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瑤族傳統節日達努節的習俗介紹
“達努”是瑤語,意為“不要忘記”。節日定在農歷的五月二十九日。相傳這一天,是瑤族始祖“祖娘”的生日,所以又叫“祖娘節”。傳說祖娘叫密洛陀,她曾派三女兒帶著谷子到山里墾荒。密洛陀將珍藏的銅鼓送給三女兒,并幫助她驅逐鳥害,使糧食獲得豐收。從此,祖娘的三女兒就在山區安居樂業,繁衍子孫,成為瑤族。瑤族人民為了紀念密洛陀,就把她的生日定為“達努節”。
過節這天,瑤族村村寨寨都要打掃得干干凈凈,并祭獻給祖娘甜米酒和糯米粑粑,按照傳統習俗,家家都要殺雞宰羊,穿著節日盛裝的青年男女約聚在預訂的地點,敲擊著象征祖娘遺留下的銅鼓,虔誠地為祖娘祝壽,并祝瑤家人畜兩旺,年年豐收。在表演擊鼓的時候,人們還爭相給最佳鼓手敬酒祝賀,賜予“鼓王”的美名。此外還要唱傳世的“密洛陀”古歌,跳起歡快的舞蹈,歌頌祖娘的功德。
牛節瑤族的牛節也和農業生產有關。在瑤族地區,牛是重要的畜力,犁地耙田都用牛力,過去一些地區的瑤族還用牛力拉車運輸東西,牛在生產勞動中所起的這種重要作用,使人產生愛牛、惜牛的心情,從而形成敬牛習尚,并形成牛節。據瑤族民間傳說,每年夏歷四月初八是牛的生日,所以,人們將這天作為牛節。牛節這天,禁用牛一天,不能對牛高聲吆喝,更不能用鞭、棍打牛。廣西田林潞城一帶瑤族,牛節這天,各家各戶要殺雞、殺鴨、撿田螺、捉泥鰍來祭祀牛欄。
將牛鼻圈脫下,連同3塊石頭、3個桃子、1個小稻草人(象征牧童)裝進竹簍掛在牛欄上,俗稱“保牛魂”。廣西富川一帶,人們用酒和雞蛋拌飼料喂牛,將牛趕到水草最好的地方去放牧,眾人則坐在草地上品嘗從家里帶來的食品。傍晚,將牛洗刷得干干凈凈,才趕牛回家。牛回欄后,人們點香放鞭炮,祭祀牛神,祝福牛無災無難。
廣西桂平一帶的瑤族,家家戶戶用新鮮芒葉包五色糯米飯,拿到牛欄前供祭,燒香拜祭牛神,祈求耕牛無災無難,六畜興旺,五谷豐登。然后將糯米飯喂牛。
【瑤族傳統節日達努節的習俗介紹】相關文章:
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習俗07-03
傳統節日拗九節的習俗03-01
愚人節傳統節日的習俗07-03
中元節的習俗介紹03-09
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習俗7篇07-03
中國的傳統節日及習俗06-26
傳統節日習俗作文11-11
傳統節日習俗及詩句02-23
中元節的來歷及習俗介紹08-15
重陽節習俗介紹:賞菊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