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語文的教學故事
學校要求上交一篇教學故事,因為材料不夠,所以把以前的材料做了一些整理,湊成了一篇。
教學無常理。重要的是怎樣能夠讓學生理解我們要教給他們的知識。而實現這個目標的方法很多,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學生的興趣。只要學生能對你教的這個字感興趣了,對你講的這篇課文感興趣了,對你這個語文老師感興趣了,那么他就非常愿意上你的課。我在教學中最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對于一年級的學生講,說話是他們的天性,能夠把一句話說得很完整,就是很不錯了,但能把一句簡短的話說的很優美,這對語文教師來講是一種幸福。
自從學完了漢語拼音,開始步入到課文教學時,我漸漸發現我班的學生很會說話,每一次的說話練習,都讓我出乎所料,他們的小腦瓜很是聰明,也很愛轉動,記得一次練習課,根據已經給出的范文,再說幾個相同的句子,原文是:弟弟說彩虹是一座小橋,妹妹說彩虹是一條項鏈,我說-------------。結果我給出幾分鐘的時間讓他們思考,答案就不斷的涌現:我說彩虹是一扇美麗的石拱門;我說彩虹是彎彎的倒月亮等等,還有一篇原文是:藍天是白云的家,大地是小草的家......,然后讓學生自己再說幾個這樣的句子,學生的答案都是非常優美有詩意的句子,有說肥沃的土地是蚯蚓的家,美麗的花朵是蝴蝶的家;藍天是星星的家;森林是小鳥的家等等。這樣的練習課,學生上的樂此忘彼、樂不思蜀,積極性也特別的高,小手舉得特別的高,嘴里直嚷嚷著:“老師,我、我。”課堂有點亂、散,但當我點到一個同學的名字時,很失望的放下自己的小手,然后認真的聽別人的答案,當聽到他的答案和自己不一樣是,馬上又舉起了小手,嘴巴還是直嚷嚷著。就這樣這堂課的一些教學重點,就慢慢的被解決了,教學過程也就在這種積極、活躍的氛圍下完成了,達到了教學目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學生的思維不只是要在教師的引導下發展,在班級學生的積極氛圍下同樣會被激活,讓學生愛動腦,這對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發展是尤為重要的,所以一些框框盡量少用,不要讓這些成為了學生發展的絆腳石,學生不能被一些東西所定格,給學生發展的空間。學生這種積極的動腦筋,踴躍回答問題的氛圍,我希望能夠永遠保持下去,為以后的寫話和寫作鋪就一條興趣之路。我喜歡,我期待!
【語文的教學故事】相關文章:
語文漁夫的故事教學反思04-03
語文索橋的故事教學設計07-09
小學語文教學故事05-11
小學語文《爭論的故事》教學設計07-04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故事05-12
小學語文老師教學故事-我教研故事08-04
語文成語故事的教學設計07-04
小學語文老師教學故事04-20
小學語文教學故事(15篇)05-13
小學語文教學故事15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