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的校園招聘經歷
近年來由于單位擴充轉型后對企業用人需求量不斷增加,領導人決意不拘一格放棄掉堅持了很久不用應界畢業生的用人習慣。開始去學校里招聘,對于招聘期間出現的幾個算是樂趣吧,跟大家分享一下。
招聘時會問:
1、我們單位為什么不能把辦事處設在我們學校咐近,要不然還得回來跑著面試多不方便。(我答:不好意思給您帶了不便,我們單位暫時沒有在貴校處設立辦事處,以后等我們單位再大了就在各校都設置辦事處,好吧。
2、你們單位里有沒有輕松點的話,就沒有事能夠接接電話,送個信件一類的就行。(很抱歉我們單位里看大門的叔叔把這個活都給干了,以后如果有辭職的話再聯系你吧)。
3、去你們單位里面試來回的車票是你們負責吧?(……)
每次去面試的時候能收到一堆的簡歷,等你給他們聯系的時候,他會回答你,不好意思我投錯了,或者說沒有看到單位地址哪么遠不想來。約了小百十個人來面試答應來的能有二三十個,結果來的不到十個人。到最后來試用的基本沒有。
其實企業故慮的相信很多單位都可以理解,必經我們是生產型企業,跟行政或者事業單位有一定的差距。對企業來說使用畢業生對企業來說成本太高,我簡單的總結了一下希望對剛剛畢業的應聘人員有所幫助。
1、剛剛畢業的學生沒有社會經驗,把工作的地方想像的過于完美或者理解想,把在學校里書本上學到的東西不能很好的運用,容易照本宣科,并且固有的思想很難改變。在工作中一但出現一些誤差的時候就特殊容易走入工作誤區,而且很難以適應企業對該崗位的要求。
2、自我為中心是特別普遍的現象。不懂得職業場合的基本規矩,比如如何對待上級,如何對待同事,如何對待工作。自己想做的就做了,自己的事情優于工作,完全忘記了公司的規矩,和自己對于公司的承諾。說白了,就是缺乏責任感。這是公司非常痛恨的事情。比如一個應屆畢業生手頭的工作沒有完成,沒有交接,連面都不見,當天打個電話,從此就不來了,借口是畢業論文答辯。職業場中基本的規矩是提前通知,給公司一個提前量考慮工作接替。
3、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工資、空間、培訓、團隊等等什么都想要,自己到底最看重,自己不清楚,或者期望值太高。其實剛剛工作,找一個鍛煉能力的地方,找一個和自己未來方向相關的地方,踏踏實實的,一切都會有的。在自己沒有資歷和條件的時候,講條件是不現實的。
4、思考問題太簡單。企業里有很多不完美,有很多無奈,這是應屆畢業生無法理解的。為什么客戶會有這樣的要求,為什么企業要有這樣的規定,為什么這樣的人企業還留下,這些都是剛畢業的人無法理解的,在他們看來,不應該這樣。其實,企業里沒有什么應該不應該,換個角度,都是合理的(或者暫時的)。但是,應屆畢業生不能接受,在企業看來很簡單的事情,在他們都成為復雜的不合理。這樣他們就無法樂觀面對很多事情。
5、不懂得堅持。每個企業都給應屆畢業生一個成長的計劃和時間空間,但是,他們自己沒有耐性,不愿意堅持,因此,又從頭開始尋找新的起點。最后,社會上那些容易流動而且沒有扎實功底的人成長的速度反而慢于那些在原地堅持的人。
【我的校園招聘經歷】相關文章:
我的校園招聘07-12
我的招聘面試成長經歷07-11
我的校園招聘經驗分享07-12
校園招聘or社會招聘?07-12
校園招聘與社會招聘的區別07-12
校園招聘招聘的人是哪些07-12
電廠的校園招聘與社會招聘的區別07-12
國外校園招聘與國內的校園招聘的差別07-12
校園招聘和以后非校園招聘的發展的差別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