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太極養生功十二法口訣
養生功主要包括傳統養生功法、武術養生功法、瑜伽功、健身功、氣功等多種類型。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太極養生功十二法口訣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太極養生功十二法口訣
功法源流
養生文化源遠長,
博大精深民間藏,
勞動人民來創造,
民族健康國富強。
功法特點
養生理法源于易醫,
功走圓道天人合一,
逢動必旋工于梢節,
意形結合意如清溪。
動息相隨動緩息長,
健內助外命意腰際。
動作名稱
乾元啟運好運伴,
雙魚懸閣有撐按,
老驥伏櫪馬步勾,
紀昌貫虱練射箭。
躬身撣靴拂塵念,
犀牛望月回身轉,
芙蓉出水淤不染,
金雞報曉獨立站。
平沙落雁把根盤,
云端白鶴德壽仙,
鳳凰來儀為瑞應,
氣息歸元入丹田。
前有預備后收勢,
貴在堅持天天練。
技術要領、注意事項及功理作用
預備勢
技術要領
周身放松并步立,
舌抵上腭眼輕閉,
牙齒相合上下對,
默念口訣調呼吸。
夜闌人靜萬慮拋,
意守丹田封七竅,
呼吸徐緩搭鵲橋,
身輕如燕飄云霄。
注意事項
兩手相疊撫丹田,
男女手均左里邊,
口訣心中默念畢,
兩手垂落目視前。
乾元啟運
名稱內涵
乾元啟運三陽泰,
萬事開頭好運在,
斗柄回寅萬戶春,
陽春三月百花開。
動作指南
左腳開步略肩寬,
兩臂平舉頭左(右)轉,
兩臂前擺頭轉正,
微蹲兩手按腹前。
起身平舉向右(左)看,
前擺落手并步站。
起吸提肛收小腹,
落呼肛腹松自然。
做罷左勢做右勢,
動作相同方向反。
注意事項
兩掌分撐臂內旋,
拇指用力助旋轉,
下蹲深度因人異,
默讀呼音守丹田。
主要作用
暢通肺經大腸經,
防治感冒有作用,
意守丹田扶正本,
呼與脾胃相對應。
健身氣功·導引養生功十二法口訣
雙魚懸閣
名稱內涵
太極圖中兩條魚,
陰陽消長掛墻壁,
一手下按一手托,
神圣莊嚴不可欺。
動作指南
半左(右)轉兩臂側擺,
成丁步無名切脈,
順勢擺至左(右)前方,
虛變弓左(右)腳前邁。
后坐虛步腳蹺起,
合掌距胸二十厘,
收腳摩掌陰陽魚,
下按落掌并步立。
注意事項
呼吸深長徐緩,以腰為軸旋轉,
無名中食切脈,呼音意守關元。
主要作用
有助提高肺功能,緩解咳嗽等疾病,
利于消化緩胃病,強腎生殖有作用。
老驥伏櫪
名稱內涵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壯志德榮,不稱其力,
年華雖老,仍是良駒。
動作指南
開步擺臂平于肩,
掌心向上同肩寬,
目視兩掌握成拳,
兩臂屈肘收胸前。
拳變掌兩臂內旋,
前上伸掌心朝前,
商商接馬步勾掛,
左平視挺直軀干。
勾變掌兩臂內旋,
掌背靠提至腹前,
起身提順勢弾甲,
臂側舉腕平于肩。
掌下落收腳并站,
二目要平視前觀,
然后要左右交換,
動作同方向相反,
最后為下勢準備,
手握拳收于腰間。
注意事項
吸與呼深長徐緩,摳勞宮拳收胸前,
勾手屈腕要充分,讀“呬”音意守太淵。
主要作用
摳勞宮強心功能,勾按摩心包肺經,
扶正氣補中壯元,讀“呬”有益肺作用。
紀昌貫虱
名稱內涵
紀昌學箭拜飛衛,
仰望織機梭穿飛,
練眼觀虱如車輪,
苦練方能捧金杯。
動作指南
左(右)開步腳尖朝前,
拳變掌兩手坐腕,
向前推兩臂伸直,
與肩平與肩同寬。
左蹲右伸跟側蹬,
握拳轉體眼后盯,
左臂放松至身后,
右臂彎曲屈于胸。
兩拳緊握摳勞宮,
左臂伸直與肩平,
右拳拉至右胸前,
沉髖舒胸拉強弓。
回身轉兩拳變掌,
臂內旋平移前方,
起身立收腳并步,
再握拳收于腰旁。
左右交換做兩遍,
同動作不同方向。
注意事項
兩掌前推起根達梢,左右轉身體正跟牢,
百會上領下盤沉穩,氣沉丹田意守后腰。
主要作用
兩手握拳摳勞宮,降龍伏虎心火清,
拉弓射箭調心肺,意守命門固腎精。
躬身撣靴
名稱內涵
躬身前俯似鞠躬,
拂去塵埃一身輕,
雜念惡念一并除,
凈化大腦神安寧。
動作指南
體左轉左拳變掌,
左臂旋后伸向上,
再外旋隨體右轉,
眼看手右前上方。
左掌落于右肩前,
屈肘翹指貼右肩,
體右側屈腿伸直,
摩運三經足踝端。
稍抬頭身體左轉,
橫掌摩運撣腳面,
握拳起身并步立,
拳輪貼腿收腰間。
左右交換方向反,
一左一右做兩遍。
注意事項
集中精神守命門,躬身撣靴腿直伸,
血壓高者頭抬起,緩慢柔和速度勻。
主要作用
滋養腎陰補腎陽,納氣歸腎腰腎壯,
利于健腦益增智,前躬腎府得濡養。
太極養生功十二拍口訣
第一式 乾元啟運
強調“逢動必旋”,兩臂內旋、兩掌左右分撐時拇指須稍用力,以助臂的旋轉幅度。有助于暢通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脈,對傷風感冒、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
下蹲之深度因人而異,不宜強求一致。
默讀“呼”音或意守丹田。
意守丹田,既便于排除雜念,凈化大腦,又有助于補中益氣,扶正培本,增強體質,提高身體抵抗力;呼吸六字訣云:“呼音與脾相配屬!惫誓x“呼”音,有助于和胃健脾。
第二式 雙魚懸閣
此式第1、第2兩拍,每拍宜吸、呼各1次,并宜做到深長徐緩;
第2拍,功法要求上步時繃腳,落步時勾腳,其實是活動踝關節,而踝關節正是“原穴”所在處。因此,功法中有規律的活動踝關節,既可以增強經絡運行氣血、協調陰陽的生理功能,又可以提高經絡抗御病邪、反映癥候的病理功能,還可以加強經絡傳導感應、調整虛實的防治功能,從而收到維護正氣、內安五臟、強身健體的效果。
身體旋轉以腰為軸帶動兩掌。切脈時,無名指、中指、食指分別用指腹置于寸、關、尺部位(寸、關、尺三部指寸口而言。以掌后高骨處為關部,關前為寸,關后為尺)。呼吸不滯,動作連貫,上下肢協調一致。默讀“呼”音或意守丹田(指關元)。
本式功法有助于提高肺功能,緩解咳喘等呼吸系統疾;有助于提高脾胃功能,緩解消化不良、胃腕痛等消化系統疾;有助于提高腎功能,對生殖、泌尿系統疾病有一定作用。
第三式 老驥伏櫪
此式第1、第2兩拍,每拍宜吸、呼各1次,并宜做到深長徐緩;
兩掌握拳屈肘于胸前時,應以中指端點摳勞宮。點摳勞宮有益于提高心功能,對高血壓、冠心病亦有一定緩解效果。
馬步姿勢之高低,因人而異,但勾手屈腕宜充分,并做到“商商相接”,即五指中的小指、無名指和中指自然背屈,食指自然伸開,大拇指內側的少商貼在食指的商陽穴處,但此時少商和商陽并沒有接通,只有少商和商陽相互捏壓時,我們才能說這種勾手為“商商相接”。 “商商相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接通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使二經在手臂形成一個周天,我們稱之為“臂周天”。“臂周天”的形成是為了激發、啟動肺經、大腸經之井穴(少商和商陽),促使其二經脈氣血周流。
屈腕成勾手和疊腕、卷指的動作,由于對肺經原穴太淵,心包經原穴大陵,心經原穴神門有按摩作用,故有助于強心益肺。補中氣,壯元氣,即扶植正氣,強身健體。
默讀“呬”音或以意識引導動作或意守太淵。吐“呬”音有助于益肺。
第四式 紀昌貫虱
心得:做第`1拍“兩掌前推”時,宜起于根,順于中,達于梢。做第2拍“身體左轉”時,上體宜正直,腳跟側蹬切勿拔起。側蹬時前腳掌要微微用力,以捻動涌泉穴。做第3拍時,重心宜下沉;眼先環視左掌,當身體轉正時,再兼視兩掌。做第4拍時,百會上頂,沉肩垂肘帶手下落,將氣沉入丹田。要求兩手握拳收于腰間及拉弓射箭時,中沖要瞬間點摳勞宮,中沖點摳勞宮有助于清心降火,有益于提高心功能,對高血壓、冠心病有一定緩解效果。精神集中,意守命門。意守命門和腳跟側蹬捻動涌泉,激活腎經的源頭,從而使腎經的經氣源源不斷的發出,有助于滋陰補腎、固腎壯腰。
第五式 躬身撣靴
心得:精神集中,意守命門。身體盡量舒展,幅度宜大,躬身撣靴時兩腿伸直。但初學者和病患者可因人而異。身體直起宜緩慢進行,速度均勻。兩手握拳收于腰間時,中沖也同樣要瞬間點摳勞宮。中沖點摳勞宮有助于清心降火,有益于提高心功能,對高血壓、冠心病有一定緩解效果。高血壓病患者練習此勢時,定要將頭抬起。
人體前躬可作用于腰部和貫脊屬腎的督脈,而腰為腎府,乃腎之精氣所濡養之所,根據陰陽學說可知,時腎與膀胱相表里,而膀胱經又經過腰部。此外,督、沖、帶諸脈亦分布于腰部。因此,經常習練“躬身撣靴”,有助于滋養腎陰、溫補腎陽、納氣歸腎固腎壯腰健腦增智。
第六式 犀牛望月
精神集中,意守命門。轉腰幅度宜大,髖胯下沉,左膝或右膝前跪(指起勢方向),后腿蹬直,后腳跟不得離地。側蹬時前腳掌要微微用力,以捻動涌泉穴。兩掌握拳時,中沖瞬間點摳勞宮。兩臂旋轉幅度宜大,速度均勻,切勿端肩、忽快忽慢。
此式通過轉頸旋腰,有助于疏松頸項部和腰背部的肌肉、松解其粘連,緩解肩、肘、腕、頸、背、腰等部位的疼痛;暢通手三陰、手三陽經脈,有助于強心益肺、通調三焦、潤腸化結;意守命門和腳跟側蹬捻動涌泉,激活腎經的源頭,從而使腎經的經氣源源不斷的發出,有助于滋陰補腎、固腎壯腰。
第七式 芙蓉出水
注意:第1拍卷指、彈甲(指甲)時,肩、肘、腕、指等各部要連貫不滯,“工于梢節”,儒雅大方。第2拍兩腿下蹲成盤根步時,兩臂一側屈于胯旁,一側挽回胸前,宜上下一致、手足相顧,既如蓮藕莖盤地下,又似芙蓉(蓮荷)飄搖飛舞,輕松自如。第3拍,隨著身體直起,兩掌根相靠上托,象征著陣陣微風中吹拂著的荷花,從清池水面中浮起。第4拍,左腳并步,宜百會上頂,沉肩順項,沉肘帶手垂于體側。默讀“呬”音或意守太淵。
主要作用:疏通手三陰經和手三陽經脈,有助于強心益肺、潤腸化結、調理三焦等;疏通足三陰經和足三陽經脈,有助于和胃健脾、舒肝利膽、固腎壯腰;此式為全身性運動,有助于提高五臟六腑機能。
第八式 金雞報曉
注意:精神集中,意守丹田(這里指關元);上下肢協調一致、輕松柔和,瀟灑飄逸;成獨立勢時,支撐腳五趾抓地,百會上頂,眼看遠方,而同時屈膝后伸之腿,腳面繃平,腳底朝上;兩勾手屈腕側擺和屈腕上提時,宜舒胸展體,舒展大方,身體成反弓形,眼平視前方;呼氣時,輕吐“吹”音。
腳跟拔起,壓迫涌泉,有助于激發、啟動足少陰腎經,滋陰補腎;成勾上擺,變掌下按,有助于疏通手三陰、手三陽之原穴、通經活絡、頤養心肺、疏導三焦;吐“吹”音,有助于滋陰補腎。
第九式 平沙落雁
精神集中,意守勞宮;起吸落呼,周身放松;盤根步兩腿內側相靠;年老體弱多病者,可將動作難度降低,盤根步可做成歇步;呼氣時,輕吐“呵”音。
意守勞宮,有助于通調手厥陰心包經,舒緩心臟,平調血液;兩腿屈伸、下蹲盤根的動作,有助于暢通足三陰、足三陽經脈,對脾、胃、肝、膽、膀胱、腎等臟腑機能的提高有一定作用;吐“呵”音,有助于舒緩心臟。
第十式 云端白鶴
第1拍,蹺趾充分、合谷捻揉大包穴時,宜舒胸直背,百會上頂;第2拍,兩腿下蹲,腿部內側宜相靠;兩掌左右分擺時,宜從左右兩腕相靠開始,掌指依次卷曲,要求做到“四折”,即卷指、彈甲(指甲)時,腕、掌背、指等各部要連貫不滯,連綿不斷;做第3拍時,百會上頂,帶動整個身軀向上,兩手抖腕亮掌時,中指端與肩髃穴上下基本對齊;做第4拍時,沉肩垂肘帶手下落,將氣沉入丹田;精神集中,意守丹田(指關元)。
腳趾上蹺,壓迫足少陰腎經之井穴涌泉,故有助于激發和啟動其經脈,滋陰補腎;合谷捻大包,既有助于潤腸化結,又有助于和胃健脾;兩手頭上抖腕亮掌,有助于通調三焦、疏通水道。
十一式 鳳凰來儀
做第1拍,百會要上頂,身體中正,以腰脊之轉動帶動兩臂側分、前擺;第2拍,由虛步變成前腿伸直,后腳跟提起的動作,要體現連貫圓活的特點,要求上步時要繃腳,落步時要勾腳,目的主要是為了刺激“原穴”,加強自我按摩,兩勾手的屈腕宜短暫,并稍用力,而且要注意“商商相接”,即五指中的小指、無名指和中指自然背屈,食指自然伸開,大拇指內側的少商貼在食指的商陽穴處,但此時少商和商陽并沒有接通,只有少商和商陽相互捏壓時,我們才能說這種勾手為“商商相接”;第3拍,隨著吸氣,提肛(其實是提會陰穴)收腹,重心后移,前腳尖一定要蹺起,身體轉正,眼兼視兩掌,動作不停,兩掌隨兩臂內旋經胸前、面前左右分掌時,宜舒胸直背,松腰斂臀;隨著呼氣,松腹松肛,左腳向右腳并攏,宜百會上頂帶動整個身體逐漸直起;意守丹田,輕吐“呼”音。
主要作用:轉身旋臂,有助于暢通任、督及手三陰、手三陽經脈。屈腕成勾手,“商商相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接通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使二經在手臂形成一個周天,我們稱之為“臂周天”。“臂周天”的形成是為了激發、啟動肺經、大腸經之井穴(少商和商陽),促使其二經脈氣血周流。故有助于改善心、肺、大腸、小腸等臟腑之機能。腳趾上蹺,對足三陰、三陽經之井穴、原穴產生良性刺激,故有助于提高肝膽、脾胃、膀胱、腎等臟腑之機能。吐“呼”音,有助于和胃健脾。
第十二式 氣息歸元
要精神集中,意守采氣歸于關元;吸氣時,百會上頂;呼氣時,松腰斂臀,身體中正,周身放松;兩掌內收回抱采日月精華時,注意氣路由寬變窄,促使氣流加速。同時,要注意,男性左手在里,女性右手在里,眼平視前方。
主要作用:“關元”,位于任脈之上,屬丹田之一穴。它是足三陰經與任脈的交會穴,又是小腸的募穴。中醫稱之為“長壽大穴”,具有顯著的保健作用。故以意引氣歸關元,有助于壯中氣、補元氣,滋養臟腑,平調陰陽。
收勢
體會:做一套完整的功法,收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對練功功效的取得舉足輕重,促使“顆粒歸倉”,達到練功目的。任何一種健身氣功功法,雖功法不同,練法有異,收功動作也不一樣,但仍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通過調心、調息、調身的鍛煉,遵循著人體內氣由產生、運行、歸元這樣一條循徑走路的自然規律進行。當然,各種功法有其不同收功要求,都需把握好各自的尺度。
本功法收勢要注意:精神集中,意守金津玉液;吞津咽液時,宜汨汨有聲。
唾液乃“治陰虛無上妙方”,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唾液含有球蛋白、黏液蛋白、氨基酸、淀粉酶、溶菌酶、免疫球蛋白和各種微量元素等。唾液是天然防癌劑,具有使致癌物質轉化為無害物質的功能,F代科學研究證明,唾液有助于改善糖類代謝,維持血糖恒定的作用。
【太極養生功十二法口訣】相關文章:
24養生太極劍口訣08-02
傳統文化下的太極養生觀綜述論文12-12
24小時生物鐘養生法12-12
十二星座情人節過法03-16
太極的作文11-19
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條08-01
太極心得體會06-30
驚蟄養生12-17
乘法口訣教學設計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