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課文成功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熟悉文本,找出作者的基本觀點,理清寫作層次
2、積累三首詞。
3、學會從現實生活中尋找論據來證明(完善)觀點
4、合作辨析,對課文觀點進行探究,拓展思路,形成自己的看法。
教材分析:
《成功》這篇以個人經歷說道理,分析成功的三個必要條件,指出無論是治學或是干事業,都不能依賴天資和機遇,指出只有通過勤奮,才能走向成功。
本文所講道理是通俗易懂的,如果只是干巴巴就課文講課文,學生因為無新鮮感而產生厭學心理,所以教者必須占有大量材料,才能講得有血有肉,生動感人。教者還要結合作者季羨林的經歷來講成功的公式。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體會來感悟、體會所闡明的道理。只有建立在大量事實材料上的感悟才是真正的感悟。
教學設想:
通過反復閱讀、討論,領會作者表達的特點,通過比較閱讀從而深刻明白作者對于成功的見解。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演講同學說一說“我所了解的季羨林”。
二、閱讀指導
1、培養速讀能力,整體感知內容,同時要求書面寫出大意,將速讀落在實處。
(一)速讀課文,我知道的觀點是 (書面寫出)
(二)細讀課文,列出結構提綱
2、訓練歸納能力。幫助學生理解文中引用的內容培養質疑習慣
3、培養替換補充材料說明觀點的能力,同時深化理解。學生交流閱讀體會----分組交流收集的論據:
A成功需要天資B成功需要機遇C 成功需要勤奮D成功的關鍵要素在于勤奮。
4、培養質疑精神,鼓勵形成自己的看法。比較閱讀,拓展理解
比較閱讀《成功是一種感受》,解決兩個問題
附:《成功是一種感受》
說到成功,人們有一個錯誤觀念:成功只等于成名。有人認為,只有扭轉乾坤的壯舉,才算是成功的舉動;有人認為,只有領袖、名人,稱的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則干脆斷言,世界上沒有一個成功者,因為人生最終的結局是悲劇——后人肯定會超越前人。這實在是一種可怕的自卑。
其實,我們都是成功者,因為成功只是一種感受,一種自我意識的主觀感受。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每一點進步,哪怕只是微小的進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認認真真的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樂就會常伴我們身邊,我們的人生也就會因此而變得格外的豐富和生動。不是嗎?作為一名學生,他考試及格了,成績提高了,這是成功,也應該感到高興;作為一個農民,他播下的種子發芽了,莊稼收割了,這也是成功,也應該感到高興。在更多的時候,成功無需旁人認可,更不許別人來裁判;我們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劃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過于神圣。
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不可避免要遭受這樣那樣的挫折和失敗,每經過一次失敗,對事物的認識就深入了一步,對人生的感悟就加深了許多,自己的意志就增強了不少,這種種經歷和感受,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成功?不也應該感到快樂嗎?否則,我們就會對人生失去一份應有的信心,面對困難,我們就會望而卻步。
大膽而自豪的承認成功吧,認認真真的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從品味中,汲取動力,開啟智慧,從而獲得更大的成功,這也許就是人生的意義所在。
A、假如你是編者,你會選擇哪篇入選初中教材?B、編者認為季先生的《成功》“貴在有獨特見解”,“ 見解獨到而深刻”,你同意嗎?
與學生共同分享閱讀結果,言傳身教。教師談自己的閱讀體會“開學第一課”,學生交流關成功的名言。
課后作業:
當堂背誦王國維的“境界說”
課外閱讀季羨林的《月是故鄉明》、《永遠的悔》、《春滿燕園》。《成功是一種感受》
【語文課文成功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課文教學設計08-15
《語文園地六》優秀教學課文設計07-03
語文課文《春雨的色彩》教學設計07-04
小學語文課文《匆匆》的教學設計07-04
人教版語文課文《語文園地五》教學設計07-02
小學語文課文《春雨的色彩》教學設計07-04
語文課文中國石教學設計07-04
人教版語文課文《比尾巴》優秀教學設計07-04
語文課文《她是我的朋友》的教學設計05-12
語文課文烏鴉喝水優秀教學設計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