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和狼的故事教學設計
鹿和狼的故事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3.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根據自己聽過、讀過的童話故事,談談對狼和鹿的印象。
是啊,在我們的印象中,狼是一種兇殘的動物,,應該毫不留情地消滅。可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卻告訴我們另外一種看法。
二、自學課文
1.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作者借這個故事給我們講了一個什么道理。
2.在你感受最深的語句旁邊簡單寫一寫自己的體會。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三、交流自學收獲
1.指名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復述課文所講的故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師生共同解疑。
四、深入學習
1.我們為什么不能完全消滅狼?
2.理解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人們必須尊重這種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中的相互關系。
(1)用課文中的事例說說狼和鹿以及森林間是如何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
(2)用課文中的事例說說為什么人們必須尊重這種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中的相互關系?如果破壞了會怎樣?
3.擴展
(1)結合《蛇與莊稼》的故事,理解生物間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觀點。
(2)讀《塞翁失馬》的故事,明白任何事物都要從正反兩方面看,要有一分為二的觀點。
(3)像這樣生物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事還有很多,請你說一說。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為了引起學生閱讀本文的興趣,導入 新課時,先讓學生根據自己聽過、讀過的童話故事,談談對狼和鹿的印象。然后告訴學生在我們的印象中,狼是一種兇殘的動物,,應該毫不留情地消滅。可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卻告訴我們另外一種看法。請先根據閱讀提示自學課文,然后交流自學收獲。在充分閱讀,熟悉具體事例的基礎上深入學習,用課文中的事例說說我們為什么不能完全消滅狼?理解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人們必須尊重這種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中的相互關系。后,結合《蛇與莊稼》和《塞翁失馬》的故事進行適當擴展,加深體會。
探究活動
兔子吃青菜
樹上拴著一只狗,繩子長十米。離樹九米遠的地方有一筐青菜。有只白兔想吃青菜,可是一到那里,狗就跑去咬它。只不過,聰明的兔子還是吃到了青菜。你想:白兔想了什么辦法讓狗吃不到它?
答案:
白兔逼著狗圍著樹來追它。這樣,繩子一圈一圈地繞在樹上,白兔就可以吃到青菜了。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設計01-04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設計06-01
人教版《鹿和狼的故事》教學設計02-25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設計(15篇)07-16
鹿和狼的故事語文教學設計07-03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設計15篇04-21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設計10篇07-09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設計(10篇)07-16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設計精選10篇07-17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設計11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