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傳統節日與飲食的關系
1 春節: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對外漢語教案之中國傳統節日與飲食。俗稱“過年”。
2.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
3.二月二:民間傳說,每逢農歷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后,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
4 清明節:清明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寒食節的設立是為了紀念春秋時代晉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
5.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
6.七夕節:每年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鵲在銀河上搭成一座鵲橋,牛郎和織女才能相見。這個美好的傳說始于漢朝,經過千余年的代代相傳,深入人心。7.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間,因此稱中秋節。
8.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的重陽佳節活動極為豐富,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重陽節又是“老人節”。
9.臘八節:臘八節是佛教的節日。這一天是釋迦牟尼成佛的日子,又稱“成道節”。
10.除夕: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這一天,普通人家盡量爭取團圓。
11 筷子文化:筷子十二種忌諱。
12 酒文化:酒的形態多種多樣,其發展歷程與經濟發展史同步,而酒又不僅僅是一種食物,它還具有精神文化價值。酒與民俗:諸如農事節慶、婚喪嫁娶、生期滿日、慶功祭奠、奉迎賓客等民俗活動,酒都成為中心物質。酒令: 酒令是酒與游戲的結合物。但是游戲的發展成了一種帶有強制性與結束性的游戲后,就成了既輕松又嚴肅的—種文化現象了。籌令:籌令,顧名思義,行酒令必用籌子,籌子是此類酒令的顯著特征。
13 茶文化和茶的歷史 :中國在茶業上對人類的有著卓越的貢獻,這主要在于:最早發現并利用茶這種植物,把它發展形成為我國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并且逐步地傳播到中國的周邊國家乃至整個世界。茶葉的用途:主要是作為飲料,其它包括消除口臭,護發,洗滌絲質衣物,緩解癥狀,煮茶葉蛋,茶葉枕,驅除蚊蟲,菜肴調料,花草肥料,紅茶牛奶糖中國茶道:“茶道”是一種以茶為主題的生活禮儀,也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它通過沏茶、茶、品茶,來修煉身心。中國茶道精神:茶藝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
【中國傳統節日與飲食的關系】相關文章:
中國飲食的禮儀文化12-07
中國飲食禮儀文化03-31
中國飲食禮儀文化05-02
中國的飲食文化07-02
中國飲食文化10-18
中國飲食文化07-20
中國飲食禮儀文化大全10-23
中國元旦的飲食07-10
中國飲食文化07-29
茶道文化與中國哲學的關系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