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爬山》課文的教學反思總結
《爬山》這篇課文記敘了26年前父親帶著十歲的我沿著又彎又窄的山路去爬山,在爬山的過程中父親告訴我能不能爬到山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盡力了,在下山途中又告訴我要用心欣賞沿途的美景的事情。我從父親身上學到了智慧,從大山的身上學到了沉靜。
教學課文時,要重點引導學生理解父親說的話的含義。教學時,我先讓學生默讀課文,畫出父親說的話,接著讓學生說說這些話是在什么地方(或在什么情況下)說的,再讓學生讀讀父親說的話,提出疑問,最后組織學生討論父親的話的含義。父親第三次說的話是在“我”又跑又跳急著下山時說的。這段話最重要也最難理解,我先讓學生朗讀后,提示學生結合父親是怎樣做的來理解他說的話。讓學生說說父親說這些話的用意是什么,他的話給我們以什么啟示。(要求學生結合自己親身的體驗來談談體會)這樣,學生學得扎實,理解了課文,從中悟到了道理。
【《爬山》課文的教學反思總結】相關文章:
課文的教學反思07-05
關于課文教學的總結反思07-05
爬山虎的腳課文的教學設計07-04
白楊課文的教學反思07-04
課文雨后的教學反思07-04
課文秋天教學反思07-04
課文白楊教學反思07-04
課文《水》的教學反思07-04
課文《雪兒》教學反思07-04
課文尊嚴的教學反思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