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場摸魚也要有度
日前,一則名為“如何判斷員工是否在電腦前工作”的帖子在微博上被廣泛轉發。該帖子總結了員工開小差的七大表現,令不少工作之余“摸摸魚”、“放放羊”的白領“汗滴滴”,而管理者和老板們則有些“急吼吼”。
[一周熱點]
“七宗罪”,上班偷懶被曝光
這則帖子羅列出上班“摸魚”的七種表現:打字非常輕快且有停頓,應該是在聊天;鍵盤鼠標并用且不停點擊,很可能在玩游戲;不停滑動鼠標滾輪,或者一直按“Pagedown(翻頁)”鍵,可能在論壇看帖子;不停按“F5(刷新)”鍵,有很大的概率是在刷微博;一動不動緊盯電腦屏幕,說明在看電影;表情時而嚴肅時而輕松的,八成在看股票;手放在鍵盤上長時間未動,表明睡著了。
帖子一出,引起了不少職場人的擔憂,因為說的太準了,這下“把戲”全給拆穿了。而管理人員更是密切關注,甚至有一家貿易公司的老板下令,行政部影印數份發給各部門參考,一旦員工出現這七種表現,立刻“抓典型”。而更多的企業則對員工的電腦權限做了設置,屏蔽股票軟件、QQ、MSN及各大論壇,試圖以此保證員工的工作效率。
[場外評論]
“摸魚族”,休息調劑要有度
其實,這一事件引發的是對“柔性管理”的思考。隨著85后、90后逐步成為企業中堅力量,管理者需要了解并適應這代人的工作習慣。一天 8小時不可能一刻不停忙工作,這樣會造成嚴重倦怠。只要不影響工作進度,偶爾上上微博、看看帖子、開開小差也無妨,這樣的柔性管理,反而能積聚人心,留住人才。
同樣,對于職場人來說,則要考慮如何把握好工作與休息的分寸。
第一,不同工種的“自律性”不同。如果你是在一線操作崗位,如生產流水線的工人、銀行柜面操作人員、門急診醫生等,需要在崗期間嚴格自律,絕對不能“開小差”,甚至連收發短信、接聽電話也盡量避免。而像銷售、記者、項目管理、IT軟件工程師等以績效為導向性的崗位,每月的任務是定額定量的,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自由支配時間。如果他在工作時間干私活,那么必然得在業余時間干工作,因為任務量擺在那里,否則考核自然會將他優勝劣汰。
第二,把握“摸魚”的分寸。連續工作了兩三個小時,一定會有倦怠,起來倒杯咖啡,或看看窗外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或找同事閑聊幾句,或上網看看微博,轉換一下思路,都是可以的,這有助于在下一個時間段的工作中積聚精神。然而,如果你毫無自律,上淘寶購物、去QQ狂聊、在msn與人神侃,這就會影響工作。
【職場摸魚也要有度】相關文章:
職場潛規則:高調也需張弛有度07-11
小職場也要有大智慧07-12
教育筆記-寵愛有度08-05
心中有愛才有度07-10
瞎子摸魚作文03-15
瞎子摸魚作文13篇06-02
瞎子摸魚作文(13篇)06-02
聽說小白也要離職了07-12
辭職也要講技巧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