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降低企業經營法律風險
在全民創業的時代,中小微企業數量迅速增加,然而,有數據顯示中國中小企微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僅7-8年。雖然,導致這些企業“短命”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根本原因之一是企業法律意識淡薄。因為,企業主往往更關注業務交往中的商業風險,卻忽視另一種潛在風險,那就是法律風險。而法律風險恰恰是企業最為重要的風險之一。
說其為最重要一點也不為過,企業的任何行為都離不開法律,法律風險貫穿于企業設立、運營、注銷各個方面,包括決策管理、機構設置、人力資源、勞動關系、生產經營、安全質量、供應銷售、財務管理、交通運輸、環境保護等等,都離不開法律。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埋下法律風險的“安全隱患”。那么中小微企業在經營中如何降低法律風險呢?
一
聘請專業律師對企業進行“法律體檢”
設置專門法務部,同時憑請專業的律師作為常年法律顧問。這種模式通常是在大中型企業,因為企業法律事務比較多,不是一兩個人可以處理的,當然,其具備承受高額法務管理成本的能力。
二
制定法律風險防范制度體系
這里的制定法律風險防范制度體系指的是在專業人員對企業進行“法律體檢”之后形成風險評估報告,以此為依據由律師為企業“量身定制”法律風險防范制度體系。當然,對于小微企業,制度化不一定能促進企業發展,各個企業可以根據法律體檢報告確定是否需要制定風險防范制度。
三
聘用法務人員負責日常法務工作
不論是否需要法律體檢或者制定法律風險防范制度體系,對于企業來說,最基本的要求是至少要有一名工作人員負責日常法務工作,處理日常合同起草、審查等基礎法務工作。如果法務稱職,您會發現,他或她就能為您的企業預防很多法律風險。
四
對全體員工開展普法宣傳活動
中小微企業全體員工開展普法宣傳活動,使企業內部從上到下熟悉法律法規,對行業準則有個基本認識和了解。在其中,管理人員要有更好的學法、守法的意識才能讓企業更加安全。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首先需要需要專業人士的指導,以有助于理解不出現偏差。
【如何降低企業經營法律風險】相關文章:
如何降低美國投資移民風險06-29
投資外匯期權產品如何巧用對沖降低風險07-03
如何提高招聘面試效率,降低人才風險07-12
如何規避購銷合同的法律風險07-03
如何降低求職成本07-11
如何降低離職率07-12
退休老人要分散理財降低風險07-03
專家支招該如何防范員工入職時的法律風險07-02
如何降低管理聯考的難度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