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生活安全經驗分享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生活日常安全經驗分享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雖然看似十分安全,但是也存在著許多隱患,我們要有安全意識,懂得保護自己。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生活日常安全經驗分享,歡迎閱讀參考!
1、在家安全常識
獨自在家時應鎖好防盜門,就寢時若有人敲門應該先觀察后詢問,若是陌生人,堅決不開門。若是修理工上門,要確認是否事先約定,檢查來者證件并仔細詢問,確認無誤后方可開門。家中需要修理服務時,最好有家人、朋友在家陪伴或告知鄰居。若有人以同事、朋友或遠方親戚的身份要求開門,不能輕信。若有上門推銷者,可婉拒,切勿貪小便宜。
遺失鑰匙時應盡快通知家人,并視情況配換新鎖。
重要證件:銀行卡、鑰匙、身份證、名片等物要分散放置,不要集中放在一個包里。記錄證件號碼及服務電話。保留證件復印件。若不慎遺失應盡快電話掛失。
夜間返家時應注意到家之前提前準備鑰匙,不要在門口尋找,打開房門后迅速進屋,并隨時注意是否有人跟蹤或藏匿在住處附近死角。若送朋友回家,等朋友平安進入再離開。
日常外出做到隨身帶鑰匙、出門即鎖門。外出旅游時應做到“五關”:即關好水、電、氣、門、窗,并請朋友、鄰居代為處理信件、報紙、小廣告等,以免盜賊就此判斷家中無人。拜托鄰居、居委會和保安多關照,留下自身聯系方式。長期不在家,須拔掉電話接線,并將門鈴的電池卸下,以免長時間響鈴暴露家中無人。
2、如何防盜
(1)盜竊案特點:夏季為盜竊案多發季節。天氣炎熱,門窗洞開,容易為竊賊提供便利。案件通常發生在凌晨人困時分或白天無人在家時。
(2)防盜要點:不要讓外來服務人員進家門,更不要對他們講述家中情況。不是很熟悉的朋友,不要輕易帶回家。家中的刀具不要放到明處,防止竊賊進家門后找到兇器傷人。家中不要擺設特別貴重的裝飾品,不要把存折等貴重物品放在抽屜里和柜子里,這些位置都是入室盜竊分子喜歡翻找的地方。家里不要放置過多的現金,錢包里也應少放錢。即使出門,也只帶當天要花的錢,不要露富。
(3)應對招數:如果只有孩子一人在家,不管是陌生人還是熟人敲門,都不要開門。當獨自回家時,開門前要先回頭張望,防止有人尾隨。如果回家時看見本應沒人的自家大門虛掩,有人正在家里偷東西,千萬不要出聲驚動犯罪分子,更不要進屋,而是應該趕快找鄰居幫忙,或者撥打110報警。
在家遇到賊可以采取以下應對措施:
①迷惑賊:當獨自在家時,要想辦法讓賊明白,家里馬上就會有人回來。
②快跑:盡量往外面跑,不要管家里的東西,也不要與歹徒搏斗,跑出去后,要馬上報警。
�、蹐笮牛杭依镞M賊后,要想辦法讓別人注意到自己家,比如到陽臺上往下扔衣架等物。
�、懿罚后w弱者,盡量和賊斗智;身體強者,可以和賊斗勇。
切記:
晚上有賊進門后,不要主動開燈。因為賊并不熟悉你家里的環境,而你自己卻熟悉。同時不要出聲,盡量別讓賊知道你在什么位置和家里有幾個人,然后再找機會將賊制服。
如家中已經被盜應做好以下幾點:保護好現場,不隨意翻動;及時與公安、保衛部門聯系;存折、信用卡被盜后盡快到銀行辦理掛失手續;配合公安機關的調查工作,并提供盡可能多的情況。
注意:
關鍵時刻要分清重點,盡量保護自身生命安全。一定要保命勿保財!
飲食安全
1、飲食安全常識
不吃不新鮮的食物和變質食物;不吃來路不明的食物;注意食品保質期和保質方法;不自行采摘蘑菇和其他不認識的食物食用;加工菜豆、豆漿等豆類食品時,一定要充分加熱;不吃發芽、發霉的土豆和花生;一定不要采摘和食用剛噴灑過農藥的瓜果蔬菜。食用蔬菜水果前要用清水浸泡一段時間,以去除果菜表面殘留的農藥;生熟食品分開存放;保持廚房清潔。
2、食物中毒怎么辦
什么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由于進食被細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攝食含有毒素的動植物如河豚、毒蕈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防治措施
(1)防止細菌污染。購買蓋有衛生檢疫部門檢疫圖章的生肉。做好食具、炊具的清洗消毒工作,生熟炊具分開使用。
(2)低溫貯藏。肉類食品應10℃以下低溫貯藏,以控制細菌繁殖。
(3)徹底加熱。加熱可殺滅病原體及破壞毒素。肉類食品必須煮熟、煮透,熟食應及時食用,剩飯剩菜加熱后再存放,食用前再重新加熱。
應急措施
(1)立即停止食用中毒食品。
(2)對患者采取催吐、洗胃、清腸等急救治療措施。
(3)不擅自用藥,在出現食物中毒癥狀24小時內,不要擅用止吐藥或止瀉藥。
(4)吐瀉可造成脫水,須通過喝水或靜脈補液及時補水。
(5)了解與中毒者一起進餐的其他人有無異常。
(6)及時報告當地的食品衛生監督部門,采取病人標本,以備送檢。
(7)保護現場,封存中毒的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根據不同的中毒食品,對中毒場所采取相應的消毒處理。
注意:
催吐進行得越早,毒物清理得越徹底;可以用圓鈍的勺柄伸進嘴里,刺激咽喉,引發嘔吐;催吐必須在患者清醒的狀態下進行。如果中毒者已經昏迷,千萬不要催吐,因為嘔吐物有可能被吸入氣道,造成患者窒息。
【生活日常安全經驗分享】相關文章:
日常生活安全經驗分享06-01
生活身邊安全經驗分享06-28
生活安全經驗分享案例08-01
汽車安全經驗分享03-24
家居用電安全經驗分享07-02
辦公室安全經驗分享07-03
交通安全駕駛經驗分享07-03
關于交通安全的經驗分享11-08
關于辦公室的安全經驗分享07-03
交通事故安全經驗分享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