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秋節(jié)吃月餅習俗的由來產生
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jù)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中秋節(jié)吃月餅習俗的由來產生,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篇【1】:中秋節(jié)吃月餅習俗的由來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函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中秋節(jié),是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八月正是秋季的第二個月份,即為“仲秋”,故取諧音稱之為“中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jié)”。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節(jié)又稱“團圓節(jié)”。
中秋節(jié)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tǒng)節(jié)日一樣,也是慢慢發(fā)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后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jié),對著天上又亮又圓的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托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tǒng)的`活動。
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jié)才成為固定的節(jié)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當時,中秋賞月,滿城人家,不論貧富,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漂亮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至明清時,中秋節(jié)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jié)日之一。
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jù)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是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核,為月餅的制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xiàn)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xiàn)糕餅鋪。據(jù)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爺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傳開。
北宋皇家中秋節(jié)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反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儀器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jié)的必備食品。
中秋節(jié)吃月餅據(jù)說始于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英語拼寫為:mooncake(月亮蛋糕)。
后來,朱元璋終于把元朝推翻,成為明朝的第一個皇帝,雖然其后清朝人入主中國,但是人們仍舊慶祝這個象征推翻異族統(tǒng)治的節(jié)日。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xiāng)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征,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jié)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于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人經(jīng)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嘗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于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制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fā)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篇【2】:中秋節(jié)吃月餅習俗的由來
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最初起源于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靠月餅隱藏傳情抱得勝,八月十五凱旋,此后,吃月餅成為每年的習俗。而月餅真正成為世俗美食,相傳是由元朝末年流傳下來的。在元朝末年,政治低迷,民不聊生,人們打算團結起來反抗統(tǒng)治者的暴政,卻苦于無從傳遞消息。后來劉伯溫想出一條計策,到處散播流言,說有冬瘟流行,家家戶戶都在中秋節(jié)買月餅來吃才能避免。人們買了月餅回到家中,發(fā)現(xiàn)里面藏著紙條,上面寫著:“八月十五,晚上攻城!”于是眾人紛紛起義反抗統(tǒng)治者,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就是這樣流傳下來的。
另有一說法,明洪武初年,大將徐達攻下元朝殘余勢力盤踞的元大都北京,捷報傳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傳諭中秋節(jié)普天同慶,并將當初反元大起義時傳遞信息的閱兵賞賜臣民。閱兵從此成為中秋節(jié)“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月餅發(fā)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分為因地各異。按產地分,有京式月餅、廣式月餅、蘇式月餅、臺式月餅、港式月餅等。按口味分又有甜味、咸味、麻辣味等,從餡心分類,有五仁、豆沙、冰糖、黑芝麻、火腿月餅等,按餅皮分類,有漿皮、混糖皮、酥皮三大類。不過菌小子飲食提醒各位,月餅雖好吃,但不宜多吃,因為月餅不論何種,都屬于高熱能食品,特別是幼少兒、老年人、多病體弱者更多宜多食,像糖尿病、膽囊炎、膽結石患者、高血壓、腸胃疾病等患者更應慎之又慎!
【中秋節(jié)吃月餅習俗的由來產生】相關文章:
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由來08-06
吃月餅的由來07-03
中秋節(jié)為什么吃月餅,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由來06-28
中秋節(jié)為什么吃月餅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由來07-03
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由來簡略07-03
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09-13
中秋節(jié)的習俗吃月餅09-23
中秋吃月餅的由來[精選]07-05
中秋吃月餅的由來01-15
中秋節(jié)吃芋頭習俗的由來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