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文《暖流》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課文《暖流》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暖流》是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春光無限”中的第二篇課文,暖流教學反思。課文主要記述了1994年年底,江澤民同志在天津視察期間,到南開大學看望師生的故事。文章通過對主席神態、語言、動作的刻畫,表現了主席平易近人、關心教育、知識豐富的領導風范,表達了江爺爺對中國古典文學的熱愛和對青年一代的關懷。
每講完一課都進行教學反思,這樣不僅能夠了解自己在教學中的優點和不足,為以后的教學進行有效的彌補,還可以了解學情,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因此,在講完這篇課文的時候,我進行及時的反思,尋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因此,我總結了以下幾點,供自己在以后的教學進行修正:
1、學生們對江澤民同志比較陌生,為了引起學生們對他的了解,因此在課堂之上首先出示了關于江爺爺的簡介,這樣學生們對江澤民同志有了一定的了解,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起著重要的作用。
2、重視對課文題目的理解。“暖流”不僅有本意(大自然中的自然現象),而且還有其比喻義,而文章題目就是比喻義,說得是“溫暖的感覺”。這樣只有對文章的題目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對課文的主要內容的掌握就會很輕松,也就會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3、對文章結構的分析。文章一共有7個自然段,按照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可以分為3部分。在教學中,首先讓學生了解每一段所寫的內容,進而分析重點的句子,以及表現江爺爺品質的語句,通過他和學生之間的談話的提示語,可以了解江爺爺是一個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人,這樣就可以把握王輝的心理變化情況,從開始的緊張到后來的心情放松。再者,把握提示語在句子中不同位置的作用,和所表達出來的不同效果,也可以讓學生掌握標點符號的具體使用情況的分析。最后,了解《水調歌頭·中秋》的主要內容,為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做鋪墊。初步地掌握蘇軾的有關內容,對把握整首詞的內容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可以理解江爺爺和王輝的談話中為什么會涉及到宋詞和元曲的區別。古詩是學生們比較了解的內容,而詞在小學階段學生們接觸的比較少,因此,這樣可以讓學生們初步地把握古詩和詞的區別。
學生們是大樹上的樹葉。世界上沒有完全兩片相同的樹葉,因此,學生們的思想也是不盡一樣的,所以不能夠要求學生們全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只要他們在課堂之上把握主要內容就是有所收獲。
【課文《暖流》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課文《太陽》的教學反思(精選13篇)11-23
課文《翠鳥》的教學反思(通用19篇)04-02
課文桂花雨教學反思(精選18篇)09-14
課文《雪孩子》的教學反思(通用10篇)12-05
課文教學反思怎么寫(精選19篇)03-17
古詩兩首課文教學反思07-09
電腦住宅課文反思02-13
毫米的認識課文教學反思(通用13篇)08-12