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
在期末考試來臨前,應認真做好每份試題的復習,適當做一些試題的練習鞏固知識。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六年級語文期末考試試卷答案附答案以供大家參考學習。
六年級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 1
一、看拼音寫詞語。(10分)
kān cè bǔ rǔ yóu yù dǐnɡ lǐ mó bài
( ) ( ) ( ) ( )
hūn yōnɡ jiān rèn fán zhí pī bō zhǎn lànɡ
( ) ( ) ( ) ( )
二、選擇準確的答案,并把答案序號寫在括號內。(6分)
1.下列帶點字讀音錯誤的一項是( )。
A 聳(sǒnɡ)立 B 衣襟(jīn) C 驟(zòu)雨 D 餐(cān)館
2. 下列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 廣袤無垠 B 唱念坐打 C 廢墟 D 殺戮
3. 下列詞語中帶點字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 悲憤欲絕(斷絕) B 生死攸關(所)
C 節衣縮(縮小)食 D 狂風怒號(標志)
4.與“橫行霸道”感情色彩一樣的詞語是( )。
A 艱苦卓絕 B 喜出望外 C 忠于職守 D 負隅頑抗
5. ( )春節,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準備年貨。
A 臨近 B 鄰近 C 靠近 D 挨近
6.下列哪個詞語與其他詞語不屬于同類?( )
A 余音繞梁 B 鑼鼓喧天 C 一碧千里 D 惟妙惟肖
三、按要求寫詞語或句子。(10分)
1. 下面的橫線上該填什么風呢?(4分)
細雨 暴雨 送爽 知勁草
2.根據“地道”的不同讀音造句。(2分)
dì dào:
dì dɑo:
3.請將句子補充完整。(1分)
處處留心皆學問, 。《古今賢文》(讀書篇)
4.在原句上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其中有3個錯別字,3個病句)(3分)
冬天到了,同學們紛紛穿上了綿衣和手套。下課鈴聲一響,大家立既整隊進入操場,參加跑操活動。經過一個冬天的鍛練,使同學們增強了身體。
四、填空。(13分)
1.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 ,就像只用 ,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 , 。這種境界,既 ,又 ,既愿 ,又想坐下低吟一首 的小詩。
2. 我們愛你——桂林山水的 ,杭州西湖的 ,黃山、廬山的 ,長江、黃河的 。我也能接著寫一句:我們愛你—— 的 ……
3. 《詹天佑》一文主要寫了詹天佑在修筑鐵路的過程中所發生的三件事,說了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本學期我們學過的像詹天佑這樣偉大的人物還有情系家鄉孩子的大作家 ,愛國科學家 ,愛國音樂家 ,叮囑兒子“王師北定中原日, 。”的愛國詩人 。
4.后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著,急速地搏擊著,大起大落地搏擊著。它 著你, 著你, 著你。從所填的詞語,我體會到 。
五、閱讀短文,回答問題。(27分=6分+10分+11分)
(一)船長(節選)
船長哈爾威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隨著輪船一起沉入了深淵。人們透過陰森可怖的薄霧,凝視著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哈爾威船長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1.這兩段話應該怎樣讀?請用“√”選擇。(2分)
語速:
①急促
②平緩
③適中
語調:
①莊重
②高亢
③激昂
2.作者把船長比作了 ,這樣寫的好處是。 (2分)
3.“面對死亡,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這句話最正確的理解是( )(2分)
①面對死亡威脅,哈爾威船長不怕死。
②面對死亡威脅,哈爾威船長想成為一名英雄。
③面對死亡威脅,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以身殉職。
(二)生態金字塔
①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生物世界存在著一條食物鏈。當你察看食物鏈的時候,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越往上,生物數量越少;越往下,生物數量越龐大。
②雜草是數量最大的生物,蝗蟲、甲蟲等昆蟲,田鼠、兔子等哺乳動物,都靠它生存。而這些草食動物,數量也較大。肉食動物,如獅子、虎,比草食動物少得多。甲蟲吃草,蜘蛛吃甲蟲,山雀吃蜘蛛,鷹又 山雀。一只甲蟲,地上一平方米的 空間便可滿足它的營養需要,而鷹則需要在幾十平方公里的范圍內 ,才能得到足夠的食物。
③科學家考察了生物世界的食物鏈,發現它恰似一座金字塔,便把這叫做生態金字塔。
④生態金字塔的最底層是綠色植物。綠色植物是一切生物的能量基礎,是初級的生產者,在食物鏈中處于第一營養級。綠色植物往上,便是草食動物,是第二營養級。肉食動物處在第三營養級上。在金字塔的營養級序列中,上一個營養級總是依賴于下一個營養級的能量而存在。
⑤生態金字塔告訴人們,大自然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絕不可能超過承載能力去供養金字塔頂端的消費者。人類的活動必須遵循這個自然的法則,否則,將使人類自己遭到大自然的懲罰。
1.仔細比較“覓食”、“采食”、“捕食”三個詞語意思的不同,根據短文內容,分別填入文中橫線上,不得重復。(3分)
2.寫出下列句子所用說明方法。(3分)
(1)科學家考察了生物世界的食物鏈,發現它恰似一座金字塔……
( )
(2)一只甲蟲,地上一平方米的 空間便可滿足它的營養需要,而鷹則需要在幾十平方公里的范圍內 ,才能得到足夠的食物。
( )
3.認真閱讀第④小節,將“肉食動物”、“草食動物”、“綠色植物”分別填入生態金字塔示意圖旁邊的括號內。(3分)
( )
( )
( )
生態金字塔
4.“人類的活動必須遵循這個自然的法則,否則,將使人類自己遭到大自然的懲罰。”這個“自然的法則”指什么,請在文中用橫線畫出來。(1分)
(三)車塘捕魚
①江南水鄉,可以說家家都有漁網。我們這些小孩子都會捕魚、釣蝦,還會在塘邊摸螺螄。不過,最有趣的要算車塘捕魚了。
②冬至一過,北風呼呼,車塘捕魚就開始了。每家出一個勞力,先把塘和大河連接處用土堵住,再在塘埂上裝上一部八人踏的大水車。大水車伸到塘里的架子,定要有兩個人跳到塘里去才能架起來。村里訂下規矩,誰把架子架好了,誰就可以額外得到塘里最大的兩條鯽魚,算是對下塘英雄的獎賞。
③氣溫已經降到零攝氏度以下,塘里積著薄冰。塘埂上站著密密麻麻的人,我們這些孩子都冷得直打寒噤(jìn)。
④村頭的阿大、阿土兩兄弟拿起酒瓶豪爽地喝上幾口燒酒,擺好架勢,準備往水里跳。塘埂上頓時雀噪起來。阿大、阿土的臉像將軍一樣威嚴。他們不就是我們心目中的關公、浪里白條這些英雄好漢么?
⑤兩位英雄終于跳入塘中,塘埂上一片吆喝:“阿大、阿土當心冷!”“快裝,快上!”兄弟倆很快就裝好了水車架子,在歡呼聲中爬上了岸。水車像得到作戰令箭似的立即轉動起來,“吱呀,吱呀”唱起了歌。
⑥水面一圈圈縮小,塘底終于朝天了。這時,大家拎著籃子、鉛桶、木盆跳到塘底捉魚了。捉起來的魚倒在曬場上分配。當然,最大的四條鯽魚會放在一邊,等待英雄們來領賞。而我們這些孩子,等大人捉完魚,也學著英雄的樣子下了塘,去掃蕩那些殘存的小魚、小蝦,間或也可抓到一兩只呆頭呆腦的烏龜、甲魚。我們站在水里,濺了滿臉滿身的泥,卻不覺得冷,也不覺得臟。
1.用“√”在括號內選擇正確讀音。(2分)
薄(báo bó)冰 間(jiān jiàn)或
2.“車”在字典里的解釋有:
①陸地上有輪子的交通工具;
②機器;
③用水車取水……在題目《車塘捕魚》中“車”的意思選 (填序號),聯系全文,題目的意思就是 。(2分)
3.聯系下文,第③小節寫天氣冷的作用是 。(1分)
4.“兩位英雄終于跳入塘中……”從“終于”一詞你體會到(1分)
5. 作者先寫“我們這些孩子都冷得直打寒噤”,結尾又寫“我們站在水里,濺了滿臉滿身的泥,卻不覺得冷,也不覺得臟。”前后矛盾嗎?為什么?(3分)
六、習作。(30分)
讀了《車塘捕魚》,你一定對捕魚的場景印象深刻,在你的生活經歷中,哪件事讓你記憶深刻呢?你也來寫一寫,寫出當時真實的情景和想法,題目自定,內容可要寫生動、詳細喲!
六年級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 2
一、看拼音寫詞語。(依次寫在括號內,10分,每字0.5分)
勘測 哺乳 猶豫 頂禮膜拜 昏庸 堅韌 繁殖 劈波斬浪
二、選擇準確的答案,并把答案序號寫在括號內。(6分)
1. C 2. B 3. B 4.D 5. A 6. C
三、按要求寫詞語或句子。(10分)
1. 下面的橫線上該填什么風呢?(4分)
和風細雨 狂風 暴雨 金風 送爽 疾風 知勁草
2.根據“地道”的不同讀音造句。(2分)學生造的句子語句通順、符合要求即可,否則不予得分,如錯別字較多酌情扣分。
3.請將句子補充完整。(1分)
處處留心皆學問, 三人同行有我師 。《古今賢文》(讀書篇)
4.在原句上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其中有3個錯別字,3個病句)(3分)
3個錯別字:綿衣改為棉衣;立既改為立即;鍛練改為鍛煉。
3個病句:“同學們紛紛穿上了綿衣和手套。”將“和手套”刪去或改為“同學們紛紛穿上了棉衣,戴上了手套。”
“經過一個冬天的鍛練,使同學們……”去掉“經過”或“使”
“使同學們增強了身體……”改為“同學們增強了體質……”
四、填空。(13分,每空0.5分,兩個錯別字扣0.5分)
1.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 柔美 ,就像只用 綠色渲染 ,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流, 輕輕流入云際 。這種境界,既 使人驚嘆 ,又 叫人舒服 ,既愿 久立四望 ,又想坐下低吟一首 奇麗 的小詩。
2. 我們愛你——桂林山水的 清奇俊秀 ,杭州西湖的 濃妝淡抹 ,黃山、廬山的 云霧飄渺 ,長江、黃河的 波瀾壯闊 。我也能接著寫一句:我們愛你—— 的 ……(與上面相對應即可)
3. 《詹天佑》一文主要寫了詹天佑在修筑鐵路的過程中所發生的 勘測線路 、 開鑿隧道 、 設計“人”字形線路 三件事,說了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本學期我們學過的`像詹天佑這樣偉大的人物還有情系家鄉孩子的大作家 巴金 ,愛國科學家 錢學森 ,愛國音樂家 肖邦 ,叮囑兒子“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的愛國詩人 陸游 。
4.后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著,急速地搏擊著,大起大落地搏擊著。它 震撼 著你, 燒灼 著你, 威逼 著你。從所填的詞語,我體會到 安塞腰鼓所蘊含著的強大生命力(意思相近即可) 。
五、閱讀短文,回答問題。(27分=6分+10分+11分)
(一)船長(節選)
1.這兩段話應該怎樣讀?請用“√”選擇。(2分)語速:②語調:①
2.作者把船長比作了 黑色的雕像 ,這樣寫的好處是 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船長視死如歸,猶如鐵鑄一般高大的形象(意思相近即可) 。(2分)
3. ③(2分)
(二)生態金字塔
1.“捕食”“采食”“覓食”(3分)
2.寫出下列句子所用說明方法。(3分)寫出一種得1分。
(1)( 打比方 )
(2)(列數字、作比較)
3.(3分)
(肉食動物)
(草食動物)
(綠色植物)
生態金字塔
4.最后一節: 大自然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絕不可能超過承載能力去供養金字塔頂端的消費者。(1分)
(三)車塘捕魚
1.薄(báo)冰 間(jiàn)或 (2分)
2.在題目《車塘捕魚》中“車”的意思選 ③ (填序號),聯系全文,整個題目的意思就是 用水車將水塘里的水抽干捉魚 。(2分)
3. 襯托阿大、阿土兩兄弟的勇敢與豪爽(相近即可) 。(1分)
4.第⑤小節畫橫線句子用了 擬人 的修辭方法,其好處是生動形象地表現了人們快樂的心情。 (2分)
5.“兩位英雄終于跳入塘中……”從“終于”一詞你體會到 阿大、阿土兩兄弟冒著嚴寒克服困難的勇氣。(意思相近即可) (1分)
6. 不矛盾;
①前一句是寫孩子們因天氣寒冷而直打寒噤,結尾孩子們不覺得冷是因為學英雄的樣子捕魚內心快樂;
②從看似矛盾之處襯托孩子們車塘捕魚之樂(意思相近即可) (能答出不矛盾和第一點得2分,答出第二點再得1分,共3分)
六、習作。(30分)
六年級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 3
一、填空題(20分)
1.李白和杜甫被稱為“李杜”,被稱為“小李杜”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 。
2.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這首詩提示了《紅樓夢》中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劇。其中“閬苑仙葩”指的是___________ ,“美玉無暇”指的是____________。
3. 在寫作文時,我們有時無從下筆,經過冥思苦想,突然間文思泉涌,真可謂:“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填詩句)
4.有個小男孩長了個非常古怪的鼻子,只要一說謊鼻子就會長一寸。他說了一堆謊話后,小鳥就飛到他的鼻子上歇著。它們以為那是個樹枝呢!這個故事的題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 。
5.活躍了一天的太陽,依舊像一個快樂的孩童。它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瀟瀟灑灑地從身上抖落下_________________ ,在大海上濺出了無數奪目的亮點。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顏感染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6.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它好像有情義。水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它好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揮你的想象,補寫一句省略的內容)
7.不憤不啟,不悱不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則不復也。
8.不要人夸顏色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選擇題(將所選字母寫在每題的橫線上)。(20分)
(一)下面每道小題中,都有一個字的讀音是錯的,請你把所選字母序號寫出來。
nuò bǐn xī zhà
1.A 諾 言 B 稟 告 C 犧 牲 D 微風乍起 __________
féng tuì dèng chī
2 . A 焚 燒 B 褪 色 C 石 凳 D 如癡如醉 __________
jiān mán qì rěn
3.A 殲 滅 B 瞞 住 C 沏 茶 D 時光荏苒 __________
tún līng lǜ sāi
4.A 臀 部 B 凌 晨 C 濾 過 D 塞外邊疆 __________
(二)、下面每道小題中,都有一個詞語含有錯別字,請你把所選字母寫出來。
5.A 紙 屑 B 咽 喉 C 菩 薩 D 崇山竣嶺 __________
6.A 無 辜 B 蛤 蟆 C 櫥 房 D 火眼金睛 __________
7.A 烙 印 B 含 養 C 瘦 削 D 誨人不倦 __________
8.A 危 脅 B 魁 梧 C 飄 逸 D 苦心孤詣 __________
第二部分閱讀(30分)
三、閱讀短文,完成練習。
短文(一)(13分) 《山谷中的謎底》片段
1983年的冬天,大雪紛飛,有兩個旅行者來到了這個山谷。他們支起帳篷,望著漫天飛舞的大雪,突然驚奇地發現,由于特殊的風向,山谷東坡的雪總比西坡的雪來得大。不一會兒,滿坡的雪松上就積了厚厚的一層雪。當雪積到一定程度時,雪松那富有彈性的枝丫就開始向下彎曲,于是積雪便從樹枝上滑落,待壓力減輕,剛彎下去的樹枝又立即反彈過來,雪松依舊保持著蒼翠挺拔的(shēn zī) 。就這樣,反復地積,反復地彎,反復地落,反復地彈 ……不論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終完好無損。謎底終于被揭開了:東坡雪大,其他那些樹,因為沒有雪松這個本領,樹枝都被積雪壓斷了,漸漸地喪失了(shēng jī) 。而西坡雪小,樹上少量的積雪根本就壓不斷樹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貞之類的樹種,也都存活了下來。
1.在文中拼音處寫上恰當的詞。(2分)
2.概括這段文字的主要內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你對課文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4分)
(1)山谷中的“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雪松這個本領”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雪松”我想到了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復地積,反復地彎,反復地落,反復地彈”,這個句子中的語句可以調換位置嗎?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雪松這種“彎曲不是屈服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命和更好地發展”的現象在我們生活中也常見。請你聯系生活實際舉一實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短文(二)(17分) 家鄉的紅棗
“十一”假期,我回家看父母,重陽節正巧在假期內,便想陪父母好好地出去玩玩。可是父母卻執意要我陪同去鄉下老家看看。
父母親都是十幾歲參加革命離家的,轉戰南北,直到轉業才回到老家所在地工作。鄉下的老家已經沒什么親人了,只有一個近80歲的老姨,是母親唯一的牽掛。父母說:還是想念那個地方,那里的草草木木、山山水水。
汽車沿著坑坑洼洼的山路行駛。這條路,從我第一次走就是這個樣子,父親在顛簸的車上嘆道:幾十年如一日啊……
看路邊的山坡上,卻是秋日的燦爛景色。山菊花一叢叢、一片片點綴在山坡溝畔,在陽光下喜笑顏開;叫不上名字的樹木,這里一樹火紅,那里一樹金黃、蒼綠,讓這山地充滿了生機;水塘邊的蘆葦,已是潔白一片,汽車駛過,驚得鳥兒從蘆葦中一掠而起,扇起的葦絮在水塘的上空,如雪紛飛。
到了藏在深山中的那個小山村,老姨正坐在家門口剝花生。小小的院落,堆滿了一年的收成:金燦燦的玉米棒子,堆砌成寶塔的形狀,光彩奪目;屋檐下掛著的一串串紅紅的辣椒,是不是對農家渴望好日子的祝福?
我的眼睛被院子里那棵高大的棗樹所吸引。幾年沒見了,看著這樹的枝干,寫滿了歲月的滄桑,卻仍然枝繁葉茂。春天會開一樹不起眼的小小花兒,清香四溢,引得蜂兒忙。釀成的花蜜,營養豐富又滋補養顏,當是所有蜂蜜中的珍品了;夏日這棗樹籠一方綠蔭,讓小院在炎熱的夏季,蘊滿了清涼;秋天是棗樹奉獻給人們最豐厚的典禮,一顆顆晶瑩飽滿的紅棗,綴滿了樹的枝枝杈杈,在翠綠的葉子襯托下,滿樹的光彩奪目。
老姨說:樹上的棗兒原本更多,已經打落分給鄉親們品嘗了。樹上這些棗兒,是專門給我留的。說著話,老姨吩咐孫子拿來長桿,對著樹上的棗兒,“噼噼、啪啪”的一陣猛打,棗兒如冰雹一般紛紛落下。我撿起一粒紅透了的棗兒品嘗,又脆又甜的滋味在身體中蔓延。再看那棗樹,在長桿的敲擊下,棗兒落下的同時,那樹的枝枝葉葉也紛紛折落。我心疼得大叫:“快住手,別打了!你們看把這樹折磨成什么樣子了?”老姨和父母在一旁哈哈大笑:“這棗樹就是這個樣子,在秋天把它打得越狠,到來年春天它萌生得也就越旺盛。”我奇怪道:“這是為什么?”老姨說:“這樹賤。”我的心就有了撼動的感覺。這樹賤嗎?是賤哦。它的生長不擇地的肥瘦,隨便栽在什么地方,哪怕是山溝石縫,有點土就能成活。你看那滿山遍野生長的野生酸棗樹,就是家栽棗樹的母本,也成就了這棗樹的堅強品質。無論是山野還是院落,無論是旱澇災害還是風調雨順,到了秋天,它都會奉獻給人們一樹的甘甜!這樹“賤”嗎?我看到的卻是棗樹堅強的本性,容忍一切的心胸,默默奉獻的'精神!這棗樹,多么像祖祖輩輩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鄉親,雖然這塊土地是那樣的貧瘠,就如父親在路上輕嘆的那一句“幾十年如一日”,幾乎看不到什么變化,可是這里的鄉親們對這塊土地的熱愛,從不曾減少一分。春天耕耘,夏天揮灑下汗水,秋天收獲果實,鄉親們踏踏實實地享受著這塊土地帶給他們的每一個日子……
我和父母告別了這個小山村。帶回家一籃紅棗,讓果實的香甜、棗樹的品質滋養著我的身心;采一把野菊花,摘一捧蘆葦絮,讓我,把家鄉山山水水的靈氣帶回家。
1.“我”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家鄉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心疼地阻止老姨的孫子敲擊棗樹,是因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姨說棗樹賤,是因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卻從棗樹身上看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在“是賤哦”這句話中,“賤”應該理解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根據文中內容填空。(4分)
帶回家一捧紅棗,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營養著這我的心田;采_____________,摘_______________,讓我,把山山水水的靈氣帶回家。這句話寫出了作者對家鄉_______________的情感,也揭示了這篇文章的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篇文章借物喻人,寫物抒情。借棗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父親說的“幾十年如一日”,“我”開始是怎么理解的?后來又有了哪些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第三部分 習作 (30分)
的感覺真好
要求:
1、將題目補充完整。
2、寫自己親身經歷的所見所聞。
3、語句通順,條理清楚,特別要寫出自己的所感所悟,真情實感,恰如其分。
測試題答案
一、填空題
1.李商隱 杜牧
2.林黛玉 賈寶玉
3.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木偶奇遇記》
5.歪著紅撲撲的臉蛋,毫無倦態,赤朱丹彤,金紅一色,熱烈一片
6.流必向下,和順溫柔,穿山巖,鑿石壁,善施教化,(最后一道由學生自由發揮)
7.舉一隅不以三隅反
8.只留清氣滿乾坤
二、選擇題
(一) 1.B 2.A 3.C 4.D
(二) 5.D 6.C 7.B 8.A
(三) 9.C 10.D 11.C 12.B
(四)13.C 14.C 15.B 16.A
(五)17.D 18.A 19.B 20.B
短文(一)
1.身姿 生機
2.兩個旅行者揭開了山谷中奇異景觀的謎底。
3.解:
(1)山谷西坡長滿了松、柏、柘、女真等雜樹,而東坡只有雪松。
(2)反復地積,反復地彎,反復地落,反復地彈。
(3)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4.不能,這是按照事物的發展順序排列的。
5.可列舉“小麥,二萬五千里長征”等生活實例。
短文(二)
1.“我”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家鄉,是因為重陽節正巧在假期內,便想陪父母好好地出去玩玩。可是父母卻執意要我陪同去鄉下老家看看。
我心疼地阻止老姨的孫子敲擊棗樹,是因為那棗樹在長桿的敲擊下,棗兒落下的同時,那樹的枝枝葉葉也紛紛折落。
老姨說棗樹賤,是因為在秋天把她折打得越狠,到來年春天她萌生得也就越旺盛。作者卻從棗樹身上看到了棗樹堅強的本性,容忍一切的心胸,默默奉獻的精神。
所以在“是賤哦”這句話中“賤”應理解為堅強,容忍一切,默默奉獻。
2.果實的香甜 棗樹的品質 一把野菊花 一捧蘆葦絮。
這句話寫出了作者對家鄉眷戀與熱愛的情感,也揭示了這篇文章的中心:贊美家鄉人堅強的本性,容忍一切的心胸,默默奉獻的精神。
3.這篇文章借物喻人,寫物抒情。借棗樹的堅強的本性、容忍一切的心胸、默默奉獻的精神,比喻家鄉人堅強的本性,容忍一切的心胸,默默奉獻的精神;寫的是棗樹,抒發的是對家鄉的眷戀與熱愛。
4.開始覺得家鄉幾十年沒有變化。后來,從棗樹身上看到了鄉親們對這塊土地的熱愛,從不曾減少一分。春天的耕耘,夏天揮灑下的汗水,秋天收獲的果實,踏踏實實地享受著這塊土地帶給他們的每一個日子。
【六年級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相關文章:
高考語文試卷及答案06-27
2017六年級語文期末考試卷及答案06-22
六年級語文試卷與答案06-28
關于小升初的語文試卷及答案06-22
2017精選小升初語文試卷及答案06-22
小學語文畢業試卷與答案06-28
南京小升初語文試卷及答案07-03
湖南小升初語文試卷及答案07-02
小升初語文試卷及答案蘇教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