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父母要教育孩子的方式
現在教育孩子我們是不可以采取過激的方式,打罵只會令孩子性格變得更偏激,家長需要以身作則,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以一種平等的心態進行溝通,這樣孩子就會更愿意跟父母交心,而教育方面就會更好地進行。以下是父母要教育孩子的方式,歡迎閱讀。
一、怎樣教育孩子學習
首先,教育要從了解孩子,理解孩子開始,加強與孩子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際關系。了解,就是要懂得孩子的性格、興趣、愛好以及心里想什么,平時主要做什么,交往的人是些怎樣的人等。理解,就是不要忽視孩子在家庭中的作用,在家庭中有他發表意見的一席之地,而不能說“小孩子懂什么”。家中大事應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設家庭民主化,即讓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的權利和地位得到尊重。尊重兒童在家中的權利、地位,不是一味德寵愛嬌慣孩子,置于“小皇帝”地位。對孩子百依百順,不是尊重,是溺愛。
其次,教育要身教重于言教。在家庭中,孩子是在家長的影響和教育下,在認識周圍的世界中成長的,家長對待人生、事業、生活以及對待他人的態度,都對孩子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家長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最后,是采用正確的教育方法。在上述了解和理解孩子的基礎上,在重視身教重于言教的同時,講究“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教育方法,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培養興趣。小孩子在小的時候,學習深奧的知識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要開拓小孩的智力,培養她們的想象力、觀察力、記憶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這些都是為以后的學習做鋪墊的。我們要從培養小孩的興趣愛好著手,這個時間不能急,要一步步的慢慢來。
2、培養好的習慣。好的生活習慣和獨立生活的能力都很重要。從小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對以后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3、做好溝通。小孩犯錯的時候不要打罵,要試著和她們溝通,告訴她們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交流的時候要放低心態,要把自己想象成小孩,這樣和她交流的時候,你們之間就沒有代溝,溝通起來就很好,你說的話她也會很容易理解,能明白自己錯在哪里,下次就不會犯錯了。
4、多加鼓勵。這個時候的小孩子,有的已經上學了,那么這時無論他寫的字好不好,或者是成績怎樣,那么你都不要責怪他們,要鼓勵他們爭取下次寫的更好。大人的鼓勵對小孩就是一種動力,你一味的責怪會是他們喪失信心的。
5、給孩子自由。小孩子貪玩是難免的,不要一味的克制他們,不讓他們玩,這是不好的。玩是天性使然,不要壓抑,要教會他們安排好時間,比如可以告訴他們,你們做完作業再玩啊,這樣他們就會很高興的,因為做完就有的玩了。做起作業也賣力很多的。
6、言傳身教。家長的言傳身教也是很重要的。小孩子還沒有判斷力,家長的一言一行對他們都有影響,家長平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把他們往好的方面引導。
二、父母教育孩子的禁忌
1、居高臨下
這可能是傳統遺留下的問題,許多父母在面對孩子時,總表現出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勢。專家表示:在人格上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如果父母總以父母自居,即使父母的批評有時百分之百正確,孩子們也會“口服心不服”。因此,專家建議:父母們應蹲下來和孩子說話,這樣大家的感覺都會很好。
2、求全責備
畢竟還是個孩子還小,當他在整理被褥、畫畫或者投擲皮球時沒有做好,父母不應苛刻對待他們的表現,如果父母們總是苛刻地對孩子說,“你還差得遠呢”,就會有意或無意地傷害到他們的自尊心。
3、頻頻夸獎
別以為賞識教育就是要不停地夸獎孩子,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理解,它更大程度上是指理解孩子和鼓勵孩子。過度的無謂的夸獎只會使孩子驕傲自滿,而且,聽慣了父母夸大其辭的贊揚后,在步入社會后他們很可能只能聽好話而聽不進反面意見,由此人生易遭挫折。
4、過多限制
孩子眼中的世界不可能和父母眼中的世界一個樣。父母過多的限制會讓孩子感覺收到束縛,這是孩子最為反感的。
5、關心過頭
“今天誰來了電話?”、“日記上記了些什么?”……每件事情父母都要問個明白。要知道過度關心,只會讓孩子反感,因為,孩子會感覺自己的世界一直收到父母的干擾,自己的生活空間被在壓縮,從而喪失特長發展的機會,甚至,引起我的逆反心理。
三、如何教育孩子有禮貌
1、以身作則,禮貌待人
對父母來說,正確的做法應該從傾聽孩子開始。也許耐心等待一個小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是件容易的事兒,但卻值得花費時間。你可以俯下身,直視孩子的雙眼,讓他知道你愿意聽他說想說的話。這是教會孩子認真聽你的話的最好辦法。
2、教孩子使用禮貌用語
孩子可以用禮貌的語言來表達對別人的喜愛和尊敬。一旦孩子會說話,就能學會說“請!”和“謝謝!”等禮貌用語。你要讓孩子明白,你愿意在他對你有禮貌的時候答應他的要求,而不喜歡聽到他命令你。
同樣,以身作則比單純的說教效果要好得多。你應該經常對你的孩子(以及別人的孩子)說“請!”和“謝謝!”,這樣孩子就明白禮貌用語是日常交流的一部分,不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公共場合,都應該講禮貌。
3、避免過激反應
如果你的孩子打了你或者叫你“大笨蛋”,盡量不要生氣(無論如何,你是大人,你知道自己不是大笨蛋)。記住,如果孩子想引起你的注意,他就能干出所有讓你生氣的事兒來。所以,你應該面對孩子,平靜而堅決地告訴他:“咱們家里可不能有罵人打人的孩子。”然后,你要教會孩子用禮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要求:“你要是想讓我和你一起玩,你就得好好說。你說‘媽媽,我想讓你給我講個故事。’就行了。”
4、容忍孩子的不同意見
如果我們的孩子總是能高高興興按我們說的做,生活就會輕松多了——可是,這并不是人類的本性。所以,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你要記住,他并不是不尊敬你,他只是有不同的看法而已。
教孩子明白,用不禮貌的方式表達要求,得不到好效果(例如“你從來不帶我去公園,媽媽壞!”)。你應該教孩子用積極的方式提要求(“咱們去商店買完東西以后能去公園嗎?”)。隨著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的逐漸成熟,他就能自己用禮貌的方式提出要求了。同時,父母也應該為孩子做榜樣,言傳身教。
5、設定底限
兒童教育專家認為,教會孩子懂禮貌的最好方法就是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既和藹又嚴厲。因為和藹的態度能表現你對孩子的尊重,而嚴厲的態度則能表現你對原則的尊重。
如果你的孩子在超市里大哭大鬧,你想盡辦法也哄不住他,你應該怎么辦呢?專家建議你應該心平氣和但堅決果斷地把孩子帶出超市,等他安靜下來。然后,你就可以平靜地對孩子說:“現在咱們再進去買東西。”這樣,孩子就能明白:自己再哭再鬧,媽媽也必須買完東西,才能帶自己回家。
6、表揚孩子的禮貌行為
盡可能鼓勵孩子偶然的禮貌行為,不過,要讓孩子明白你為什么表揚他。你應該在表揚孩子的時候,具體說明你表揚他的原因。父母們往往只說“好孩子!”“真不錯!”,而實際上,應該具體地說:“你剛才要糖吃的時候說了‘請!’,真是個好孩子!”,或者“你剛才排隊等其他小朋友領完冰淇淋才自己領,做得真不錯!”你的表揚要具體明確,這樣孩子才知道自己的好表現會得到你的肯定和鼓勵,應該堅持下去。
四、如何教育孩子學習
1、提供合適的學習環境
父母需要的是認真地訓練孩子集中精力的習慣。好的學習環境應該滿足這五個條件:
①光線充足,空氣流通。
②安靜,沒有騷擾。包括精神方面的,包括物質方面等的。
③有符合孩子年齡特征的合適的桌椅板凳。
④學習前備有足夠的文具用品。
⑤有放置個人學習物品的地方,可以自己收拾。
2、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
父母要讓孩子保持很好的身心狀態,這是學習的前提。有五個具體方法:
①不給孩子過分的精神壓力。
切忌說:“你回去復習功課,這回你還是再考上次那樣的成績,你等著,你小心,等你爸出差回來,我告狀,你看著。”經常媽媽管不了孩子,就說這話,這就叫過分的精神壓力。
②保證孩子適當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
③孩子每周一定要有固定的文體活動時間來舒展身心
④在學習輔導中啟發孩子自覺學習。
不急躁,不替代。有的父母一著急就說:“笨死了,你都笨成什么樣了,你看你。”這實際上真不管用,所以要不急躁,不替代。
⑤用一切辦法保證孩子在學習當中的輕松情緒。
讓他在學習過程中,保持一種輕松狀態,這有助于調動他的積極性。孩子只有精神健康、身心健康,他才能好好讀書。
3、激發培養孩子積極的學習動機
①不斷表揚孩子在學習上的進步。
哪怕這個進步特別微小,比如上回他考倒數第三,這次他考倒數第四,這也是進步,這也得表揚。再比如上次他考60分,這回也考60分,但這一次他因為馬虎扣的分比上回少3分,這也是進步,也要表揚。這對孩子來講太重要了,鼓勵孩子要具體,這樣他才能有學習的積極性。
②與孩子訂立短期的、孩子有能力達到的目標。
父母不要動不動就說:這學期咱們努力,原來你考第20名,這回咱爭取考前五名,前五名咱們就怎么著。這話沒用,為什么?一是孩子的努力時間太長,孩子沒那么大常性。二是考不考前五名還取決于別人,這不是他能夠做到的。所以要訂短期的、孩子有能力達到的目標,這是如何教育孩子學習的一個重要方法。
③鼓勵孩子,讓他有信心去面對困難。
④幫助孩子分析糾正失誤,切忌劈頭蓋臉的責難和挖苦。
⑤切忌過分挑剔和鄙視孩子的各種表現。
所謂鄙視挑剔,就是貶低人格。很多父母容易犯這毛病,他們的口頭禪就是“笨死了你”,這就是貶低人格,這對孩子的傷害很大的。
⑥有計劃地經常帶孩子參觀一些博物管、科技管,聽一些音樂會,看一些演出,培養興趣。
⑦你要有能力具體地直接地幫助孩子解決功課上的困難和問題,但不是替代他做。
⑧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4、培養、訓練復習、預習的習慣
①預習能夠幫助孩子把今天的知識和明天要學的融會貫通
②開始的時候,逐天詢問孩子上課學習的內容和重點,這會推動孩子養成理解的習慣,且有利于復習。
③用獎懲的方法訓練孩子做作業的認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