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冠軍投資一樣
“買入持有型,注重基本面研究,堅持自下而上選股。關注公司價值而非市場波動,并結合宏觀、行業趨勢以及相對估值進行個股選擇。”
“改革是最大的紅利,新型城鎮化是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潛力所在。2013年,隨著去庫存等不利因素的減輕以及供給結構的調整,微觀層面看,企業盈利將走穩回升,尤其是中下游行業更為有利,看好基本面較好、估值較為便宜或合理的金融、地產、建筑建材、高端裝備機械、醫藥、家電、汽車等板塊中具有長期競爭力的龍頭公司。”
——景順長城余廣
巴菲特的辦公室門上有一個大大的標語牌,上面寫著“今天像冠軍一樣投資”(Invest Like A Champion Today),每天早上他和投資經理人進門時先要摸一下這塊標語牌。
晨會討論、實地調研、閱讀及撰寫研報、下達交易指令……從宏觀到個股,從組合到風控,每天如常覆蓋,郵箱里千封郵件閱讀完還有千封未打開,各種信息浩如煙海,一頭扎進去,就很難抽身出來。這樣的節奏,對景順長城基金經理余廣來說,已是常態。
雖然就任基金經理的日子不長,僅僅兩年,他麾下的景順長城核心競爭力基金卻以超過31.79%的收益獲得2012年股票型基金冠軍,而另一只主題型基金,景順長城能源基建基金也一舉奪魁,獲得過去三年業績總冠軍;他話不多,卻頗有些發人深思的味道,“投資永存遺憾,回過頭看永遠都有機會獲得更好的業績但沒有抓住,投資決策有錯有對,關鍵是吸取教訓獲得成長,并最終找到正確的投資方法”。或許,正如他在寫給客戶的手記中所說的那樣:始終保持“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心境,在弱市下,我們不要糾結于市場何時反彈,前瞻性布局更顯必要。
◎“良馬期乎千里”
盡管余廣將奪冠更多地歸結于運氣,然而,這份好業績的得來卻絕非易事。“我的職業生涯很簡單,注冊會計師出身,從事過審計、財務、風控工作。”在入職基金之前,余廣所做的幾乎全部是圍繞“發掘公司價值和風險”的工種。2005年,加入景順長城基金的余廣,正式開始了他的研究員生涯,而這一做,就是五年。
擔心根基不夠扎實,他開始廣泛涉獵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包括地產、家電、汽車、基建等行業,加上無數次實地調研、財報分析以及深度報告撰寫,他對多年研究的上市公司稔熟于心,并逐步構筑起自己的核心股票池。
近六年時間在會計師事務所做上市公司審計,余廣說,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學會了從財務報表中讀懂企業。“那幾年證券市場并不規范,一些股價瘋漲的企業都擁有漂亮的財報。”見多了粉飾報表的假象及手段,在擇股時則更為看重公司的財務指標,自下而上選股的理念也初具雛形。
2010年5月,余廣升任基金經理,并接管景順長城能源基建基金。當年,消費類股價屢創新高,而藍籌類股長期蟄伏、得不到資金眷顧,是隨大流,維持醫藥股、消費股的高配置?抑或逆市買入機械、基建、銀行等低估值品種?余廣舉棋不定。
“如果能物美價廉,是再好不過,若兩者不能兼顧,務必要保持頭腦清醒、獨立判斷。”余廣提醒自己,當時的藍籌股,增長很穩定,估值也便宜,為什么頻頻遇冷?難道只是因為市場不認可?他曾經不下百遍問自己,藍籌究竟因何被冷落?是東西不夠好,還是東西夠好但資金不追逐導致市場不喜歡?
又或者,如果自己是實業投資者,什么類型的生意值得關注?“當然是回報率持續較好,能持續運營、杠桿水平合理、能健康盈利的公司,同時,也要考慮投資風險。”價格方面的因素主要是估值,尤其在熊市中,所買的股票估值越低,越有安全邊際,在反彈市中往往上漲力度越大。
反復掂量后,余廣大手筆配置了冷門的水泥、工程機械等板塊,而這一次,卻踩準了市場的節拍。蟄伏數月的建材、機械、汽車等周期性股票出現了連續爆發的行情,能源基建基金脫穎而出,據晨星數據顯示,2011年一季度末,景順長城能源基建基金近一年回報率居247只同類基金榜首。
獨立的思考理念、清晰的投資邏輯,讓接觸余廣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余廣做投資的特征明顯,對市場和投資的看法從不輕易改變,”一位保險機構的投資人員這樣評價他,“瘦小的身體里藏著強大的內心。”
“景順長城能源基建是一只主題型基金,契約規定基金80%的股票資產需投資于能源基建相關行業。”余廣說,他心目中的好公司還不在投資范圍內。2011年底,景順長城核心競爭力基金發行,對余廣而言,這是一只投資范圍廣闊的基金,有著足夠的發揮空間。而這個過程中,基金經理對重倉股的慎重選擇是控制公募基金組合風險的重要環節,對上市公司長期、深度的觀察形成的認知將是選股的重要依據。
◎不擇時,只選股
對于職業投資者而言,業績持續性最重要。而景順長城核心競爭力基金成立之初,市場剛經歷一整個季度的連續下跌,悲觀氣氛濃重。
如何才能持續好業績?雖然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個股的研究上,時刻關注公司的基本面(包括商業模式、品牌號召力、管理團隊、估值、現金流等),卻也不能對市場的變化置若罔聞。而數年的投資生涯,市場幾經大起大落,余廣也曾嘗試去做波段、跟趨勢,試圖從市場波動中賺取收益。
“整體上來說,那幾年并沒有從中獲得多少超額收益,而經歷兩輪牛熊的壓力測試,基金經理想不成熟都難。”余廣自言,單純跟隨市場熱點轉換的板塊輪動已沒有太大價值,其原因在于如果是短期的熱點輪動,既需要把握進入時機,又需要把握退出時機,從實際操作來看穩定地把握好這兩個時機的難度非常之高。
接下來的投資,他盡量淡化市場波動,轉而尋找確定性的投資邏輯。“影響市場偏好的情緒與預期是不確定的,而長期來看,只有真實業績是股價的確定性驅動因素。”余廣堅持,以基于長遠價值的投資去博取不菲的回報,而不僅僅是把握某個不確定轉折契機帶來的突發性投資機會,從而真正去實踐景順長城“寧取細水長流,不要驚濤裂岸”的投資理念。
而當時泥沙俱下的行情中,好公司的投資價值已逐漸浮現。余廣采取快速建倉的策略,配置了較多高成長、低估值龍頭公司,加上一些績優型高成長股。事實證明,這次的基金組合配置把握了后來的估值修復行情,2012年一季度,景順長城核心競爭力基金收益近15%。
回顧2012年的市場,結構性特征較為明顯,盡管市場一度下跌,一批績優高成長股卻屢創新高。“伴隨著供給結構的調整,有望見到一些行業的盈利拐點率先出現。”余廣認為,優秀的企業擴大產能,而落后企業則被淘汰出清,這樣的環境無疑對個股研究提出更高要求。
在他看來,目前市場上對投資有很多的誤區,最常見的是只看市場不看個股,熱衷于議論市場走勢,對自己的投資永遠無法堅持。而事實上,市場永遠都有個股的機會。
今年以來,股票市場走出一波不小的上漲態勢。“隨著近兩年A股較大幅度下跌,2013年滬深300的PE估值僅在10倍左右,整體估值水平處于相對底部區域。”在此行情下,余廣更看好權益類資產投資價值。在進一步分析自2007年9月前上市至今獲得正收益的378只股票后,他發現,有298只股票(占比79%)的業績盈利在此期間取得正增長。298只中,又有225只股票(占比76%)年復合增長率在20%以上。“這意味著,公司盈利的持續增長是股價上漲的主要動力。”
繼景順長城核心競爭力基金之后,余廣再度出擊,掌管景順長城品質投資基金。“好的業績只是證明自下而上選股的投資方法在2012年的市場環境中相對有效,而如何在波動的市場中尋找到正確的投資方法卻是長期命題,探索它的腳步不會停止。”對于新基金的管理,他依然堅持一貫的精選個股理念,品質是公司價值的基石。
【冠軍投資一樣】相關文章:
銷售冠軍獲獎感言01-22
銷售冠軍獲獎感言01-28
銷售冠軍獲獎發言05-23
銷售冠軍的工作總結07-02
(精品)銷售冠軍獲獎發言07-06
我家的“全能冠軍”作文06-11
個人銷售冠軍獲獎感言09-28
最新銷售冠軍頒獎詞08-12
團隊銷售冠軍頒獎詞08-12
銷售冠軍獲獎感言15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