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識平面圖形預設教案范本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認識平面圖形》預設教案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第一冊p34~p35。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畫一畫等操作活動,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的特征。
2.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感知到圖形的形狀不受其大小、顏色和擺放位置的影響,能正確分辨各種類型的圖形,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培養學生觀察、判斷、實踐操作的能力。
4.通過欣賞、拼擺平面圖形,讓學生感受到圖形的美,學會欣賞數學美。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分辨各種平面圖形,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課件 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白紙
教學過程:
一.觀察圖案,導入新課。
師:這像什么?(輪船) 這是老師用各種圖形拼成的,你認識這些圖形嗎?
生一一指出,教師隨機出示用彩色卡紙做成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
展示在黑板上。□、○、△、
二.實踐操作,體驗“面在體上”
1.感知“面在體上”
師:你能在我們昨天學過的立體圖形中,找到這四個圖形嗎?
2.體驗“面在體上”
師:每個小組由小組長安排每人選一個立體圖形在紙上畫出至少兩個圖形。
師指導有困難的學生畫圖。
畫圖時要注意的幾點:線要畫直,線與線之間不能有缺口,要有一個點。
3.展示圖形,認識圖形的特征
選取學生畫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在黑板上展示。
分別說說你剛才用立體圖形畫出平面圖形的過程中,有什么發現嗎?或者說
有需要注意的地方要告訴大家的?
認識圖形的特征:
正方形:有四條直直的邊,四條邊都相等,有四個角;
長方形:有四條直直的邊,兩條對邊相等,有四個角;
三角形:有三條直直的邊,三個角;
圓:線都彎曲的,沒有角;
4.給圖形分類,正確分辨圖形
師:老師也畫了一些圖形,誰來幫它們分分類呢?
生分類
師小結:圖形的形狀是不受大小,顏色,擺放位置的影響而改變的。(課件
演示圖形的分組)
三.聯系生活,找圖形
師:說一說,你身邊哪些物體的面是你學過的圖形。
(老師要注意糾正學生的表達,是一個面,而不是一個立體。)
四.欣賞圖案,聽故事
師:七巧板可是七塊神奇的板,因為它們可以拼成各種各樣的圖樣,現在我們一起來聽個《守株待兔》的故事,來看看七巧板的奇妙。
(課件演示)
師:課后,小朋友們也用七巧板去拼一拼,看看可以拼成什么有趣的圖案。
設計說明: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了解學生,吃透教材,對課上所要解決的問題均要有一個估測,教學要尊重學生的基礎。課前我了解到學生在學前已經會認簡單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所以我直接出示這幾個平面圖形,讓學生說出它們的名稱。
對兒童來說,空間觀念是從經驗活動的過程中培養起來的,學生的經驗是他們發展空間觀念的基礎;同時,發展空間觀念的基本途徑是多樣的,這些途徑包括生活經驗的回憶,實物觀察,操作活動,想像與表達活動等。特別是對于低年級學生,實際觀察和操作是發展空間觀念的必要手段。在設計上,我是按“觀察,感知面在體上——動手畫,體驗面在體上——說一說,聯系生活找圖形”來學習的,在課堂上滲透空間觀念
【認識平面圖形預設教案】相關文章:
認識平面圖形教學設計03-05
認識平面圖形教學設計(精選11篇)05-16
小班教案認識圖形07-12
小班教案+數學+認識圖形07-12
小班教案《認識圖形》(精選15篇)11-02
圖形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07-02
《軸對稱圖形的認識》的課堂教案設計07-04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09-21
小班數學教案《認識圖形》設計06-08
小升初《平面圖形》知識點總結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