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冬至和春分的區別
春分和秋分是兩個容易被人混淆的節氣,那么冬至和春分的區別有什么區別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春分節氣特征:
春分時,從理論上說,全球晝夜等長(參見晨昏蒙影)。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晝漸長夜漸短,南半球各地夜漸長晝漸短。
春分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春分之后,北極附近開始極晝,范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結束,極夜開始。范圍漸大。
春分時節,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區和北緯以北的地區外,中國各地日平均氣溫均穩定升達0℃以上。此時嚴寒已經逝去,氣溫回升較快,尤其是華北地區和黃淮平原,日平均氣溫幾乎與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區同時升達10℃以上而進入明媚的春季。
春分節氣習俗
【豎雞蛋】
“春分到,蛋兒俏”,春分這一天最好玩的莫過于“豎雞蛋”:玩法很簡單,僅僅需要挑選一個光滑均勻的沒有冷藏過的雞蛋,放在桌子上憑耐心將它豎立起來就好了。春分這一天是時間的平衡,是白天和夜晚的平衡,蛋站立的穩定性最好。快來試一試吧!
【吃春菜】
春分之時,萬物復蘇,正式吃春菜的好時節,薺菜、春筍正當時,民間有吃春菜、喝春湯的習俗。家長朋友可以在春分時節帶上孩子一起到鄉野田間采摘春菜,體驗親子踏春采摘的樂趣!
【放紙鳶】
春分期間放風箏是古老的休閑娛樂方式,也有祈福之意,以及放飛夢想的寓意,清朝文人高鼎寫道:“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趁著和煦的春風,帶上寶貝們去放風箏吧,讓一顆顆滿懷期待的心隨著各種各樣的紙鳶,在空中翱翔,感受傳統文化的同時,享受快樂的親子時光!
擴展資料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歷大約為3月20日左右,太陽位于黃經0°(春分點)時。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的新年,有著3000年的歷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也是節日和祭祀慶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周禮天子日壇祭日。
《禮記》:“祭日于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冬至節氣天氣特點:
日照時間短
冬至前后,雖然北半球日照時間最短,接收的太陽輻射量最少,但這時地面在夏半時積蓄的熱量還可提供一定的補充,故這時氣溫還不是最低。“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冬至后白晝時間日漸增長。但是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仍比地面輻射散失的熱量少,所以在短期內氣溫仍繼續下降。我國除少數海島和海濱局部地區外,1月都是最冷的月份,故民間有“冬至不過不冷”之說,天文學上也把“冬至”規定為北半球冬季的開始。
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這對于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以后,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天逐漸變長,夜間逐漸變短。
氣溫走低氣候寒冷
從氣候上看,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開始“數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數九”的第一天。關于“數九”,民間流傳著的歌謠是這樣說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不過,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即使在當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氣溫仍然在10℃以上,真可謂秋去春平,全年無冬。
冬至時節養生進補的三大原則
一要有保溫功能
即多吃能增加熱能供給,富含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肉類、蛋類、魚類及豆制品等。
二要有御寒功能
醫學研究表明,人怕冷與其體內缺乏礦物質有關。因此,應注意補充礦物質。中國人一般以“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只要不偏食,就可以保證人體對鉀、鐵、鈉等礦物質的需求。
特別怕冷的人可多補充一些邊根帶皮的蔬菜。專家認為,這類蔬生長在土壤里,其根部和皮殼中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及營養素。
三要有防燥功能
冬季氣候干燥,人們常有鼻干、舌燥、皮膚干裂等癥狀,補充維生素b2和維生素c十分必要。維生素b2多存于動物的肝、蛋、乳中;維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鮮蔬菜和水果中。
【冬至和春分的區別】相關文章:
立冬和冬至的區別12-26
立冬和冬至的區別04-04
立冬和冬至的區別及進補的句子08-03
立冬和冬至的區別3篇12-26
立冬和冬至什么區別10-12
立冬和冬至的區別5篇10-20
立冬和冬至的區別(5篇)10-20
立冬和冬至的區別(精選5篇)10-20
立冬和冬至有啥區別通用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