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經典課文《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綜合運用比喻、擬人、排比、引用等修辭手法。
2、體會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3、學習本文細致觀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
【達成目標策略】
突出文章細和美的特點。初進中學的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方面時常比較粗疏,課文中的細筆細繪可作為范例,給學生以啟發。適當地點撥、引導,讓學生體會文章的形象美、語言美、結構美、情味美。教師重點講讀一兩段作為示范,幫助學生理解描寫的對象、描寫的順序、描寫的方法、描寫的語言,在這個基礎上,指導學生獨立分析,鍛煉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
揣摩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和句子,體悟作者語言表達的巧妙。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實例,講清比喻、擬人兩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飽受嚴冬寒冷的人們最渴望春回大地,因為春天讓大自然生機勃發,給人溫暖,給人希望,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時,人們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詩作賦。唐代詩人杜甫寫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韓愈在《初春小雨》中說: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些詩句都是古人對春的描寫和贊美,那么今天,我們共同欣賞一篇今人贊春的散文。(板書課題、作者)
二、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蘇省揚州市人。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朱自清是文學研究會早期主要成員,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200多萬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綠》、《荷塘月色》等。
三、范讀、疏通字詞
1、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課文朗讀。
2、學生齊讀。
3、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
水漲(zhǎng) 捉迷藏(cáng) 薄(bó)煙 應和(hè) 醞釀(yùn niàng) 黃暈(yùn) 蓑(suō)衣 巢(cháo)
四、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結合課后練習一,讓學生讀課文,分別找出盼春、繪春、贊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繪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贊春
2、默讀課文,找出你認為寫得最美的句子畫出來,體會美在哪里?
3、找出本文的比喻句、擬人句。
五、布置作業
要求課后反復朗讀,達到熟練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