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麗的紋樣課文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適合紋樣的基本知識,掌握其圖案裝飾的一般規律,知道適合紋樣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應會運用以前學過的點、線、面等裝飾方法和夸張、變形、省略等變化方法來對適合紋樣進行裝飾。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教學重點:
學會用幾何形、自然形等要素點、線、面來裝飾適合圖形的紋樣。
首先欣賞圖案將學生帶入美麗的圖案中。圖案本身的魅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帶入美的情景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學生欣賞圖案時,提出問題,引出這節課的課題:適合紋樣
師和生一起總結:
1)適合紋樣指適合于一定的外輪廓形狀中的裝飾紋樣。適合紋樣的形態要與外廓相吻合,就是說,在除去邊框時,仍舊具有清晰的邊框外形特征。
2)可以有正方形、圓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
3)我們可以用點、線、面來裝飾,也可以用一個形象或者幾個形象來裝飾。 了解了適合紋樣的一般知識,掌握了基本規律,有利于下一步的設計制作 然后有學生開始構思、設計、制作精美的適合紋樣。學生在作業起稿時,我巡視輔導學生在制作時想法比較束縛,不夠活躍。
本節課的內容是很豐富多彩的,過程中設計的環節不是很多,沒有多少懸念,是靠著內容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自己的繪制,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圖案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是非常廣泛的,因而,教與學生一些簡單有效的裝飾方法是很實用的。而沒有比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了。
【美麗的紋樣課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課文的教學反思07-05
課文《荷花》教學反思07-05
趕海課文的教學反思07-05
課文手指的教學反思07-05
統計課文的教學反思07-05
課文《貓》教學反思07-05
課文影子教學反思07-05
課文太陽教學反思07-05
課文分類的教學反思07-05
課文爭吵的教學反思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