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文化貿易格局應適應國家區域戰略
過去,中國對外文化貿易主要依托上海、北京等國際化大都市,今后也依然要大力發揮上海、北京等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的引領作用。但是,中國發展對外文化貿易不能停止在這個階段,而要轉變觀念,全方位拓展東中西部地區對外文化貿易的能量與渠道。
拓展中國對外文化貿易的大格局,應該與國家新一輪的區域發展戰略相適應。從2008年以來,國家相繼批準頒布了長三角、珠三角、北部灣經濟區、江蘇沿海地區、成渝經濟區、舟山群島新區等30多個區域發展規劃,使得區域發展規劃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勾勒出中國經濟社會文化的新一輪動力版圖,形成有梯度、有波次、有重點的新地緣發展戰略。
擴大對外文化貿易,首先要發揮沿海中心城市和發達地區的作用,形成走向“藍海”的前進基地,同時也要發揮內陸地區的資源優勢,因勢利導開展對外文化貿易。特別是隨著人們對于文化產業和創意經濟規律的認識深化,內陸地區許多以前被忽視的事物,包括古老的遺址、民俗的技能、工業的遺存、文學的傳統、新興的產業、節能的技術等,都被作為文化和創意的資源開發出來。英國專家查爾斯·蘭德利說得好:“創意的基礎還包括城市整體的心理基礎建設與心態。城市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來把握機會和問題,并且營造氣氛和環境,憑借獎勵、規范和法律,激發創新的稟賦。發揮創意并不意味著只關心新事物。偉大的成就往往是新舊的綜合體,因此歷史與創意得以相輔相成。”
浙江橫店建立影視產業實驗區,生產大批中國原創與合資合作的影視作品進入海內外市場,就是一個典型案例。橫店位于浙江中部的丘陵地帶,境內縱橫著山脈與河流、森林與田野,距離最近的鐵路義烏站約35公里,長期以來交通十分不便。橫店在2004年正式獲得“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授牌,到2010年,實驗區的影視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91億元,上交稅費6.24億元,開創出一條內陸丘陵地帶開展文化生產和文化貿易的成功道路——橫店模式。橫店的經驗啟迪人們:要根據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文化合作的大格局,在東、中、西部的重點城市和農村鄉鎮,在沿海港口和內陸山區,因地制宜地建立中國對外文化貿易的產業基地,探索多樣性的文化貿易路徑。
【文化貿易格局應適應國家區域戰略】相關文章:
視覺文化下的產品戰略07-04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07-04
弘揚傳統文化應注意轉化07-02
關于文化產業投資應注重文化的多樣性07-05
論述傳統文化與國家文化安全的關系07-01
hr提升到企業戰略高度應做的事情07-13
格局經典語錄11-12
國際文化貿易專業怎么樣10-09
文化產業戰略合作協議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