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非常和常常的近義詞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近義詞吧,一般情況下,近義詞都會是兩個詞中間有一個字重復。還記得都學過哪些近義詞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非常和常常的近義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常常
表示行為、動作發生的次數多,而且時間相隔不久
【近義詞】
屢屢,往往,時常,時時,每每,通常,頻繁
【詞語注音】
jīng cháng
【基本詞意】
經常,形容詞,屬性詞,平常;副詞,常常,時常。
【英文翻譯】
1、(平常; 日常) day-to-day; everyday;daily
2、(常常) constantly; frequently; regularly; often
用法辨析
“常常”是個比較常用的副詞。外國學生在使用過程中往往由于對這個詞的詞性以及漢語語序不夠明確而產生錯誤,常見的有如下兩類:
(一)誤用“常常”來充當定語
誤(1) 棒球是韓國學生常常的體育活動。
“常常”作為副詞,在句中只能充當狀語修飾動詞性詞語,而不能充當定語。如可以說“星期天他常常打籃球”,而不能說“星期天他打籃球是常常的事”。誤(1)中用“常常”來修飾“體育運動”,恰恰是犯了用它作定語的錯誤。“經常”在意義上同“常常”相近,但兼屬副詞和形容詞,既可以用作狀語,又可以用作定語。因此可將誤(2)中的“常常”改為“經常”,這樣句子在語意和語法上就都正確無誤了:
棒球是韓國學生經常的體育運動。
(二)“常常”的位置不當
誤(2)常常中國人說:“你們國家的經濟水平比中國高。”
副詞作狀語能用在主語之前的為數不多,一般只限于“大概”“難道”“寧虧”“反正”“果然”“其實”“明明”等幾個。如“大概下個月我們能搬進新宿舍”“反正你也沒事兒,咱們下盤圍棋吧”。“常常”在句中作狀語,其位置總是在主語之后、動詞之前。所以誤(2)的“常常”應移到主語“中國人”之后、動詞“說”之前:
中國人常常說:“你們國家的經濟水平比中國高。”
同類病句如:
上課的時候,劉老師常常糾正我們的聲調。
常常的造句
1. 媽媽常常帶我到姥姥家玩。
2. 我常常想獨自一人去旅行。
3. 我常常覺得人活在這個世上沒有意思。
4. 我常常去河邊抓魚。
5. 我常常會感到莫名的惱火。
6. 他常常不寫作業。
7. 臺風常常肆虐沿海地區。
8. 我爸爸是個樂于助人的好干部,常常義務為左鄰右舍排憂解難,甚至連假期都不休息。
9. 媽媽常常的的告訴我要潔身自好,不要占小便宜,不隨便的要別人的東西。
10. 我常常不吃早飯,現在弄成了胃病。
11. 我常常一個人放學回家。
12. 人常常會立下誓言,只因從來沒有兌現過。
13. 我常常會一個人發呆,思考活著的意義。
14. 我常常忘了拿家門鑰匙。
15. 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在面臨挫折的時候,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氣餒,不要泄氣,堅持就是勝利!
16. 爺爺常常去公園散步。
17. 我常常一個人逛超市。
18. 小明因成績比較差,所以常常被人取笑。
19. 我上課常常遲到,所以總是被罰站。
20. 老師常常教導我們,要做個好學生。
21. 我常常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去公園調節情緒。
22. 我常常為班集體做好事。
23. 我常常丟三落四,被媽媽說了好多次。
24. 我常常幫媽媽做家務。
25. 我常常積極舉手發言,所以老師很喜歡我。
26. 我常常去河邊釣魚。
27. 我們要常常自我反省。
28. 為了工作他常常是廢寢忘食。
29. 小明常常學習到深夜。
30. 他們吃完飯后常常出去散步。
31. 因工作需要,我常常帶著筆記本上班!
32. 我常常不聽認真老師講課,結果考試成績很不理想。
33. 我常常去圖書館看書。
34. 我常常聽見外面那只鳥在叫。
35. 姐總是希望我做事要認真,可她自己卻常常丟三落四,哎,正人先正己啊。
常常的反義詞
1、偶然(ǒu rán),表示突然的,意想不到的,不是經常的。
引證解釋: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一卷:“他下處自在城外,偶然這日進城來,要到大市街汪朝奉典鋪中問個家信。”
2、有時(yǒu shí)表示間或不定。不經常的、偶然、偶爾的意思。
引證解釋: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從一個游樂場帶到另一個游樂場,有時坐下來看一陣,有時站在那里停一會。”
非常近義詞
【近義詞】
萬分,出格,分外,十分,卓殊,極度,格外,特別,特地,相當,突出,絕頂,至極,非凡
【詞語注音】
fēi cháng
【基本詞意】
(1) 基本義:(形)異乎尋常的;特殊的。非常的日子。(作定語)
(2) (副)十分;極。非常興奮。(作狀語)
(3) (副)重疊使用;加重語氣。問題非常非常重要。
【英文翻譯】
1.(特殊) extraordinary; unusual; special
2.(十分) very; extremely; highly
【詳細解釋】
1. 不合慣例;不適時宜。
①《左傳·莊公二十五年》:“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門,亦非常也。”杜預注:“失常禮。”
②《韓非子·備內》:“是故明王不舉不參之事,不食非常之食。”
③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二:“北取燕薊,調發非常,動以軍期為言。”
2. 不同尋常。
①《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蓋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之所異也。”
②《三國演義》第四三回:“此人相貌非常,只可激,不可說。”
③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二回:“伍員知其非常人,乃同公子勝隨東皋公而行。”
④魯迅《野草·風箏》:“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
⑤明 施耐庵《水滸》第四十七回《撲天雕兩修生死書 宋公明一打祝家莊》:石勇見他兩個非常,便來答應道:“你兩位客人從哪里來?要問上山去怎地?”
3. 突如其來的事變。
①《史記·項羽本紀》:“吾入關,秋豪不敢有所近……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②《后漢書·獨行傳·譙玄》:“夫警衛不脩,則患生非常。”
③宋蘇軾《策略》五:“事出於非常,變起於不測。”
④明姚士粦《見只編》卷上:“非常之變,黨蘭窻實自致之。”
4. 非分,不合本分。指不應得到的地位、財富等。
①《南史·蕭范傳》:“范既得眾,又有重名,謂可因機以定天下,乃更收士眾,希望非常。”
②《續資治通鑒·宋徽宗政和六年》:“﹝高永昌﹞見遼政日衰,金勢方強,遂覬覦非常。”
5. 很,十分。
①唐李德裕《昭義軍事宜狀》:“其端氏城,是劉從諫近年修筑,非常牢固。”
②《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八回:“算是這件事非常緊急。”
③柔石《二月》一:“當時他們兩人底感情非常好。”
6.佛教語。無常。謂世間一切事物都在變異滅壞的過程中遷流不停。
《法苑珠林》卷一一四引南朝齊 王琰 《冥祥記》:“釋慧進者,少雄勇游俠,年四十,忽悟非常,因出家。”
非常的造句
1. 得知那盆花被人偷了,她非常憤恨。
2. 媽媽做會計工作非常認真,生怕出現什么差錯。
3. 這次衛星發射的準備工作非常周密。
4. 我由于違犯紀律而損害了班級的榮譽,心里感到非常慚愧。
5. 國家采取非常手段打擊毒 品犯罪。
6. 久別重逢,兩個好朋友都非常欣喜。
7. 有些動物對天氣的變化非常敏感。
8. 我們班上很多同學都非常散漫。
9. 列寧小時候是個非常誠實的孩子。
10. 司令員指揮戰斗非常老練,不愧是經驗豐富的老將軍。
11. 小英雄雨來游泳的本領非常高。
12. 上課時,老師總是用溫和的目光看著大家,使我們感到非常親切。
13. 小松鼠在樹上竄來竄去,行動非常敏捷。
14. 兒童節這天我們玩得非常暢快。
15. 她非常膽小,說話經常藏頭露尾。
【非常和常常的近義詞】相關文章:
非常的近義詞和反義詞11-29
霎時的近義詞和造句有什么?08-14
牽掛的近義詞和意思是什么及造句02-06
隨便的近義詞和反義詞有哪些12-05
討厭的近義詞和反義詞有哪些03-12
舒服的近義詞,反義詞和造句有什么05-25
瑣碎的近義詞,反義詞和造句有什么05-26
微小的同義詞和近義詞以及微小造句09-19
天賦的近義詞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