”,牽,拉
10 .(每小題2分,共4分)
(1)同縣的人們對此都感到非常驚奇,漸漸地都開始宴請他的父親,有的人花錢求仲永提詩。
(2)只要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
11.(對一問得1分,共2分)
①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②泯然眾人矣
12.(3)①一個年長好學,學有所成;一個年幼不學,泯然眾人(1分)。②啟示圍繞課文分別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后天學習的重要性來談。(2分)
(二)(12分)
13.(4分)答:自然環境描寫(2分)。側面烘托爸爸身體不好,不久將要離開人世(2分)。
14.(2分)答:運用反襯的表現手法。用弟弟妹妹的年幼無知反襯“我”的長大與成熟,應當挑起家庭的重擔。
15.(3分)答:在結構上是末尾點題,總結全文(1分);在內容上是“一語雙關”:既寫天性愛花的爸爸離開了人世,又暗示“我”長大成人,理應挑起家庭的重擔(2分)。
16.(3分)略(意對即可)
(三)(11分)
17.(2分)歐陽老師在風雪交加的一天帶領全班同學到操場上站立五分鐘,上了一堂令人難忘的課。
18.(4分)比喻。形象地表明了天氣異常寒冷;渲染了嚴峻、冷酷的氛圍;襯托了歐陽老師讓同學們在暴風雪中經受困難的考驗,鍛煉戰勝困難的頑強意志的良苦用心。
19.(2分)面對困難,許多人戴著放大鏡,但和困難拼搏一番后,你會覺得,困難不過如此……
20.(3分)“略”。(意對即可)
三、寫作實踐 (40分)
A等(30—40分):主題明確,內容能比較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情,中心明確,層次清楚,語句通順,標點使用正確,基本上沒有錯別字,書寫認真,卷面整潔。符合習作要求。
B等(20—29分):主題明確,內容能比較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情,中心較明確,內容比較具體,層次較清楚,語句通順,標點使用比較正確,錯別字少,卷面整潔。符合習作要求。
C等(15—19分):基本切題,中心基本明確,內容欠具體,層次不夠清楚,語句基本通順,標點使用大體正確,錯別字多,基本符合習作要求。
D等(14分):不合題意,內容不具體,層次不清,語句不通,標點錯誤,錯別字多,不符合習作要求。
初一語文下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2
一、積累與運用(27分)
1. 下列劃線字的注音、書寫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猥鎖(wěi) 詫異(chà) 膝頭(xī) 怏怏不樂(yàng)
B. 竹篾(miè) 抹殺(mǒ) 校對(jiào) 婦孺皆知(rú)
C. 噴香(pèn) 攆走(niǎn) 分外(fèn) 心有靈犀(xī)
D. 無虞(yú) 俯瞰(gàn) 籌劃(chóu) 屏息凝神(pǐng)
2. 下列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2分)
A. 忍俊不禁 仙露瓊漿 姍姍來遲 憂心忡忡
B. 中庭外直 垂垂暮老 海市蜃樓 耐人尋味
C. 如釋重負 禍不單行 耀武揚威 驚心動魄
D. 顛沛流離 血氣方剛 語無倫次 海角天涯
3. 古詩文默寫。(8分)
(1)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表明作者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兩句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蘭詩》中描寫木蘭在邊塞軍營的艱苦戰斗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劉禹錫《陋室銘》中描寫陋室環境清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敦頤《愛蓮說》中比喻君子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簡述《海底兩萬里》的內容。(4分)
5. 下列句子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4分)
①目前淘寶特色百色館采取“農戶 + 專業合作化 + 消費者”的全新銷售模式,已簽約入駐營運商170家。
②淘寶特色中國、京東商城、一號店、微商四個平臺的百色館以及阿里旅游百色旅游旗艦店正式上線運營。
③這標志著百色優質的農特產品和旅游線路將借助電商平臺進入更廣闊的市場。
④開館運營后,將為全國消費者提供來自百色的優質商品和旅游服務。
A. ②④③① B. ②①④③ C. ②③④① D. ②③①④
6. 綜合性學習。(7分)
班級開展“我的語文生活”專題學習活動,請你完成以下任務。
(1)【活動一:尋找最美招牌】請你從以下招牌中選擇一個你認為最美的,并說明理由。(3分)
①“墨香齋”(書畫店) ②“百味居”(飯店) ③“凌云閣”(茶館)
(2)【活動二:欣賞精彩廣告】請你欣賞下面這則廣告,說說它的妙處。(4分)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為了保護您的心靈,請為您的窗戶安上玻璃吧!”(眼鏡廣告)
二、現代文閱讀(共29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7 - 10題。(15分)
父親的自行車
①父親的自行車一直被我視為珍品。
②那是一輛28寸的“永久”牌自行車,黑色的車身,在陽光下泛著淡淡的幽光。父親騎著它,風里來,雨里去,辛勤地工作,養育著我們一家人。
③記得小時候,父親總是用自行車帶著我去鎮上趕集。我坐在自行車的后座上,緊緊地抱著父親的腰,感受著他身體的溫暖。父親騎車的速度不快,穩穩當當的,車鈴聲清脆悅耳,就像一首悠揚的老歌。一路上,我看著路邊的風景,聽著父親給我講的故事,心里充滿了快樂。
④上中學后,我住校了。每個周末,父親都會騎著自行車到車站接我回家。不管天氣多么惡劣,他總是準時出現在那里。我老遠就能看到他那熟悉的身影,穿著那件洗得發白的藍色工作服,騎著那輛舊自行車。他看到我后,會露出慈祥的笑容,然后幫我把書包放在自行車的后座上,讓我坐在前面,帶著我回家。
⑤后來,我長大了,參加了工作,有了自己的汽車。父親的自行車就漸漸地被擱置在角落里,不再使用了。它身上落滿了灰塵,車胎也癟了,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但是,父親還是舍不得把它賣掉或扔掉,他說那是他的老伙計,陪伴了他幾十年,有感情了。
⑥再后來,有一次我回家,發現父親的自行車不見了。我問父親,父親說:“賣了,放在那里也沒用,占地方。”我心里一陣失落,那輛承載著我童年記憶和父親關愛的自行車,就這樣消失了。
⑦然而,在父親生日那天,我給他買了一輛新的自行車。當我把自行車推到父親面前時,父親的眼里閃著淚光。他輕輕地撫摸著自行車,說:“還是自行車好啊,騎著它,感覺自己又年輕了。”
⑧如今,父親依然會騎著那輛新自行車,在小區里遛彎,或者去附近的菜市場買菜。那輛自行車,又重新煥發出了生機,就像父親對我們的愛,永遠不會褪色。
7. 文章圍繞“父親的自行車”寫了哪幾件事?請簡要概括。(4分)
8. 第③段中“車鈴聲清脆悅耳,就像一首悠揚的老歌”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9. 第⑤段中“父親還是舍不得把它賣掉或扔掉,他說那是他的老伙計,陪伴了他幾十年,有感情了”這句話表現了父親怎樣的情感?(3分)
10. 結合全文,說說“父親的自行車”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11 - 14題。(14分)
吃筍小記
①最近又吃到了一種筍,名字也好聽,叫白玉筍,來自浙江桐廬。
②筍是竹的幼芽,其種類繁多,有春筍、冬筍、鞭筍等。不同的筍,味道和口感也有所不同。春筍鮮嫩,冬筍肥美,鞭筍則較為細長,味道清淡。
③記得小時候,每年春天,我都會跟著父母去山上挖筍。那時候,漫山遍野都是竹子,郁郁蔥蔥的。我們拿著鋤頭,在竹林里尋找筍的蹤跡。筍往往藏在地下,只露出一個小小的尖兒,不仔細看還真不容易發現。一旦發現了筍,我們就會小心翼翼地把它挖出來,然后帶回家。
④回到家后,母親會把筍洗凈,切成薄片或小塊,然后用各種方法烹飪。可以炒著吃,配上肉絲、青椒等,味道鮮美;也可以煮著吃,煮成筍湯,清香可口;還可以做成腌筍,酸酸脆脆的,非常下飯。
⑤有一次,我在山上挖到了一根特別大的筍,足有一米多長。我高興地把它扛回家,母親看到后也很驚訝。她把筍切成了好幾段,用其中的一段做了一道油燜筍。那味道,至今讓我難以忘懷。油燜筍的色澤紅亮,味道濃郁,筍肉鮮嫩多汁,口感極佳。
⑥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離開家鄉,到外地工作和生活。很少有機會再去山上挖筍,也很少能吃到家鄉的筍了。但是,每當我看到市場上有筍賣,總會想起小時候挖筍和吃筍的情景,想起父母的關愛和家鄉的味道。
⑦如今,我又吃到了白玉筍,雖然它不是家鄉的筍,但它的味道也讓我感到親切。它讓我想起了那些美好的童年時光,想起了家鄉的竹林和父母的笑容。
11. 文章圍繞“吃筍”寫了哪些內容?請簡要概括。(4分)
12. 第②段中介紹筍的種類和特點有什么作用?(3分)
13. 第⑤段中“那味道,至今讓我難以忘懷”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4. 結合全文,說說作者為什么會對筍有深厚的感情。(4分)
三、古詩文閱讀(共14分)
(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5 - 16題。(5分)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15.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2分)
16. 請簡要分析“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兩句詩的意境。(3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 - 20題。(9分)
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7. 解釋下面加粗的詞。(4分)
(1)可愛者甚蕃( )
(2)濯清漣而不妖( )
(3)不蔓不枝( )
(4)陶后鮮有聞( )
18.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19. 作者在文中把蓮比作君子,那么君子具有哪些品質呢?(2分)
20. 文章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1分)
四、作文(50分,含書面3分)
請以“那一天,我與________相遇”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①先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②不少于600字;③書寫清晰、美觀;④不得抄襲、套作。
參考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
1. D(“俯瞰”的“瞰”應讀“kàn”,“屏息凝神”的“屏”應讀“bǐng”)
2. B(“中庭外直”應為“中通外直”)
3. (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2)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3)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4. 《海底兩萬里》主要講述了1866年,海洋中出現一種不知名的怪物,阿龍納克斯教授作為一名海洋動物的專家,隨遠征隊去剿滅怪物,不料卻掉入海中,被怪物——一艘名為“鸚鵡螺”號的潛艇所救。他們在潛艇中經歷了一系列奇妙的冒險,登上從未有人到達過的南極,目睹了海底火山噴發的'壯觀景象及凄慘的海底沉船,領略了美麗而又充滿危險的海底世界等。
5. A(②句先寫百色館上線運營,應放在開頭;④句寫開館運營后的作用,緊跟②句;③句“這標志著”是對前面內容的總結,應在④句后;①句介紹目前的銷售模式,放在最后)
6. (1)示例:我認為“墨香齋”這個招牌最美。理由:“墨香”體現了書畫店的特點,讓人聯想到店里充滿了筆墨的香氣,文化氛圍濃厚;“齋”字給人一種文雅、古樸的感覺,暗示了這是一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適合文人墨客聚集。
(2)這則廣告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眼睛比作心靈的窗戶,把眼鏡比作窗戶上的玻璃,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眼鏡對保護眼睛的重要性,同時語言簡潔明了,富有創意,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
二、現代文閱讀
7. ①父親攢半年工資買自行車;②父親騎車帶“我們”去鎮上趕集;③父親騎自行車到車站接“我”住校回家;④父親的自行車被擱置,后丟失;⑤“我”給父親買新自行車。
8. 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車鈴聲比作悠揚的老歌,生動形象地寫出車鈴聲帶給“我”美好而深刻的回憶,表達了“我”對過去溫馨生活的懷念。
9. 表現了父親對自行車的深厚感情,它不僅僅是一輛交通工具,更是父親生活的一部分,見證了父親的辛勤付出和對家庭的關愛。
10. “父親的自行車”作為線索,貫穿全文,把文中的幾件事串聯起來,使文章結構更緊湊;同時,它是父親愛與付出的象征,承載著一家人的回憶,有助于表達文章主旨,體現“我”對過去生活的懷念和對父親的感恩。
11. ①介紹筍的種類和特點;②回憶小時候跟著父母去山上挖筍的情景;③描述母親用筍做的各種美食;④講述自己對家鄉筍的思念以及吃到白玉筍的感受。
12. 讓讀者對筍有更全面的了解,為下文寫挖筍、吃筍等內容做鋪墊,也體現了作者對筍的熟悉和喜愛。
13. 承上啟下,承接上文對油燜筍味道的描述,引出下文對家鄉筍和童年時光的懷念。
14. 因為筍是作者童年生活的一部分,挖筍、吃筍的經歷充滿了樂趣和溫馨,承載著作者對父母的關愛、家鄉的味道以及美好童年時光的回憶。
三、古詩文閱讀
15. 表達了詩人懷才不遇、孤獨寂寞的情感,以及對天地悠悠、人生短暫的感慨。
16. 這兩句詩描繪了詩人站在幽州臺上,想到天地無窮無盡,而自己卻孤獨寂寞,無人理解,不禁潸然淚下的情景。營造出一種空曠、寂寥、悲壯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
17. (1)多 (2)洗 (3)生枝蔓 (4)少
18. 我唯獨喜愛蓮花從淤泥中生長出來卻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滌過卻不顯得妖媚。
19. 君子具有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正直、不貪圖富貴等品質。
20. 文章運用了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通過對蓮花的描寫和贊美,表達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高潔傲岸的志趣。
四、作文(略)
【初一語文下冊期末試卷及答案】相關文章:
初一下冊數學期末試卷及答案06-24
八年級下冊物理期末試卷及答案08-02
五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分析03-22
二年級下冊語文的期末試卷分析12-26
語文期末試卷分析【經典】11-20
語文期末試卷分析06-05
[經典]語文期末試卷分析11-18
機械制圖期末試卷答案06-08
【優選】二年級下冊語文的期末試卷分析02-22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期末試卷及答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