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燈籠制作方法的圖解
導語:用卡紙制作小巧的燈籠,請參考下面的手工燈籠制作方法的圖解,學會后就可以在過年的時候一顯身手啦。
準備好紅、粉兩種顏色的紙張,還有細鐵絲就開始吧
燈籠的起源
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前后,人們都掛起象征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后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征。經過歷代燈彩藝人的繼承和發(fā)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種和高超的工藝水平。從種類上有:宮燈、紗燈、吊燈等等。從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專供人們賞玩的走馬燈。中國的燈彩綜合了繪畫藝術、剪紙、紙扎、刺縫等工藝,利用各個地區(qū)出產的竹、木、藤、麥稈、獸角、金屬、綾絹等材料制作而成。在中國古代制作的燈彩中,以宮燈和紗燈最為著名。
燈籠在中華民族悠久歷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象征著中華文明的燦爛。
中國的燈籠起源于一千八百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前后,老百姓家家戶戶都掛起紅燈籠,以示慶賀。后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征。燈籠的種類越來越豐富,花樣也更多。
元宵節(jié)賞燈始于漢代,盛極于唐朝。30年前出土的漢代長慶宮燈工藝水平已經極高。而明、清兩朝的宮燈已顯繁復,所謂“越工越俗”,反倒沒給人們留下特殊印象。元宵節(jié)最神奇的燈是天燈。所謂“天燈”,就是在紙糊的燈狀球體下點火,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將其送上夜空。天燈用白色宣紙糊制,造型很像一頂孔明帽,故而又稱“孔明燈”!疤鞜簟庇写笥行。饺缴鸷螅q如一個個閃爍的火球,隨風飄向遠方,與夜空中的繁星融為一體,妙不可言。
現代社會中人們基本上不需要用燈籠來照明了,但燈籠的特殊地位依然不減。每逢佳節(jié)、婚禮慶典這樣的喜慶日子,燈籠依然是首選。
【手工燈籠制作方法的圖解】相關文章:
紙杯燈籠手工制作方法07-03
動物手工燈籠制作方法07-02
手工中秋燈籠制作方法07-02
紅包手工燈籠制作方法02-15
兒童燈籠手工制作圖解07-02
簡易燈籠手工制作圖解07-02
手工南瓜紙質燈籠制作方法07-02
小兔蛋殼手工燈籠制作方法07-02
手工櫻花燈籠制作方法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