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理的吃貨美食攻略
導語:可以吃的時尚名牌,甜點是女人都無法抵抗的罪惡享受,而時尚配件也是時尚迷無法抵抗、明知道荷包會破大洞還是沈醉的標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大理的吃貨美食攻略,歡迎閱讀參考。
彌渡卷蹄
卷蹄是云南少數民族的傳統美食,素以色鮮味美、食法多樣、易于貯存而深受當地各族人民的喜愛。其中尤以彌渡縣一帶所制最為有名,故又稱“彌渡卷蹄
制法:
(1)將豬腿洗凈,從小蹄角上面用刀子劃開皮肉,將骨剔出(瘦肉不用取出),把瘦肉劃切成條狀,寬約3—5厘米,厚為2—4厘米,越長越好。
(2)配料調好,與食鹽一起在瘦肉上揉搓,把球米放碗內,加白酒,點燃白酒,邊燒邊攪,約燒15分鐘即可。
(3)用牛角刀或匕首取出小蹄與腿之間的骨頭,不要劃破皮,把瘦肉放在里面,涂抹好調料,用線縫好刀口。從小蹄以上用筷子般粗細的繩子一道挨一道扎緊(越緊越好)。
(4)將捆好的卷蹄放盆內腌2晝夜,再放沸水鍋內煮至熟透(不要煮得太爛),撈出晾涼,解掉捆繩,拆去縫線,空處用蘿卜絲和炒大米粉(大米炒熟磨碎)填塞,放時壇內,密封壇口,15—20日后即可食用。
特點:壇貯法的貯藏時間較短,成品味道微酸。如果將煮好的卷蹄用棉紙包嚴,懸掛起來,隨吃隨取,隨包掛,可貯存8—10月而色味不變。卷蹄食法多樣,蒸、煮、單食或配菜烹制,皆味美可口,佐餐下酒最相宜。而且貯存時間越長,味道越美。
諾鄧火腿
諾鄧火腿是云南省大理州云龍縣諾鄧村的特產。白族諾鄧火腿的配料獨特,制作精細,質優而味美,切口肉色嫩紅,具有濃郁的鄉土風味和白族同胞腌臘制品的風格。諾鄧火腿與宣威火腿、鶴慶的圓腿并稱為云南三大著名火腿。
云南有三大著名火腿,就是宣威火腿、鶴慶的圓腿和白族的諾鄧火腿,其中白族聚居地大理州云龍縣諾鄧村生產的火腿,在制作工藝方面獨特,為國內所罕見。白族諾鄧火腿的配料獨特,制作精細,質優而味美,切口肉色嫩紅,具有濃郁的鄉土風味和白族同胞腌臘制品的風格。
諾鄧火腿具有很好的品質,這跟諾鄧的氣候,物質條件有很大的關系,諾鄧火腿做工精細,選料認真,用來腌制火腿的鹽,是本地自產自銷的諾鹽,還有諾鄧特殊的氣候條件,那里的雨量適中,氣候溫和,霜期較為短,養豬多以玉米、大豆及綠葉植物為飼料,肉質細、油脂薄,瘦肉多,豬種十分理想,為腌制優良的豬膘肉創造了最佳條件。這一切形成了它完美的品質。
諾鄧火腿好吃,是因為用的鹽囟來腌制。冬季殺年豬時,將新鮮豬腿涼12—24小時,然后用刀把整層打整光滑,用錐子在豬腿的血脈處扎幾下,用力擠出里面的血水,用諾鄧產包谷酒在豬腿上均勻的撒抹一次,然后用手在豬腿上均勻地撒上鹽,并邊撒邊搓,讓豬腿充分吸收鹽份,最后再在豬腿上均勻地撒上一層鹽,用手輕拍壓,把豬腿皮朝下平平地放在木缸或大鐵鍋內,蓋上蓋子,腌15—20天,拿出后先抹上一層鹽,再在外面均勻地涂抹一層灶灰、諾鄧鹽鹵水下沉淀的泥漿混合的稀泥,據說這種稀泥有保鮮、增香和防蟲的作用,然后用繩子吊掛在陰涼、通風處半年以上即可,存放時間越長香味越濃。這樣加工的火腿才是有名的正宗諾鄧火腿。
巍山火巴肉餌絲
要說巍山小吃中最有名氣的,應該就是火巴肉餌絲了。走進古城,大街小巷隨處都有賣這種小吃的店鋪。誰也說不清這種美食從何時開始走進尋常百姓家,又走出小城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和味覺,只知道,從小到大的每一天,都有這樣的美食溫情地撫慰我們的味蕾,帶來心底一絲絲淡淡的長久的溫潤。可以這樣說,每一個土生土長的巍山人,都是在這種一根根細軟如銀絲的小吃的熱湯和香氣里浸潤長大的。
火巴肉餌絲,顧名思義,就是用云南最常見的米制品餌絲為主要原料做成。云南很多地方都有餌絲這種小吃,而巍山的餌絲總是和火巴肉聯系在一起,兩者融為一體相得益彰,成就了巍山火巴肉餌絲的美味美名。
如果說一根面因為加工的繁瑣是在近年才走進市場走進每一個平常的日子,而小甄糕也因為制作的特定工具只能在固定的攤上吃到,那么,火巴肉餌絲就顯得平和親近多了,每一家人,每一天,都能自己制作美味可口的火巴肉餌絲。餌絲是現成的,有專門加工的作坊,過去的作坊用手工制作,精選上好的粳米淘洗、浸泡,蒸煮,切絲加工而成,如今用機器代替了手工,每天天不亮,一絲絲粗細適度,軟硬恰好的銀絲般的餌絲散發著大米的淡香從機器里流出,被送到大街小巷的小吃店,集貿市場,開始了一段快樂的溫情之旅。
不論是居家還是小吃店的火巴肉餌絲,味道優劣的關鍵就在于火巴肉和湯的制作。這種制作的程序,于我,早就耳熟能詳。因為有一手好廚藝的父親總認為店里的火巴肉和湯不及自家煲制的美味,所以總是不嫌麻煩的自己制作。從小,就經常看到父親制作火巴肉,首先到市場選擇新鮮上好的豬前胛膀蹄,去掉細毛,放在溫熱的炭火上慢慢燒烤,當一縷縷肉香隨著裊裊的青煙升騰在小院的上空時,那些新鮮的豬肉就被烤得外皮金黃而肉卻不糊不爛。然后放到淘米水里浸泡兩三個小時再用溫水刮洗干凈,再把洗凈的豬肉放到特制的大土鍋里煮,湯內還要加入新鮮的筒子骨,本地精致的火腿、姜片、草果等作料。先將湯煮沸,再用微火慢慢悠悠地煨燉。10來個小時后,一鍋香氣裊裊,味道鮮美,油而不膩的靚湯美肉就可以出鍋了。然后將買來的那一根根銀線一樣潔白軟糯的餌絲在熱水里一過,放入白瓷青花的大腕,灑上切得細細的顏色翠綠的香菜,蔥花,加入香氣撲鼻的湯,放上皮色金黃的火巴肉,再按自己的口味加進一些調料,一碗湯色潔白香氣四溢色澤豐富的美食,就呈現于你的眼前了。只一眼,就讓人垂涎三尺,讓你忍不住手中的筷子和味蕾里跳動的食欲。
大理生皮
大理生皮是一道獨特的美味。生皮,白語又叫“黑格”,逢年過節,白族人招待客人總會有一道非常特色的家常菜,涼拌生皮。
一般生皮生肉有兩種吃法:一種是生皮和佐料不擱一起,吃時就著佐料一起吃;一種是將佐料與生皮生肉拌勻,就是一道涼拌生皮。
大理一般盛行吃生皮的地區有洱源、鶴慶、大理市周邊鄉鎮等幾處,其中洱源的生皮為上品,選材與制作都特別講究。上好的生皮選取后腿肉和里脊、腰脊作為主料,生皮要切得細而不碎,蘸水選取地道的梅子老醋、野花椒、糊辣子、—籽還有蒜末、生姜、芫荽、冷開水、白糖、鹽巴、醬油、如果能有山胡椒那更好,蘸水的配制是非常講究的,如果蘸水不好,那生皮立馬降格了。
最地道的生皮是生的,沒有經過任何熟化加工。吃生皮的地區多溫泉,豬殺后,一般用松毛燒掉毛,然后用熱水洗盡。這樣豬皮金黃,肉質細嫩。
云南大理小吃攻略
一、烤乳扇
作為大理的傳統小吃,烤乳扇以其獨特的制作工藝和香醇的口感贏得了廣大游客的喜愛。乳扇是由鮮牛奶制成,經過烘烤后外酥里嫩,奶香四溢,是大理不可錯過的美食之一。
二、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是云南的特色小吃,也是大理的代表性美食。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線,搭配上鮮美的肉片、蔬菜、調料,讓人回味無窮。在大理品嘗過橋米線,更能體驗到地道的云南風味。
三、喜洲粑粑
喜洲粑粑是大理喜洲鎮的特色小吃,以糯米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粑粑外層酥脆,內層軟糯,搭配上鮮美的肉餡或素餡,口感豐富多樣。在大理游玩時,不妨嘗一嘗這獨特的喜洲粑粑。
四、涼雞米線
涼雞米線是大理的一道清涼解暑的美食,以米線、雞肉、調料等為主要食材。雞肉鮮嫩滑爽,米線爽滑勁道,搭配上酸辣可口的調料,讓人在炎炎夏日中感受到一絲清涼。
五、玫瑰糖糕
玫瑰糖糕是大理的一道傳統糕點,以玫瑰花和紅糖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糕點香甜可口,玫瑰花香濃郁,是一道美味與浪漫并存的美食。品嘗一塊玫瑰糖糕,感受大理的甜蜜與溫馨。
【大理的吃貨美食攻略】相關文章:
大理古城美食攻略介紹06-27
吃貨美食的心情說說06-28
成都必吃的美食攻略06-28
京都必吃美食攻略06-28
常州必吃美食攻略06-27
大理的旅游攻略07-01
王府井必吃美食攻略06-28
上海久光百貨美食攻略介紹06-28
冬季大理旅游攻略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