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改變的關鍵情感心理學
當一個人有跟其他成員一起去死的沖動的時候,他應該看著那個人的眼睛。當他看著那個人的眼睛的時候,他可以說:“最好是我死,而不是你。”如果他真的看著那個人的眼睛的話,他會突然間發現,這不是真的,而且并不能夠全心全意地說出來。他就會醒覺到,死亡其實并不是解決方法,因為另外那個人其實是很愛他的,這會令他從這種盲目之中解脫出來,但是對另外那個人的愛仍然保存,用這種方式,盲目的愛就會變成覺悟的愛。
承接過來的感覺
在心理學家庭系統中,孩子會接收到其他家庭成員的感覺。而這些在家庭里面被抑制的、壓抑的感覺,會通過后來的成員感受到,而且表現出來。就好像家庭成員之間非常強的內在聯結,迫使每一種深層的情感,都要找到表達的出口。
個案:羅伯特充滿了罪疚的感覺,而且在很多瑣事上中表現出來。他無法讓自己脫離這些感覺,這些罪疚感要來便來,事前沒有警告。不管他做些什么,似乎都找不到這些罪疚感的原因。
當一個人被一些感受所充滿的時候,而無法以他自己的生活經歷來解釋,那么有理由去詢問在他的家庭里有沒有其他人,有可能會有這種感受。有沒有一些先人,他們曾經做過一些行為,或者是經歷過一些事件,可能導致他們心里有這些感覺。
羅伯特調查了他自己的家庭歷史,跟著發現他的爸爸曾經在戰爭年代拋棄了他的前妻,而他的前妻則在絕望之中死去。其后,羅伯特的爸爸跟另一個女人結婚,她就是羅伯特的媽媽。爸爸好像完全忘記了他的前妻似的。
如果在羅伯特的家庭里面,有任何人由某些原因感受到罪疚感的話,那個就是羅伯特的爸爸,通過排列個案確定了這個事實。
個案:羅伯特站在他爸爸媽媽對面的位置,感覺到他跟爸爸之間有聯系,爸爸的前妻,也就是他爸爸離開的那位妻子,同時也在個案中間被排列出來。羅伯特的兩個膝蓋突然開始發抖,但是他的爸爸只在看著他的前妻,仿佛覺得不是很熟悉,似乎覺得并沒有受這件事影響。羅伯特馬上感覺到對著爸爸的前妻有一份內疚感。
當這個事實呈現出來的時候,這種罪疚感便終于找到了真正的主人,羅伯特站在他爸爸的面前對他說:“這是你的感覺,這是你的罪疚感,而我為你承擔了這么久,請你把它們收回去。對于我來說,我不能夠再這樣放肆,為你承擔這些東西。”
治療師建議爸爸響應:“我現在承擔我自己的責任跟罪疚感,我自己會承受,你只是個孩子。”當爸爸說完這些話后,突然間感覺到內疚,但是也感覺到輕松了,同時可以承擔他的責任。羅伯特感覺自己從這種罪疚感之中解脫了出來。同時也感受到了這些罪疚感現在回到了他的爸爸那里,那才是這種感覺真正的主人。
代表們能夠區分這些話語,例如:“這些是你的罪疚感,而我幫你承擔了很久。”這些話是否準確。當他們說完這樣一句話以后,有時候他們會體驗到一些新的感覺,例如輕松、放松,從這些負擔中解脫的感覺。羅伯特的代表也可以感覺到他爸爸是否在講真話,例如他爸爸說:“我現在肩負我的責任,我也承擔我自己的內疚感。”
在排列中,感受會流回他真正的主人那里。重要的是,當事人自己對他家庭的內心想法怎樣。當孩子為另外一個家人,承擔了他們的情感,一個很有用的技巧是,把一些很重的物品放到代表的手中,象征這種沉重感是屬于另外一個人,然后這個代表會被要求把這個物品慢慢地、有意識地放在那個情感的主人的腳下。當我們把這些感覺,用這種可以看得見的方式,交還給另外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可以看見,其實讓我們去放下這些負擔是非常困難的,有時候對孩子們來說,要花好一段時間才能把這個包袱放下。
每個人在自己人生里面都有一個責任、義務去肩負或者是為他自己的行動負起責任。當我們能夠去做到的時候,作為回報,我們會有力量和尊嚴。同時,我們可以肩負行動的后果。當羅伯特的爸爸接受他的罪疚感,這樣一來反而令他自由了,令他能夠站起來。他爸爸的話語是:“你只是我的孩子。”這句話不是關于羅伯特本身的價值,而是把羅伯特從他的負擔之中解脫出來,同時把整個家庭秩序重新整理好。他的爸爸承擔了自己的責任,所以他的孩子就可以自由了。
現在這里有另外一個例子:一個當事人感覺到她的內心充滿了痛苦與傷心,但是她自己的人生里面,并沒有任何的事情能導致她有這樣的感受。當她開始思索在她家里面有哪些人可能有這種原因、有這種感受的時候,她回憶起父母的第一個孩子,是未出生已經去世的,而這個孩子從來沒有被提起過,似乎完全被忘記了。但是當她父母經歷到這種痛苦和震驚的時候,其實是難以承受的。不讓自己完整經歷這些痛苦,他們將哀傷深深地鎖在內心。在這個?子里,女兒感覺到這種被壓抑的痛苦,而通過她自己的人生表現出來。
這是家庭的創傷不斷持續的原因。家庭系統排列告訴我們,長遠來說,痛苦的經歷、感受是不能被壓抑的。孩子們會幫助其他人,也就是真正的事主,承擔這些被壓抑的感覺,例如罪疚感、痛苦、憤怒,而他們會在自己的人生里面,體驗到這些感覺。
【改變的關鍵情感心理學】相關文章:
情感心理學經典語句07-02
情感心理學的經典語句07-03
情感心理學語錄07-04
情感心理學語錄11-23
情感心理學經典語錄07-11
心理學情緒情感教案12-17
情感心理學語錄5篇11-23
情感心理學語錄(5篇)11-24
心理學家:改變性格從吃開始07-02
改變性格從吃開始心理學家建議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