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誰能躲得過職場中年危機?
就在上一周,中興通訊的42歲研發工程師因為被公司勸退,縱身一躍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了一片唏噓和種種非議。歐某之死意味著我們一代人中最優秀的人,雖然拼盡了全力,最終還是輸給了生活。人到中年才失業,這是一般人不可承受之重,任何對自我能力的疑惑,對未來的心灰意冷,都有可能讓一個人聰明人做出錯誤、沖動的決定�,F在,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致命的中年危機呢?
第一、市場競爭的激烈、自身知識老化
隨著通信行業的衰落和市場日益發達的高新技術的出現,尤其是做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中年人開始覺得自己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的節奏。在過去,知識的體系更新換代時間可能會比較長,就像摩爾定律一樣。但是,現在的知識更新換代時間已經被大大的縮短了,如果你自已擁有的知識不能夠跟著時代的發展而更新換代的話,隨著職場新人的不斷涌入,像歐某一樣的老員工被淘汰出局的結局恐怕不會太遠了。
第二、社交圈子閉合、固態化
有相當一部分人在進入中年之后,由于自己的工作環境相對穩定,相對固定,從而導致了一種社交圈不斷閉合化的趨勢,他們常常會滿足于現狀,排斥新鮮的人和事,只和自己喜歡、熟悉的人交往,不愿意去接觸全新的人和事,在這個時候如果他的周圍還是一些社交圈較小,持續性學習能力較為匱乏的人,那么他的社交圈封閉化將會成為一個可怕的靜止陷阱,將會成為自己發展的桎梏,甚至會將中年人提前拖入心態老年化的過程中。
第三,生活壓力大、經濟負擔沉重
張愛玲曾經說,“中年以后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從國人的平均結婚年齡來計算,中國人到中年的時候,孩子一般還是處于青少年的階段,家庭對于子女的教育投入日益在增加,房貸和車貸等一系列的信貸還在努力償還,如果再加上在單位里沒有混到高管職場,實現職場的突破,自己的工資水平進入一個天花板時期,這樣就會導致生活開銷的增加與工資的增長速度不匹配,那么這個負擔和矛盾就會演化成為嚴重的經濟危機。
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們的中年危機就這樣產生了,這種中年危機表現在個人身上就是整體抗壓能力,抗變化能力的弱化,一旦我們在職場上出現了問題,就很容易讓自己陷入無法自拔的陷阱,從而走向極端,中興通訊的研發工程師最后選擇了以死來逃避這些壓力就是血淋淋的現實。
【誰能躲得過職場中年危機?】相關文章:
職場中年女白領的健康危機07-03
金融危機導致職場心理危機07-03
如何渡過職場危機07-02
女性職場上的危機07-01
如何選好保險來應對中年危機07-03
職場危機是回爐充電的良機07-03
職場女性心理危機07-01
職場同樣需要危機公關07-04
誰能成為你的職場導師07-04
經濟危機帶來的職場疲勞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