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富翁開展中小學金融理財知識教育
《大富翁如何教育子女理財 為何開展中小學金融理財知識教育》是由為你整理收集,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您可及時反饋意見:
這兩年,“財商”的說法很流行,甚至開始與智商、情商一樣,成為評估孩子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最近有媒體報道,廣州36所中小學試點開設金融理財課,成為國內首個將金融理財教育納入地方課程體系的地區。但也有不少人存有疑慮:從娃娃抓起的理財教育是否有必要?如何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和能力?早在10年前,兒童理財教育就走進了公眾視野——2004年5月,華商報就刊發過一篇題為《理財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你知道如何做嗎?》的報道。此后,類似標題不時出現在媒體上,“理財教育”、“財商”等概念也越來越為公眾所熟悉。
2011年6月1日,中國新聞網發表文章《六一理財從娃娃抓起:看富豪如何教育子女理財》呼吁,對正在成長的孩子進行財商教育刻不容緩。在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人們十分重視兒童的理財教育,這種教育甚至滲透到了兒童與錢財產生關系的一切環節之中。
該文還列舉了羅杰斯、洛克菲勒家族、山姆?沃爾頓以及李嘉誠等大富翁如何教育子女理財的例子。
不過,對于理財教育該不該“從娃娃抓起”,輿論始終有不同看法。
嘉興日報發表文章《財教育該不該“從娃娃抓起”》認為,倘若我們承認,現在人人都身處一個風起云涌的經濟社會,即將成長起來的下一代更有可能隨時與金融、理財事務發生關聯,那么,讓他們提前學習相關知識,讓其成為個人素質的一部分,就顯然具有某種必要性。
筆者在蒲公英評論網發表的《試點并推廣中小學理財教育很有必要》一文中提出,學校教育注重教授文化知識是必要的,但“唯書本”的知識教育是有問題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割裂了學校教育與生活的聯系。譬如,高一學生要通過專門的課程學習政治、經濟知識,要掌握有關貨幣、商品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還要了解與現實生活關系密切的收入與消費知識。如果這樣的教育僅注重書本而不聯系生活,學生缺乏切身感受,那么,教育價值就很有限。
紅網署名鄭渝川的文章《開展中小學金融理財知識教育別急功近利》則表達了某種擔憂。將理財教育等同于金錢教育,讓孩子感覺到“金錢可以買到任何服務”、“有錢的人最大,想怎么樣就可以怎么樣”。一些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金錢、消費觀念,經常帶孩子出沒購物場所或陪同孩子上電商網站購物,卻讓孩子對“血拼”產生了濃厚興趣,花錢大手大腳,毫無節制,這樣的理財教育及訓練毫無疑問是失敗的。
現代金報刊文《理財教育不宜強行“從娃娃抓起”》也持批評意見。作者寫道,該創新舉措或有違教育規律。從小培養手里沒錢的孩子們如何去投資理財,如何在資本市場上逢源獲利,不曉得孩子們對天書一般的知識是否感興趣。即便有興趣盎然者,從小培養孩子們通過資本運作甚至投機獲利,從而顛覆勤勞致富、靠科技創新走向成功的傳統和主流觀念,就真的好嗎?
從教育角度看,培養孩子“財商”確實很有現實意義,但關鍵在于如何操作。
也有人擔憂,讓孩子從小就鉆研如何花錢,如何“錢生錢”,很容易把他們導向為賺錢而賺錢的誤區。不過,從培養孩子理財意識和能力的現實需求來看,理財教育需要的是能夠回應這些顧慮的現實操作。
在這方面,國內已經有一些地區和學校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在上海,不少中小學都開發了校本課程。
如浦東新區第二中心小學,在2011年就開始開設了面向二至五年級的孩子的理財課,學生可以選修,每個年級上的理財課內容不同。老師會給孩子講如何認識人民幣、如何買文具,計算什么手機套餐更合算,如何看外幣匯率等。
而在高中,理財課上得更為專業。上海財經大學附屬中學就有一個金融實驗室,并開設了系統的專業金融課程。高一年級把金融課程安排在必修課,在全體學生中普及金融知識。高二、高三年級則開設拓展型和研究型的金融課程。財大附中的金融實驗室與財大的金融實驗室對接,選拔優秀學生到財大的金融實驗室繼續學習。學生可以接觸到上證指數、道瓊斯指數等專業的金融證券知識,學習金融理財技能。
有家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孩子在上了理財課之后不再像以前那么浪費了,而是懂得自己計算好零用錢的開銷,出去旅游孩子比家長還會算計。
在媒體報道廣州在36所中小學開展理財教育時,一些網友將其解讀為“教學生炒股“。實際上,廣州的理財教育同樣強調教學活動與學生實際生活、社會真實環境的聯系。他們的金融理財知識教育讀本分小學、初中和高中三冊:小學冊有七個模塊,內容包括什么是金錢、金錢有何作用、我們的錢從哪里來、如何合理用錢、錢能生錢嗎、家庭保護傘和綜合實踐活動。初中冊則重點講解一些社會金融機構的設置及相關知識,讀本有五個模塊,分別是認識銀行、認識保險公司、認識證券公司、投資理財和風險意識。高中冊所授知識則更加專業化,包括金融市場的主要概念與術語、金融市場的主要活動、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金融監管、投資和綜合實踐活動等。
廣州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小學金融理財教育旨在對中小學生金融理財知識進行普及教育,培養中小學生正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使中小學生能掌握基本的理財知識、形成初步的理財能力和良好的理財習慣,促進中小學生個性能力的全面發展。
不論是中小學理財教育走在前面的上海還是廣東地區,開展理財教育的時間還比較短,教學成效還不是很顯著,但不管是從現實需要還是未來發展看,多做一些探索和嘗試有積極意義。不容忽視的是,理財教育并不是學校單方面的事。從目前情況看,家長較少參與中小學生的理財教育。家校如何合作,家長能為孩子的理財教育做些什么,是學校和家長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結語
理財教育是一門最需要接地氣的課程,也是距離現實經濟生活最近的課程。只有打破書本教育的局限,融入實踐,才能真正達到育人的目的。對于一些地區和學校試點理財教育的做法,我們不妨樂觀其變,靜觀其效。
【大富翁開展中小學金融理財知識教育】相關文章:
金融理財知識06-29
正確金融理財知識06-28
小額金融理財知識06-28
選擇金融理財知識06-28
正規金融理財知識06-28
穩健金融理財知識06-28
金融理財入門知識06-28
金融理財必備知識06-29
手機金融理財知識06-29
購買金融理財知識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