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文理想的教學實錄
師:昨天我們和王家新一起感受了山那邊的魅力,體會了被理想之光照亮眼睛時的驚喜。
今天我們再來看流沙河怎樣為我們解讀理想。
生:(好奇)流沙河?
師:對,流沙河是筆名。
師:昨天同學們說已經會讀詩了,那就請同學們讀一讀,說一說你的閱讀感受。
生:自由朗讀
生:我感覺這首詩不如前一首好朗讀。
生:(幾個同時)不對,這首好讀
師:請大家聽完**的意見,請你說說為什么?
生:句式整齊、感情變化不大
生:才不是呢,正因為句式整齊、感情變化不大,才好讀
生:不對,感情變化不大,很難區分,才不好讀。
生:《在山的那邊》里開始的癡想、然后的失望、后來堅定,感情變化是很明顯,但是讀的時候,每一個地方單獨讀的時候,都不是很好讀的,像昨天同學讀的時候技巧不好掌握,《理想》就不一樣,一般同學都能讀得差不多。
生:我說不好讀是說很難區分出誰讀得更好。
師:那是不是說對多數同學來說,《理想》比《在山的那邊》更容易讀好
生:是,但是讀得好的同學不像讀《在山的那邊》那么好表現。
師:**能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而且這么多同學反對他,他還能堅持自己的看法,精神可嘉啊。希望同學們都向**學習,開動自己的腦筋。不過剛才同學們已經就這首詩的形式達成了一個統一的認識:這首詩句式整齊、韻律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還有怎樣的認識呢,請同學們繼續發表自己的意見。
生:老師,我對28頁第2節詩不理解。
師:能具體說說嗎?
生:怎么會讓人常遭不幸,又能讓人絕處逢生呢?
生:我懂,我認為是因為有理想的人做的事,別人不理解,會排擠他、迫害他,像岳飛。他要把金兵趕出去,但是皇帝、秦檜不想讓他打仗了,岳飛就被害死了。但是遭遇了不幸的人,本來已經絕望了,有理想的話,就會堅持,還有可能成功。
師:**舉了岳飛的例子,岳飛精忠報國、洗雪靖康之恥的理想和當權者的利益發生了沖突,終于被害死了……
生:我想給他后一句詩舉個例子,可能不恰當。
師:請講,不用那么多顧慮。
生:說遭遇不幸的人,比如說一個人掉進了一個很久不用的很深很深的井里,他如果放棄了活命的愿望,可能很容易就死了,如果他不放棄求生的愿望,多堅持一下,可能獲救或者找到救自己的方法。
師:**打了一個比方,說理想的力量是神奇的,能夠激勵人們繼續奮斗,直到重獲新生。
……(學生又舉出了一些實例)
師:**明白這兩句詩的含義了嗎?
生:明白。
師:看來同學們的分析能力很強,聯系生活的能力也很強啊,理想對人生有如此重大的意義,我們更需要
生:有理想
師:真聰明,老師想說的話都在同學們的意料之中。那下面還是請同學們繼續發表自己的看法吧。
生:我不懂,27頁第二節
生:(舉手同時起立)我來說,這一節要和前面那節聯系起來,是說不同的年代,理想不同,理想一直在發展,從古代到現代,代代相傳。我們生活在先輩的理想里,他們奮斗實現了理想,留給了我們,他們的理想對我們來說就是現實,我們的理想也會是以后人們的現實。就這樣一代代不停的奮斗、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師:同學們同意嗎?
生:同意。
師:我也同意。也就是說這兩節詩從歷史角度告訴我們:理想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與進步。
生:我不懂27頁最后一節
生:這里說的理想是不能只顧自己發財,可能你在實現理想的時候,還會做出自己的犧牲。但是你犧牲了自己的利益,也會有收獲,像岳飛,人們都把他當成英雄,一直紀念他。
師:**注意了到了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的聯系。老師認為這節詩最好能和下面一節聯系起來分析。
生:我明白了。應該是說當我們為了社會理想奮斗的時候,會犧牲一些個人利益,也會給自己帶來榮譽,但這個榮譽不是我的理想,所以說是副產品。
師: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不是截然對立的,能統一最好。當你在實現個人理想時能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那樣就不用犧牲個人利益了。
師:還有疑問嗎?
生:沉默
師:如果同學們沒有問題,老師想問問,大家認為這首詩最能感動你的詩句有哪些?
生:朗讀、談自己的朗讀體會、相互補充
師:同學們談了這么多體會,下面請一位同學給大家朗讀
生:朗讀
鈴聲響
師:同學們青春正好,請大家乘上
生:理想之馬,揮鞭從此啟程。
師:(笑)好,老師為你們加油。
【課文理想的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課文《假如》的教學實錄07-05
課文社戲教學實錄07-05
課文《太陽》教學實錄07-04
課文燕子的教學實錄07-04
課文《春》教學實錄07-05
理想教學實錄07-01
《燕子》課文教學實錄07-03
給課文配插圖教學實錄07-05
課文窗前的氣球的教學實錄07-05
小學課文教學實錄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