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冬至的起源以及意義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漢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
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周禮春官 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饑餓與死亡。 《后漢書禮儀》: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還要挑選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黃鐘之律,以示慶賀。唐宋時,以冬至和歲首并重。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黑夜會慢慢變短;南半球接近這一年的黃昏,北半球接近下一年的早晨。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并非一年最冷的一天,人們所說的進九之后,還有一個月才是一年里最冷的時間(即翌年1月8日1月18日交節)。中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冬至前是大雪(12月7-9日交節),冬至后是小寒(翌年1月4-6日交節),冬至是12月21日至12月23日交節。
【冬至的起源以及意義】相關文章:
冬至的起源03-16
冬至的起源作文07-03
冬至的起源[熱門]07-05
重陽節的起源以及儀式07-03
冬至時節有什么起源03-31
個人理財的意義以及目的07-02
春節的意義以及美好寓意01-18
冬至吃湯圓的意義優秀11-25
冬至的意義是什么意思03-31
有意義的冬至夜作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