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客中除夕課文翻譯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詩歌都不陌生吧,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詩歌才是好的詩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客中除夕課文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客中除夕
今夕為何夕,他鄉說故鄉。
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
戎馬無休歇,關山正渺茫。
一杯椒葉酒,未敵淚千行。
注釋
①夕:夜,這里指除夕夜。
②為客:客居他鄉。
③戎馬:這里指戰爭。
④關山:關隘山川。渺茫:迷茫不清的樣子。
⑤椒葉酒:用椒葉泡制的酒。指新年祝福之酒。
⑥未敵:未能抵擋。這里是未能阻止淚流的意思。
簡析
這是一首描寫客中過除夕之夜的詩。在戰爭離亂的歲月,飄流在外的人,其思鄉之情更加濃烈。詩中就表現了這種頗為沉痛的心情。詩的大意說:戰亂的歲月,弄得人們都弄不清今天的這個除夕,究竟是哪一年的除夕了。身在異鄉,談話中總是常常說到自己的家鄉。看到人家的兒女新年又增大一歲,更感到自己飄泊他鄉歲月的漫長。戰爭已經打了多年,還是沒完沒了,沒有休歇的時候。故鄉路遠,為關山所阻隔,望去渺茫,回家的時間也很渺茫。捧著一杯祝福的椒葉酒,這酒也抵擋不住思鄉的淚水滾滾流淌。
創作背景
《客中除夕》是明代詩人袁凱的詩作。這首詩寫除夕夜旅居異地的鄉思客愁。詩篇以對句發端,“今夕為何夕”關合“除夕”,“他鄉說故鄉”關合“客中”,出語含蓄,暗示客愁;第二聯承上聯而來,寫客居生活的冷清和鄉思的綿長。此聯敘事中有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憤,有滯留他鄉、思歸無計的凄寂,也隱含著作者的鄉思和回歸故里的迫切心情;第三聯則點出作者淹留他鄉、歲暮不歸的原因所在。全詩語言通脫質樸,詩中也沒有新奇特別的意象,然卻是平實處見真情,是一首以質勝而非以文名的感懷思鄉之作。
作者簡介
袁凱(生卒年不詳),明代詩人。字景文,號海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洪武間,授御史,因事為太祖所惡,偽作瘋癲,以病免歸。少時以《白燕》詩得名,人稱袁白燕。其詩學杜甫,重在摹擬。有《海叟集》。[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